金三角赵伟和姜鹏关系

金三角赵伟和姜鹏关系,第1张

赵伟和姜鹏是金三角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紧密的。
赵伟是中国云南省墨江县人,曾经是金三角地区的一个毒贩头目,后来由于与缅甸政府合作,成功成为了一名走私商人。他在金三角地区拥有自己的贩毒网络,与姜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姜鹏则是中国云南省腾冲市人,曾经是一名军人,后来加入了云南省公安厅,成为了一名警察。他在金三角地区负责打击毒品犯罪,与赵伟之间的关系则是一个奇特的合作关系。
两人之间的关系在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赵伟对姜鹏表示了高度的信任,而姜鹏也对赵伟表示了同样的信任。两人之间的合作不仅仅是在毒品走私方面,他们还在其他领域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包括贸易、投资等领域。
总之,赵伟和姜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有相互的信任和关注。尽管二人的生活背景和职业不同,但他们在金三角地区的合作却是非常成功的,这也为金三角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乔布斯的人生历程,创业邦致力于成为中国创业者的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帮助中国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乔布斯的创业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乔布斯的创业历程篇一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长处越明显,那么他肯定就有同样大的短处,著名的乔布斯也是如此,其实乔布斯在创业的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976年4月1日愚人节这一天,沃兹答应合作了,和史蒂夫·乔布斯签了长达10页的合作书,它宣布了苹果公司的正式成立。但没过多久,两位共同创始人的矛盾就公开化了。苹果II产品给乔布斯及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乔布斯却变得非常吝啬,这让苹果公司共同创始人沃兹深恶痛绝,选择主动远离他。

苹果公司早期的软件工程师们都知道,史蒂夫心中并没有什么成就感,而是背负着巨大的挫折感。他没有研发出什么产品,也没有展现什么管理或营销方面的人才。“在早些时候,没有人知道史蒂夫整天做些什么。他偶尔在员工面前出现一次,却总在那里发表长篇、激烈的抨击演说。”

苹果公司早期产品的专利权属于共同创办人沃兹,沃兹的家人都反对他把发明技术交给乔布斯,他们认为:“乔布斯是那种人,觉得自己理当一上来就占据高位,不肯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从基础做起。”

沃兹在回忆录中,也表现出对创业初期乔布斯的失望。他认为乔布斯从一开始就欺骗过他“我与史蒂夫平分了第一笔生意所得的700美元”,“后来我发现史蒂夫得到的并非他所说的700美元,而是1000多美元”。

乔布斯创业早期常被批评为脾气坏、顽固、倔强、喜怒无常。但在那个时代,有哪个人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没有这些性格特点呢。

史蒂夫的任性以及这种自我为中心的工作作风得罪了太多的人,让他迅速走向危机,这让董事会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掠夺其在苹果公司的一切公职。

后来,乔布斯说:科技改变不了世界,孩子才能改变世界。“一个人成为父母以后,他的人生观就发生变化了。这就好像你内心身处突然多了一种奇怪的力量左右你的思想一样。对凌乱纷争的大千世界,会有一种以前绝对没有的感觉”

有人评价说,他明白了一切,这就是新时代的史蒂夫·乔布斯。创业的失败使他变得谦逊了,孩子们的出生使他变得温和了,而年龄的增长也使他变得更加成熟了。虽然他还可能刚愎自用,还可能像以前一样只相信自己的判断,但重要的是,他已经意识到工作是大部分人做的“苹果公司就是一个团队。”

乔布斯的创业历程篇二

Mac World发布会斯蒂夫·乔布斯,1955年2月24日出生17岁进入REED(里德)大学就读,但仅6个月后就中途辍学。

他是一个美国式的英雄,几经起伏,但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到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他和斯蒂夫·沃茨创造了“苹果”,掀起了个人电脑的风潮,改变了一个时代,但却在最顶峰的时候被封杀,从高楼落到谷底,但是12年后,他又卷土重来,重新开始第二个“斯蒂夫·乔布斯”时代。 编辑本段公司经历

1977年1月,苹果公司正式注册成立。

1980年12月12日,股票在华尔街上市。

1983年,乔布斯着力研究新个人电脑。

1984年,第一台Mac机面市

1985年,被Sculley扫地出门创办NeXT

1986年,乔布斯收购Pixar

1989年,NeXT公司失败

1993年,乔布斯关闭NeXT的硬件部分;

