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考试知识点有哪些?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考试知识点有哪些?,第1张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属于软考中级资格考试,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包含两个科目,上午考试科目为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科目的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题型为客观选择题,满分为75分。
软考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考试科目为基础知识,考试时间安排在上午9:00-11:30,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基础知识科目考试知识点如下:
1信息化知识;
11 信息化基础;
111 信息与信息化;
信息的定义、属性和传输模型;
信息系统的定义和属性;
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技术发展及趋势;
112 信息化发展战略;
信息化体系要素;
信息化的战略目标;
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12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
121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容;
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重点;
122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定义、作用、体系结构和特点;
电子商务的类型;
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
13 企业信息化;
131 企业信息化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132 企业信息化的实践;
企业资源规划(ERP);
客户关系管理(CRM);
供应链管理(SCM);
企业应用集成;
14 商业智能(BI);
141 商业智能的概念;
142 商业智能的主要功能与层次;
143 商业智能的相关技术和软件;
15 智慧城市;
151 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内涵;
152 智慧城市的参考模型;
153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54 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2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21 信息系统服务业;
211 信息系统服务业的发展;
212 信息系统集成的概念和发展;
213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概念和发展;
214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概念和发展;
22 资质管理;
221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
222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管理;
23 信息技术服务与管理;
231 信息技术服务的概念;
232 信息技术服务的管理框架;
IT服务管理(ITSM)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ITSS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3信息系统审计;
31 信息系统审计的意义;
32 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方法;
4信息技术知识;
41 信息系统建设与开发;
411 信息系统建设的基本概念;
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目标及其主要工作内容;
信息系统常用的开发方法;
412 信息系统设计;
方案设计;
系统架构;
413 软件工程;
软件需求分析与定义;
软件设计、测试与维护;
软件质量保证及质量评价;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过程管理;
软件开发工具;
软件复用;
414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统一建模语言UML与可视化建模;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
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
415 软件架构;
软件架构的定义;
软件架构的模式;
软件架构的分析与评估;
42 基本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421 应用集成技术;
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
Web Service技术;
J2EE架构;
NET架构;
软件引擎技术(流程引擎、Ajax引擎);
构件和常用构件标准(COM/DCOM/COM+、CORBA和EJB);
软件中间件;
422 计算机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标准与协议;
Internet技术及应用;
网络分类;
网络服务器;
网络交换技术;
网络存储技术;
光网络技术;
无线网络技术;
网络接入技术;
综合布线和机房工程;
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
网络安全;
网络管理;
43 新一代信息技术;
431 大数据;
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的关键技术;
大数据发展应用领域和目标;
432 云计算;
云计算的概念和服务类型;
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发展云计算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发展云计算的主要任务;