1995年《玩具总动员》播放一举成名。

1996年,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担任顾问

1997年,乔布斯再次成为苹果CEO

1998年,iMac成为美国最畅销个人电脑

1999年,苹果推出iBook、G4和iMacDV

2000年,苹果公司再次出现季度亏损,分额下降,股价大跌

2001年,平面式的iMac推出,取代已问世三年的iMac。

以下内容(2002年至2009年年历)在GNU自由文档许可证下发布作者:Wiki百科

2002年,推出第二代iPod播放器,使用了称为“Touch wheel”的触摸式感应 *** 控方式。

2003年,推出第一台的64位元个人电脑Apple PowerMac G5。

2003年,推出第三代iPod音乐播放器,可同时支持Mac和Windows,并取消Firewire连接埠的设计。

2004年,斯蒂夫·乔布斯被诊断出胰腺癌,苹果股价重挫。

2004年,推出第四代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沿用了原本在iPod mini上的“Click Wheel” *** 控设计。此后还推出搭载彩色显示屏的iPod Video。

2004年,推出迷你版iPod mini数码音乐播放器,其金属外壳与其他机种歧异性极大。

2005年,斯蒂夫·乔布斯宣布下一年度的电脑将采用英特尔处理器。

2005年,推出第五代iPod播放器。

2005年,推出第二代iPod mini 迷你数码音乐播放器与iPod shuffle,其无显示屏设计引起部分使用者不满。

2005年九月,推出iPod nano 超薄数码音乐播放器,采用彩色显示器。

2006年,斯蒂夫·乔布斯发表了第一部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分别为iMac和MacBook Pro。

2006年,推出第六代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称为"iPod classic"。

2006年,推出第二代iPod nano 数码音乐播放器,采用和iPod mini相同之铝壳设计。

2006年,推出第二代iPod shuffle数码音乐播放器,其外型变为类似一个夹子,体积更加小巧。

2007年,推出第三代iPod nano超薄数码音乐播放器,外型由细长转为宽扁。

2007年,斯蒂夫·乔布斯在Mac World上发布了iPhone与iPod touch。

2008年,斯蒂夫·乔布斯在Mac World上发布(从信封中取出)了MacBook Air,这是当时最薄的笔记本电脑。

2008年,斯蒂夫·乔布斯在Mac World上发布了iPod nano 第四代和iPod touch第二代。

2008年,斯蒂夫·乔布斯在Mac World上发布了新设计的MacBook和MacBook Pro,以及全新的24英寸Apple LED Cinema Display。

2009年,苹果负责全球营销的高级副总裁菲利普·席勒在Mac World2009大会上发布了重新设计的17英寸屏幕的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

2009年,3月3日推出升级版的iMac,但外形并未改变,其使用了NVIDIA公司新款显卡,并小幅度降低了iMac价格,同时升级更新的包括Mac mini和Mac Pro。

2009年,3月11日推出新款iPod shuffle,这是第一款可以语音发音的数码音乐播放器,体积更加小巧,几乎是上代的一半大小,由于部分 *** 作键转至耳机线缆上,所以暂时不支持第三方耳机,而且必须配合81版本或更新版本的iTunes使用。2009年,6月23日乔布斯重新回归苹果总部工作。

2010年,1月27日苹果公司平板电脑iPad正式发布。

2010年。4月6日苹果ipad正式在美国发售。

2010年5月26日,在与比尔盖茨(Bill Gates)竞跑了30多年之后,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这位苹果公司创始人终于将他的公司送上了纳斯达克(Nasdaq)的顶峰位置。苹果公司的市值在当日纽约股市收市时达到2220亿美元,仅次于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成为美国第二大上市公司,微软当日市值为2190亿美元。

2010年6月8日,北京时间凌晨黯然离开但在开始的时候,“苹果”机的生意却很清淡,毕竟它是一个全新的东西,除了对电子感兴趣的人,谁知道这个东西会有什么用处,而原先对“苹果一号”感兴趣的朋友们现在开始持观望态度,等待更好的“苹果II号”的出台。

一个偶然的机遇给“苹果”公司带来了转机。1976年7月的一天,零售商保罗·特雷尔来到了乔布斯的车库,当看完乔布斯熟练地演示电脑后,他认为“苹果”机大有前途,决意冒一次风险——订购50台整机,但要求一个月内交货,乔布斯喜出望外,立即签约,拍板成交,这可是做成的第一笔“大生意”。

时间太仓促,任务又繁重,乔布斯和沃兹冒着酷暑,没日没夜地干了起来,为了公司的生存,他们豁出去了。他们每天几乎都在挥汗如雨、顽强拼搏中度过,每周工作66小时。终于在第29天他们奇迹般地完成了任务,把50台“苹果”电脑如数交给了商人特雷尔。 50台整机在特雷尔手里很快销售一空,有了良好的开始,“苹果”公司名声大振。开始了小批量生产。乔布斯和沃兹开始意识到,他们的小资本根本不足以应付这急速的发展。乔布斯后来回忆道:“大约是在1976年秋,我发现市场的增长比我们想象的还快,我们需要更多的钱。”为此,他们分头去找资金支持,包括沃兹就职的公司惠普,但遗憾的是,这些公司都没意识到这其中蕴藏的商机和市场。 机遇往往垂青努力的人。1976年10月,百万富翁马尔库拉慕名前来拜访沃兹和他们的车库工场。马尔库拉是位训练有素的电气工程师,且十分擅长推销工作,被人们称为推销奇才。由于在股票生意上发了财,他很早就选择了退休的生活。但看到这两个年轻人的新产品,马尔库拉决心重 *** 旧业,帮助他们把公司大张旗鼓地办起来。他主动帮助他们制定一份商业计划,给他们贷款69万美元,将自己的命运与两个年轻人联系在一起。有了马尔库拉这样行家里手的指导,有了这笔巨资,“苹果”公司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Apple II

1977年4月,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计算机展览会在西海岸开幕了。为了在展览会上打出名声,乔布斯四处奔走,花费巨资,在展览会上弄到了最大最好的摊位。更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苹果II号样机,它一改过去个人电脑沉重粗笨、设计复杂、难以 *** 作的形象,以小巧轻便、 *** 作简便和可以安放在家中使用等鲜明特点,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它只有12磅重,仅用10只螺钉组装,塑胶外壳美观大方,看上去就像一部漂亮的打字机。人们都不敢相信这部小机器竟能在大荧光屏上连续显示出壮观的、如同万花筒般的各种色彩,“苹果II”机在展览会上一鸣惊人,几千名用户拥向展台,观看、试用,订单纷纷而来。

1980年,《华尔街日报》的全页广告写着“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并登有乔布斯的巨幅照片。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这个收盘价计算,苹果公司高层产生了4名亿万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万富翁。乔布斯作为公司创办人当然是排名第一。

1983年:Lisa数据库和Apple Iie发布,售价分别为9998美元和1395美元。Apple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公司。但是Lisa的发布预示了苹果的没落,一台不合实际、连美国人都嫌贵的电脑是没有多少市场的,而Lisa又侵吞了Apple大量研发经费。可以说苹果兴起之时就是其没落开始之时。

因为巨大的成功,乔布斯在1985年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然而,成功来得太快,过多的荣誉背后是强烈的危机,由于乔布斯经营理念与当时大多数管理人员不同,加上蓝色巨人IBM公司也开始醒悟过来,也推出了个人电脑,抢占大片市场,使得乔布斯新开发出的电脑节节惨败,总经理和董事们便把这一失败归罪于董事长乔布斯,于1985年4月经由董事会决议撤销了他的经营大权。乔布斯几次想夺回权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愤而辞去苹果公司董事长。

史蒂夫的出走,使他更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吸收教训,也为今后重回Apple并拯救它做好准备,辞职几天后,乔布斯又创办了“Next”电脑公司,继续开始他的事业之旅。

在这段时间中,苹果的失败是注定的,无论是史蒂夫还是原百事CEO斯卡利 都不能使苹果停止走向没落,他们都坚持苹果的封闭性,并且都坚持软件与硬件的捆绑销售,致使它的电脑不能走向大众化之路,从而将可能的合作伙伴赶走,而电脑巨大的需求量是无法只由一个公司生产满足的,而一个行业标准更是无法只由一个企业建立的,如果当年Apple 将软硬件拆分那么我们现在电脑上运行的就是Mac的系统了。

其实更恐怖的是苹果漠视合作伙伴,比尔·盖茨当年其实只是想做Apple的小弟,专心开发Office,但是由于苹果漠视合作伙伴,在新系统开发上市之前并不给予合作伙伴兼容性技术上的支持,微软不堪忍受只能尝试发展自己的系统。(比尔盖茨当年是盗用了Mac 系统的原型自己去开发,并不是不堪忍受只能尝试发展自己的系统。) 重整河山1996年12月17日,全球各大计算机报刊几乎都在头版刊出了“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重回苹果”的消息。此时的乔布斯,正因其公司(现皮克斯)成功制作第一部电脑动画片《玩具总动员》而名声大振,个人身价已暴涨逾10亿美元;而相形之下,苹果公司却已濒临绝境。

玩具总动员海报

乔布斯于苹果危难之中重新归来,苹果公司上下皆十分欢欣鼓舞。就连前CEO阿梅利奥也在迎接乔布斯的欢迎词中说:“我们以最隆重的仪式欢迎我们最伟大的天才归来,我们相信,他会让世人相信苹果电脑是信息业中永远的创新者。”乔布斯重归故里,心中牵系“大事业”的梦想。他向苹果电脑的追随者们说:“我始终对苹果一往情深,能再次为苹果的未来设计蓝图,我感到莫大荣幸。”这个曾经的英雄终于在众望所归下重新归来了!