433 物联网;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物联网的架构;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应用;
434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435 互联网+;
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行动;
5项目管理一般知识;
51 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与体系;
511 项目管理基础;
项目与项目管理的概念;
系统集成项目的特点;
项目干系人;
512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构成;
513 项目管理专业领域的关注点;
52 项目的组织;
521 组织的体系、文化与风格;
522 组织结构;
53 项目的生命周期;
531 项目生命周期基础;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项目阶段的特征;
项目生命周期与产品生命周期的关系;
532 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
V模型;
原型化模型;
螺旋模型;
迭代模型;
54 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
541 项目过程;
542 项目管理过程组;
543 过程的交互;
6立项管理;
61 立项管理内容;
61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概念;
需求分析的方法;
612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方法;
613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方法;
614 招投标;
招投标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招投标文件的主要内容;
62 建设方的立项管理;
621 立项申请书(项目建议书)的编写、提交和审批;
622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项目论证评估的过程和方法;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提交和获得批准;
623 选择项目承建方;
招标方式;
其他方式;
63 承建方的立项管理;
631 项目识别;
632 项目论证;
承建方技术能力可行性分析的方法;
承建方人力及其他资源配置能力可行性分析的方法;
项目财务可行性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项目风险分析的方法;
对可能的其他投标者的相关情况分析;
633 投标;
组建投标小组;
投标文件编制方法;
投标关注要点;
64 签订合同;
641 招标方与候选供应方谈判的要点;
642 建设方与承建方签订合同的过程和要点;
7项目整体管理;
71 项目整体管理的含义、作用和过程;
72 项目启动;
721 项目启动所包括的内容;
722 制定项目章程;
项目章程的作用和内容;
项目章程制定的依据;
项目章程制定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
项目章程制定的成果;
723 选择项目经理;
73 编制初步范围说明书;
74 编制项目管理计划
741 项目管理计划的含义和作用;
742 项目管理计划的内容;
743 编制项目管理计划;
编制项目管理计划过程;
编制项目管理计划过程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
编制项目管理计划的依据和成果;
75 项目执行;
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工具;
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的依据和成果;
监控项目工作的工具和技术;
监控项目工作的依据和成果;
76 项目整体变更管理;
761 项目变更的基本概念;
762 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简介;
763 变更管理的输入;
764 变更管理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
765 变更管理的输出;
766 变更管理与配置管理之间的关系;
77 项目收尾管理;
771 项目收尾的内容;
行政收尾和合同收尾;
项目验收;
项目总结;
项目审计;
772 项目收尾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
773 项目收尾的依据和成果;
774 项目组人员转移;
775 项目后评价;
信息系统目标评价;
信息系统过程评价;
信息系统效益评价;
信息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8项目范围管理;
81 项目范围管理的概念;
811 项目范围管理的含义及作用;
812 项目范围管理的主要过程;
82 收集项目需求并编制范围计划;
821 收集项目需求;
822 编制范围计划过程的输入;
823 编制范围计划过程所用的技术和工具;
824 编制范围计划过程的输出;
83 范围定义;
831 范围定义;
范围定义的内容和作用;
范围定义的输入;
范围定义的工具和技术;
范围定义的输出;
832 范围说明书;
项目论证;
系统描述;
项目可交付物的描述;
项目成功要素的描述;
833 工作分解结构(WBS);
WBS的作用和意义;
WBS包含的内容;
834 WBS创建工作的输入;
835 创建WBS所采用的方法;
836 WBS创建工作的输出;
84 项目范围确认;
841 项目范围确认的工作要点;
842 项目范围确认的输入;
843 项目范围确认所采用的方法;
844 项目范围确认的输出;
85 项目范围控制;
851 项目范围控制涉及的主要内容;
852 项目范围控制与用户需求变更的联系;
853 项目范围控制与项目整体变更管理的联系;
854 项目范围控制的输入;
855 项目范围控制所用的技术和工具;
856 项目范围控制的输出;
9项目进度管理;
91 项目进度管理相关概念;
911 项目进度管理的含义及作用;
912 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活动和过程;
92 规划进度管理过程;