受命于危难之际,乔布斯果敢地发挥了首席执行官的权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首先改组了董事会,然后又做出一件令人们瞠目结舌的大事——抛弃旧怨,与苹果公司的宿敌微软公司握手言欢,缔结了举世瞩目的“世纪之盟”,达成战略性的全面交叉授权协议。乔布斯因此再度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接着,他开始推出了新的电脑。1998年,iMac背负着苹果公司的希望,凝结着员工的汗水,寄托着乔布斯振兴苹果的梦想,呈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一个全新的电脑,代表着一种未来的理念。半透明的外装,一扫电脑灰褐色的千篇一律的单调,似太空时代的产物,加上发光的鼠标,以及1299美元的价格标签,令人赏心悦目……不愧是苹果设计,标新立异,非同凡响。为了宣传,乔布斯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由此成了广告业的经典案例。 新产品重新点燃了苹果机拥戴者们的希望。三年来他们一直在等待的东西出现了,iMac成了当年最热门的话题。1998年12月,iMac荣获《时代》杂志“1998最佳电脑”称号,并名列“1998年度全球十大工业设计”第三名。

iMac II

接着,1999年乔布斯又推出了第二代iMac,有着红、黄、蓝、绿、紫五种水果颜色的款式供选择,一面市就受到用户的热烈欢迎。1999年7月推出的外形蓝黄相间,像漂亮玩具一样的笔记本电脑iBook在市场上迅即受到用户追捧。iBook融合了iMac独特的时尚风格、最新无线网络功能与苹果电脑在便携电脑领域的全部优势,是专为家庭和学校用户设计的“可移动iMac”。1999年10月iBook夺得“美国消费类便携电脑”市场第一名,还在《时代》杂志举行的“1999年度世界之最”评选中,荣获“年度最佳设计奖”。

iBook

在乔布斯的改革之下,“苹果”终于实现盈利。乔布斯刚上任时,苹果公司的亏损高达10亿美元,一年后却奇迹般地盈利309亿美元。1999年1月,当乔布斯宣布第四财政季度盈利152亿美元,超出华尔街的预测38%时,苹果公司的股价立即攀升,最后以每股465美元收盘,舆论哗然。苹果电脑在PC市场的占有率已由原来的5%增加到10%。

1997年,乔布斯被评为“最成功的管理者”。越来越多的业界同仁认同了此观点。甚至连当初将乔布斯挤出苹果公司的斯卡利也情不自禁地赞叹:“苹果的逆转不是骗局,乔布斯干得绝对出色。苹果又开始回到原来的轨道。” 但是苹果已经无法挽回通用电脑竞争上的败局了。

iMac

编辑本段斯蒂夫·乔布斯与迪士尼1991年5月,斯蒂夫·乔布斯的皮克斯与迪士尼公司签约,开始13年的合作。在合作期间,由皮克斯制作、迪士尼发行了6部,每一部动画都横扫美国本土和全球票房,为迪士尼和皮克斯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以及各个奖项所带来的荣誉。

2003年开始,双方开始商讨续约问题,由迪士尼继续全权发行后者制作的动画。《海底总动员》取得了卓越的票房成绩后,皮克斯的主席兼CEO史蒂夫·乔布斯越来越不满于迪士尼。根据双方1997年签署的合同,皮克斯与迪士尼平均分摊动画片制作的成本和利润,而迪士尼还获得一笔额外的发行费。皮克斯希望在新合同中独享动画片的发行利润,只给予迪士尼约10%的发行费用。同时皮克斯还要求迪士尼在发行5年后将发行权交还给皮克斯,并放弃对双方在过去几年合作拍摄的动画片的所有权。这意味着未来迪士尼公司只向皮克斯出租其庞大的发行网络,获得小部分利润,因此遭到迪士尼公司前任主席兼CEO迈克尔·艾斯纳的拒绝(前者称电脑动画做出来的人物“很可怜”,后者称迪士尼拍的续集“很丢脸”)。

2004年,新兴动画帝国皮克斯和老牌传统媒体帝国迪士尼之间的商业矛盾开始愈演愈烈。同年1月,双方在几番谈判后都未能达成协议,于是在2006年6月《汽车总动员》上映后终止合作,分道扬镳。

之后,传言皮克斯开始寻找新的合作发行伙伴,而迪士尼的长篇动画部也推出了自己的电脑动画形式的《四眼天鸡》,并发行了一些其他工作室制作的动画长片,更表示自己正在独立制作《玩具总动员3》。

2005年10月,迪士尼新任CEO罗伯特·艾格上任(就职时宣称复兴迪士尼的动画实力将是他的首要任务),开始与皮克斯进行积极的接触(由于皮克斯的CEO史蒂夫·乔布斯同时是苹果电脑公司的CEO,所以从2005年到现在,可以看见三家公司的合作频繁,如在苹果的iTunes音乐店中出售迪士尼旗下的电视节目)。同时传出史蒂夫准备将皮克斯出售的消息,立刻也出现了迪士尼会收购皮克斯的传言,但当时很多评论人士都认为迪士尼收购皮克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而就在2006年1月,迪士尼正式对外宣布收购皮克斯。2006年5月5日经两家公司的股东批准,协议正式生效,皮克斯正式成为迪士尼的全资子公司,两家公司终于再续前缘。

随着本次收购活动,史蒂夫乔布斯以独立董事的身份进入迪士尼董事会,成为迪士尼最大的股东。 编辑本段成功秘诀从对电脑的痴迷,到挚爱。

25岁就成为亿万富翁的背后,是努力执著。

信息业永远的创新者。

我是天才,我一定会成功。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编辑本段乔布斯给年轻人的十句金玉良言

年轻时的史蒂夫·乔布斯与比尔·盖茨

1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

创新无极限!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立即跳出思维的框框吧。如果你正处于一个上升的朝阳行业,那么尝试去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更招消费者喜爱、更简洁的商业模式。如果你处于一个日渐萎缩的行业,那么赶紧在自己变得跟不上时代之前抽身而出,去换个工作或者转换行业。不要拖延,立刻开始创新!

2 成为卓越的代名词,很多人并不能适合需要杰出素质的环境。 成功没有捷径。你必须把卓越转变成你身上的一个特质。最大限度的发挥你的天赋、才能、技巧,把其他所有人甩在你后面。高标准严格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将会改变一切的细节上。变得卓越并不艰难,从现在开始尽自己最大能力去做,你会发现生活将给你惊人的回报。

3 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我把这段话浓缩为:“做我所爱”。去寻找一个能给你的生命带来意义、价值和让你感觉充实的事业。拥有使命感和目标感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价值和充实。这不仅对你的健康和寿命有益处,而且即使在你处于困境的时候你也会感觉良好。在每周一的早上,你能不能利索的爬起来并且对工作日充满期待如果不能,那么你得重新去寻找。你会感觉得到你是不是真的找到了。

4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种植自己的粮食,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自己穿的衣服,我们说着别人发明的语言,使用别人发明的数学……我们一直在使用别人的成果。使用人类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来进行发明创造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带着责任感生活,尝试为这个世界带来点有意义的事情,为更高尚的事情做点贡献。这样你会发现生活更加有意义,生命不再枯燥。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很多。告诉其他人你的计划,不要鼓吹,也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狂热,那样只会把人们吓跑,当然,你也不要害怕成为榜样,要抓住出头的机会让人们知道你的所作所为。

5 佛教中有一句话: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不要迷惑于表象而要洞察事务的本质,初学者的心态是行动派的禅宗。所谓初学者的心态是指,不要无端猜测、不要期望、不要武断也不要偏见。初学者的心态正如一个新生儿面对这个世界一样,永远充满好奇、求知欲、赞叹。

6 我们认为看电视的时候,人的大脑基本停止工作,打开电脑的时候,大脑才开始运转。

过去十年中,大量的理论研究表明,电视对人的精神和心智是有害的。大多数电视观众都知道这个坏习惯会浪费时间并且使大脑变得迟钝,但是他们还是选择呆在电视机前面。关掉电视吧,给自己省点脑细胞。还有,电脑也会让你的大脑秀逗,不信的话你去跟那些一天花8小时玩第一视角射击游戏、汽车拉力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人聊聊看,你也会得出这个结论的。

7 我是我所知唯一一个在一年中失去25亿美元的人……这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

犯错误不等于错误。从来没有哪个成功的人没有失败过或者犯过错误,相反,成功的人都是犯了错误之后,做出改正,然后下次就不会再错了,他们把错误当成一个警告而不是万劫不复的失败。从不犯错意味着从来没有真正活过。

8 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十几年来,世界各地的书店里涌现出海量的关于历史人物的书籍。这些人物包括苏格拉底、达芬奇、哥白尼、达尔文以及爱因斯坦成为人们灵感的灯塔,而苏格拉底排在第一位。西塞罗评价苏格拉底说:“他把哲学从高山仰止高高在上的学科变得与人休戚相关。”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你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吧,这不是关于苏格拉底,这是关于你自己,以及关于你如何给你每天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真善美。

9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你是否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有什么使命是一定要达成的你知不知道在你喝一杯咖啡或者做些无意义事情的时候,这些使命又蒙上了一层灰尘我们生来就随身带着一件东西,这件东西指示着我们的渴望、兴趣、热情以及好奇心,这就是使命。你不需要任何权威来评断你的使命,没有任何老板、老师、父母、牧师以及任何权威可以帮你来决定。你需要靠你自己来寻找这个独特的使命。

10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你是否已经厌倦了为别人而活不要犹豫,这是你的生活,你拥有绝对的自主权来决定如何生

活,不要被其他人的所作所为所束缚。给自己一个培养自己创造力的机会,不要害怕,不要担心。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做自己的老板!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创业英雄汇》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业英雄汇》观后感 篇1