921 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输入;
922 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923 规划项目进度管理的输出;
93 定义活动;
931 定义活动的输入;
932 定义活动的工具与技术;
933 定义活动的输出;
94 活动排序;
941 活动排序的输入;
942 活动排序的工具和技术;
前导图法;
箭线图法;
确定依赖关系;
提前量与滞后量;
943 活动排序的输出;
95 估算活动资源;
951 估算活动资源的输入;
952 估算活动资源的工具和技术;
953 估算活动资源的输出;
96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961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输入;
962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工具与技术;
963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输出;
猎考网判断;
类比估算;
参数估算;
三点估算;
群体决策技术;
储备分析;
97 制定进度计划;
971 制定进度计划的输入;
972 制定进度计划的工具与技术;
进度网络分析;
关键路线法;
关键链法;
资源优化技术;
建模技术;
提前量和滞后量;
进度压缩;
进度计划编制工具;
973 制定进度计划的输出;
98 控制进度;
981 控制进度的概念、主要活动和步骤;
982 控制进度的输入;
983 控制进度的工具和技术;
984 控制进度的输出;
10项目成本管理;
101 项目成本和成本管理基础;
1011 有关成本的基本概念;
项目成本概念及其构成;
成本的类型(可变成本、固定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
应急储备和管理储备;
1012 项目成本管理基础;
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项目成本失控的原因;
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
102 制定项目成本管理计划;
项目成本管理计划制定的输入;
项目成本管理计划制定的技术和工具;
项目成本管理计划制定的输出;
103 项目成本估算;
1031 项目成本估算的主要相关因素;
1032 项目成本估算的主要步骤;
1033 项目成本估算的输入;
1034 项目成本估算所采用的技术和工具;
猎考网判断;
类比估算;
自下而上估算;
三点估算;
储备分析;
参数模型法;
卖方投标分析;
群体决策技术;
1035 项目成本估算的输出;
104 项目成本预算;
1041 项目成本预算及作用;
1042 制定项目成本预算的步骤;
1043 项目成本预算的输入;
1044 项目成本预算的技术和工具;
成本汇总;
储备分析;
猎考网判断;
参数模型;
资金限制平衡;
1045 项目成本预算的输出;
105 项目成本控制;
1051 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1052 项目成本控制的输入;
1053 项目成本控制所用的技术和工具;
挣值分析和挣值管理;
预测;
完工尚需绩效指数;
绩效审查;
储备分析;
1054 项目成本控制的输出;
11项目质量管理;
111 质量管理基础;
1111 质量、项目质量与质量管理等相关概念;
1112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1113 项目质量管理主要活动和流程;
1114 国际质量标准;
112 规划质量管理;
1121 规划质量管理的输入;
1122 规划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成本收益分析法;
质量成本法;
标杆对照(Benchmarking);
实验设计;
1123 规划质量管理的输出;
113 实施质量保证;
1131 实施质量保证的输入;
1132 实施质量保证的方法与工具;
质量审计;
过程分析;
1133 实施质量保证的输出;
114 质量控制;
1141 质量控制的输入;
1142 质量控制的工具与技术;
七种基本质量工具(因果图、流程图、核查表、帕累托图、直方图、控制图和散点图);
新七种基本质量工具(亲和图、过程决策程序图、关联图、树形图、优先矩阵、活动网络图和矩阵图);
统计抽样;
检查;
审查已批准的变更请求;
1143 质量控制的输出;
12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121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有关概念;
1211 动机、权力、责任、绩效和责任分配矩阵;
1212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
122 编制项目人力资源计划;
1221 编制项目人力资源计划的输入;
1222 编制项目人力资源计划的工具与技术;
组织结构图和职位描述(层次结构图、矩阵图、文本格式、项目计划的其他部分);
人际交往;
组织理论;
猎考网判断;
会议;
1223 编制项目人力资源计划的输出;
123 项目团队组织和建设;
1231 组建项目团队;
人力资源获取;
组建项目团队的输入;
组建项目团队的工具和技术(事先分派、谈判、招募、虚拟团队、多维决策分析);
组建项目团队的输出;
1232 项目团队建设;
项目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
成功的项目团队的特点;
项目团队建设的阶段;
项目团队建设的输入;
项目团队建设的形式和方法;
项目团队建设的输出;
124 项目团队管理;
1241 项目团队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1242 项目团队管理的方法;
1243 项目团队管理的输入;
1244 冲突管理;
冲突的概念;
冲突的解决;
1245 项目团队管理的输出;
13项目沟通管理和干系人管理;
131 沟通基础;
1311 沟通的定义;
1312 沟通的方式;
1313 沟通渠道的选择;
1314 沟通的基本技能;
132 制定沟通管理计划;
1321 沟通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
1322 制定沟通管理计划的输入;
1323 制定沟通管理计划的工具;
1324 制定沟通管理计划的输出;
133 管理沟通;
1331 管理沟通的输入;
1332 管理沟通的工具;
1333 管理沟通的输出;
134 控制沟通;
1341 沟通控制的输入;
1342 控制沟通的技术和方法;
1343 沟通控制的输出;
135 绩效报告;
1351 绩效报告的内容;
1352 管理绩效报告的输入;
1353 管理绩效报告的技术和工具;