昨天很无意的看到中央2台,很巧,我看到了马云在台上演讲。以前我并不知道马云是谁,我不是对商界很感兴趣的人。自从我参加工作,加入到网络部才知道中国还有一个名人——马云。

马云说的话让我思考了很久,他讲述:“有一天我上美国,看到互联网,觉得它将改变世界。回到家,我找了24位朋友说我要辞职,聊了很久,最后投票表决,只有一个人支持。第二天我就辞职了。现在的年轻人有的比我当时有的要多,我能成功那么80%的人都能成功。只是现在的年轻人晚上豪言壮语想要干什么,第二天起来还是走原来的路。想到做什么就马上去做,不要等时机成熟,如果时机成熟,那么就没你什么事情了。要相信自己,要告诉自己虽然比我有能力的很多,有条件的很多,但没有谁能比我更有信心把这件事做好,那么你就是成功的。

可能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就缺少马云的这样思维,总觉得我没有什么,想着别人帮点什么,谁也不能靠谁一辈子,所以相信自己,没有的我们都可以去创造。

《创业英雄汇》观后感 篇2

完创业英雄会我感触颇深。简单的几个字“智、勇、义、诚”就涵盖了创业过程中我们应该经历和面对以及要承担的林林总总……

“智”,即智慧,这里的智慧不是简单的字面意思,是要我们在创业以前一定要有充分的知识积累,充分的市场调研,充分的前期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创业的成功提供最大的成功保障。

“勇”,即勇敢,有多少人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晚上睡觉之前还认为自己的成功之路有万万种,但到了第二天却只有一种,那就是按部就班的去“敲钟”。所以,只有那些有勇气有胆识敢于放弃敢于拼搏的'人才能够创业成功。

“义”,简单的说就是义气,在中国古代就是大家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这就叫义气,在现在这个社会,你作为一个创业者先富了起来,要帮助那些还没有成功的人。曾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绝不是允许这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小富即安,只有大家都富起来了,才是真正的富裕。

“诚”,诚是现代企业的根本,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成为一个百年老店式的企业如果缺失了诚信是绝不可能的,所以要求我们广大创业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自己企业的诚信,比如纳税等等……

总之,我认为,这四点钟勇最重要,用力帆老总尹明善的话说我们大多数创业的青年都是没有智的,所以要想成功,只有勇,要勇往直前,永不停息,直到胜利。

《创业英雄汇》观后感 篇3

今天的状态不是很好,一方面是自己身体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早上起来就感觉自己今天精神很不容易集中。没有做什么实验,差不多就是预约了一个实验和去动物中心种了肿瘤给裸鼠。

晚饭买回来的时候,准备在吃饭的时候看点电视,在买饭回来的路上就一直在想,到底看一个什么节目呢?后来想了很久,终于想起,好像有很久没有看央视的《创业英雄汇》了,然后回来我就直接搜索了这个节目。看完以后,发现我今天的选择是正确滴。

最新的这个专场,主要是教育产品。第一个是教外国人学汉语的远程互动教学Pandarin(熊猫中文),听了她的创业路演,对这个产品挺喜欢的。因为我们现在有太多的教中国人学外语的教育机构,同时开发的相关App,而还没有特别多的教外国人学英语的,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师还有500万的缺口。

我感觉推广汉语的学习,让更多的外国人来学汉语,来了解中国,可以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增加中国文化软实力,不管从现在还是从长远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方向,而且有它重要的意义。所以我真的好喜欢这个idea。不过后来,我在手机上体验了一下他们的App,说真的,做的不是很好,首先,打开的反应比较慢,其次,用户体验欠佳,界面不够简洁明了,最后,分类不明确。这个方面可能他们还需要改进吧。不过我真的很看好这个方向。

下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可穿戴设备—微跑小蛙,做的是硬件,将游戏和运动联系起来。这个我也比较喜欢,我觉得可穿戴设备也是未来的趋势。平时我们玩手游的时候可能就是坐在那里,两手拿着手机,但是如果我们有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蓝牙等技术,将游戏与游动中的角色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自己通过自己肢体的运动来玩游戏。比如,玩神庙逃亡的时候,就是那个小人在不停的逃,如果有了可穿戴,我们就可以自己来跑啦。这样是不是很好玩?我自己蛮喜欢的,真的很想买一个。然后我在京东搜索了一下,这个设备的众筹价才129元,不过现在已经结束了。现在的售价也才198元,还是可以接受滴。

创业的想法萌动过很多次,只是每次的idea都被自己否定了。看完这些东西,有蛮多启发:所有的创业都一定要基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基调的,顺应时代,要不然都是自掘坟墓。同时你自己最好有一项别人不能替代的技能。从这些创业者来看,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与创业相关的技能或者技术,这样你才更容易形成你的壁垒,不会被别人轻易的复制出来,这样或许才更容易成功,要不然,终究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灭亡。

我自己所拥有的别人不能取代的技能将是什么?这是我应该给自己一个答案的问题!

1955年2月24日,斯蒂夫·乔布斯出生在美国旧金山,刚刚出生,就被心狠无情的在美国旧金山一家餐馆打工的父亲与潇洒派的酒吧管理员的母亲无情地遗弃了。幸运的是,一对好心的夫妻收留了这位可怜的私生子。

当时,乔布斯就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

在上初中时,乔布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与比他年长5岁的沃兹见面。沃兹是学校电子俱乐部的会长,对电子也有很大的兴趣。两个人一见如故,8年后他们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

带着6502芯片,两个狂喜的年轻人回到乔布斯的车库,开始了自己伟大的创新。他们设计了一个电路板,将6502微处理器和接口及其他一些部件安装在上面,通过接口将微处理机与键盘、视频显示器连接在一起,仅仅几个星期,电脑就装好了

一个偶然的机遇给“苹果”公司带来了转机。1976年7月的一天,零售商保罗·特雷尔来到了乔布斯的车库,当看完乔布斯熟练地演示电脑后,他认为“苹果”机大有前途,决意冒一次风险——订购50台整机,但要求一个月内交货,乔布斯喜出望外,立即签约,拍板成交,这可是做成的第一笔“大生意”。

50台整机在特雷尔手里很快销售一空,有了良好的开始,“苹果”公司名声大振。

1980年,《华尔街日报》的全页广告写着“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并登有乔布斯的巨幅照片。

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

因为巨大的成功,乔布斯在1985年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

三年来他们一直在等待的东西出现了,iMac成了当年最热门的话题。1998年12月,iMac荣获《时代》杂志“1998最佳电脑”称号,并名列“1998年度全球十大工业设计”第三名。

接着,1999年乔布斯又推出了第二代iMac,有着红、黄、蓝、绿、紫五种水果颜色的款式供选择,一面市就受到用户的热烈欢迎。

乔布斯成为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还将继续进行下去。他总是给人以不断地惊喜,无论是开始还是后来,他天才的电脑天赋;平易近人的处世风格;绝妙的创意脑筋;伟大的目标;处变不惊的领导风范筑就了苹果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苹果公司的雇员对他的崇敬简直就是一种宗教般的狂热。雇员甚至对外面的人说:我为乔布斯工作!

安阳季小娟的丈夫是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公元701年),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62年),享年六十二岁。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自成一派,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表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具有豪迈、奔放、飘逸的特点,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歌涵盖了诗歌史上几乎所有的主题,包括田园风光、山水景色、悲欢离合、人生哲理等,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白与季小娟的婚姻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载,只知道季小娟是他的妻子之一,二人之间的婚姻生活也没有太多的传闻。不过,李白在他的诗歌中多次提到季小娟,他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其中“高堂明镜”就是指季小娟。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自由放浪、豪迈不羁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他对妻子的深情厚爱。

近期国内比较有名的女性创业者,不得不得摩拜的创始人胡玮炜,办办学苑为此写了一篇关于她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

如果说互联网进入了下半场,那么下半场的揭幕战或许就是共享单车挑起的。

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几乎每个地铁口都会聚集大片颜色各异的共享单车,若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更是吓人。

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到,已有20多个投资方入局这个备受瞩目的市场,为共享单车市场注入了过百亿的投资。

而摩拜单车则是共享单车大战中的一只大军,在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D轮15亿元融资,包括红杉资本、创新工场、贝塔斯曼等知名投资机构都参入其中,在2017年的1月份,摩拜一度估值百亿。

而这个百亿企业的创始人,是一个叫胡玮炜的浙江80后姑娘。

她曾任10年的汽车记者,工资不超过5位数,却创造出了一台史无前例的单车,并以上海为中心,逐渐改变上亿中国城市人群的生活方式。



一  很多人说:你的单车会被偷光的

摩拜单车自从诞生之日起就贴上了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美好标签,它的出现似乎「不合逻辑」,但是令人困惑的是,人们看到摩拜单车正在得到疯狂的追捧,正在城市扩张的道路上风生水起,甚至逐渐改变这人们的生活方式,频频引起外媒的关注。

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单车会被偷光,在胡玮炜创办摩拜之前就不止一次被提到。

据极客公园报道,当初胡玮炜以前员工的身份与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第一次聊起关于共享单车的创业想法时,张鹏曾经真诚的告诫她:要面对现实。

这大概是所有「理性」的人对这款产品的第一印象,共享单车的项目当时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没有先例,一个年轻的女记者,为何会想到做这件事?

对此,胡玮炜在某次公开演讲中这样提到她创办摩拜单车的初衷:“有次我在杭州,湖边步道交错,特别适合骑行,我想租一辆公共单车,可是琢磨半天,要去办卡,验证身份,要交押金,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手续才有办法拿到单车。”

她当时就觉得:“互联网发展到现在,难道不是应该平等、便利、共享,哪怕我在地球另一端要辆单车也能实现吗?

从这个想法从孵化开始,胡玮炜就受到很多质疑,很多人听到她要做摩拜时,第一反应都是:“你的单车会被偷光的”。

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一辆车24小时放在外面,没有固定桩位,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唾手可得」的事情。

可是胡玮炜并不这么认为,她就是想告诉大家:“共享单车代表着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被信任」。它背后有着有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有城市的复兴,有每个人的参与感,甚至还有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骑行的方式来改变这个城市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更层次的 “情感”需求。”

其实,最初,胡玮炜没想过她会来领导这个项目,但身边的那些工业设计师后来就不断地在论证说这个有多难:会被偷走,不知道应该布在什么地方……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来,最后他们就退出了。

最后只有胡玮炜愿意来做这个,她就变成了这个项目的创始人。

很多时候往往别人都认为是机会的时候,却变成了危机,而人人望而却步的时候,却是最好的时机。



二  估值百亿 只用了两年

最初,胡玮炜的想法只是做一个平台,硬件都外包出去,但发现走不通。她跑遍了所有生产过公共自行车的供应商,但得到的回复都是不可能,“他们甚至连报价都不愿意”。

从2014年有这个想法开始,两年时间内,她费了很多精力,她考察了很多传统公共自行车项目,发现车子本身极易损坏,维护成本很高;

为此,她希望改变车身的制造,她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实心轮胎,不用担心爆胎;二是没有链条,不用担心掉链子;三是车身要全铝,不用担心生锈。在经过好几轮的设计比较后,最终,一个爱好骑行的汽车设计师的设计方案被采用;

单车的原型以及设计出来后,胡玮炜尝试跟“攒电脑”一样,到市场上去找人组装。她来到位于天津的北方最大自行车市场,发现里面什么配件都能找到,但依然找不到一家愿意跟摩拜深度合作的公司;

最后,胡玮炜被迫下决心自己成立一家工厂来生产自行车,不过这却这涉及到更多的资金投入!

在摩拜未上线前,她不得不借钱发工资来维持公司的运营,而公司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因对前景不明朗,也于摩拜上线前离职…

所幸,在不断革新与坚持下,那个「梦想中」的摩拜,终于诞生了:

用轴承传动代替了链条传动,防止“掉链子”;

为了增加辨识度,橙色轮毂、银色全铝车身的设计——第一版的原型车是纯黑色的;

防爆胎的实心轮胎,骑行两万公里之内只会轻微磨损、无需充气;

内置物联网芯片和 GPS,智能锁通过骑行充电;

为了尽量减少部件损坏带来的糟糕体验,摩拜没有装车篮,座椅高度也不能调节。

………

后来,作为全球第一个个智能共享单车项目,摩拜在一年多的时间就获得D轮融资,累计融资额已超过3亿美元,在2017年1月份,摩拜一度估值百亿。

只用了两年。



三  用情怀创业 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的力量

胡玮炜有个明显的特点,她非常感性,也非常有「情怀」

在一个公开课场合中,演讲者骆老师在台上讲他在城市里面的观察和细微的感受,她坐在台下一边听一边感动的流眼泪,上台后都还未抚平内心的激动。

但也许正是这样感性的人,才能喊出“骑行改变城市”这样感性的口号。

现在在上海和广州,每天已经有超过 10 万辆摩拜单车在城市街头自由流动,同时,它所带来的协同效应正让更多人参与到这场单车运动之中。更加重要的是,她对摩拜单车这种执拗的力量,正在构建出一种更加广泛的信任感。

有一次,胡玮炜在深圳的时候就跟大家调侃,说不知道为什么深圳一天24小时有这么多人在骑行。

后来一个用户就在朋友圈@胡玮炜,说其实很多人,像保洁阿姨她们在凌晨两点的时候刚刚下班,而那个时候已经没有公共的交通工具了。



看到这个,她非常感动。

一直以来,科技都被誉为为年轻人服务,而忽略了社会上最底层的一群人,而共享单车的出现,无疑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的力量。

四  看得更多 就会有无穷的想象力

据中国政府网1月16日一篇名为《总理论虚实经济:总不能在网上骑自行车吧?》 报道,总理对受邀参加会议的胡玮炜说了这样一句话:“谢谢你,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春风。”

胡玮炜可能没有想到,因为当时的一个想法,一个坚持,正逐渐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单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是一个空间,是一段距离,是一个桥梁。如果你这样去看待单车,你就会有无穷的想象力。

科技亦是如此!

所有的成功创业者背后必定有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有这超乎常人的毅力,还想继续了解他们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4220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2
下一篇 2023-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