1354 管理绩效报告的输出;
136 项目干系人管理;
1361 项目干系人管理所涉及的过程;
1362 识别项目干系人;
识别干系人的输入;
识别干系人的工具和技术;
识别干系人的输出;
1363 编制项目干系人管理计划;
编制干系人管理计划的输入;
编制干系人管理计划的工具与技术;
编制干系人管理计划的输出;
1364 管理干系人参与;
管理干系人参与的输入;
管理干系人的工具和技术;
管理干系人参与的输出;
1365 控制干系人参与;
控制干系人参与的输入;
控制干系人参与的工具和技术;
控制干系人参与的输出;
14项目合同管理;
141 项目合同;
1411 合同的概念;
广义合同与狭义合同;
信息系统工程合同;
1412 合同的法律特征;
1413 有效合同原则;
142 项目合同的分类;
1421 按信息系统范围划分;
总承包合同、单项任务承包合同、分包合同;
1422 按项目付款方式划分;
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
143 项目合同签订;
1431 项目合同的内容;
当事人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项目费用及工程款的支付方式;
项目变更约定;
违约责任;
1432 项目合同谈判与签订;
谈判的概念与谈判过程;
项目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
144 项目合同管理;
1441 合同管理及作用;
1442 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
合同的签订管理;
合同的履行管理;
合同的变更管理;
合同的档案管理;
1443 合同收尾;
合同收尾的主要内容;
采购审计;
合同收尾的输入和输出;
145 项目合同索赔处理;
1451 索赔的概念和类型;
1452 索赔的构成条件和依据;
合同索赔的构成条件;
合同索赔的依据;
1453 索赔的处理;
索赔流程;
索赔审核;
索赔事件处理的原则;
1454 合同违约的管理;
对建设单位违约的管理;
对承建单位违约的管理;
对其他类型违约的管理;
15项目采购管理;
151 采购管理的相关概念和主要过程;
152 编制采购计划;
1521 编制采购计划的输入;
1522 用于采购计划编制工作的技术和方法;
自制/外购分析;
猎考网判断;
市场调研;
会议;
1523 编制采购计划的输出;
采购计划;
采购工作说明书;
采购文件(方案邀请书(RFP)、报价邀请书(RFQ)、询价计划编制过程常用到的其他文件);
供方选择标准;
自制/外购决策;
变更申请;
1524 工作说明书(SOW);
工作说明书概念;
工作说明书内容要点;
153 实施采购;
1531 采购方式;
招标方式;
其他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或询价);
1532 实施采购的输入;
1533 实施采购的方法和技术;
投标人会议;
建议书评价技术;
独立估算;
猎考网判断;
刊登广告;
分析技术;
采购谈判;
1534 实施采购的输出;
154 招投标;
1541 招标人及其权利和义务;
1542 招标代理机构;
1543 招标方式;
1544 招标程序;
1545 投标;
1546 开标、评标和中标;
1547 供方选择;
1548 相关法律责任;
155 控制采购;
1551 控制采购的概念;
1552 控制采购的输入;
1553 控制采购的工具和技术;
1554 控制采购的输出;
1555 结束采购;
16信息(文档)与配置管理;
161 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及其管理;
1611 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的含义和种类;
1612 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管理的规则和方法;
文档书写规范;
图表编号规则;
文档目录编写标准;
文档管理制度;
162 配置管理;
1621 配置管理有关概念;
配置项;
配置项状态;
配置项版本号;
配置项版本管理;
配置基线;
配置库;
配置库权限设置;
配置控制委员会;
配置管理员;
配置管理系统;
1622 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1623 配置标识;
1624 配置控制;
配置控制概念和主要任务;
基于配置库的变更控制;
1625 配置状态报告;
1626 配置审计;
1627 发布管理和交付;
17项目变更管理;
171 项目变更基本概念;
1711 项目变更的含义和分类;
1712 项目变更产生的原因;
172 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
173 变更管理角色职责与工作程序;
1731 角色职责;
变更申请人;
项目经理;
变更控制委员会(CCB);
变更实施人;
配置管理员;
1732 工作程序;
提出变更申请;
变更影响分析;
CCB审查批准;
实施变更;
监控变更实施;
结束变更;
174 项目变更管理的注意事项;
1741 变更管理 *** 作要点;
1742 变更管理与其他项目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变更管理与整体管理;
变更管理与配置管理;
18项目风险管理;
181 风险和项目风险管理基本知识;
1811 风险的含义和属性;
1812 风险的分类;
1813 项目风险管理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182 规划风险管理;
1821 规划风险管理的输入;
1822 规划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技术;
1823 规划风险管理的输出;
183 风险识别;
1831 风险识别的参与者和原则;
1832 风险识别的输入;
1833 风险识别的工具和技术;
1834 风险识别的输出;
184 定性风险分析;
1841 定性风险分析的输入;
1842 定性风险分析的工具和技术;
风险概率和影响评估;
概率和影响矩阵;
风险数据质量评估;
风险分类;
风险紧迫性评估;
猎考网判断;
1843 定性风险分析的输出;
185 定量风险分析;
1851 定量风险分析的输入;
1852 定量风险分析的工具和技术;
数据收集和展示技术;
定量风险分析和建模技术(敏感性分析、预期货币价值分析、建模和模拟);
猎考网判断;
1853 定量风险分析的输出;
186 规划风险应对;
1861 规划风险应对的输入;
1862 规划风险应对的工具和技术;
消极风险(威胁)的应对策略(规避、转移、减轻、接受);
积极风险(机会)的应对策略;
应急应对策略;
猎考网判断;
1863 规划风险应对的输出;
187 监控风险;
1871 监控风险的输入;
1872 监控风险的工具和技术;
风险再评估;
风险审计;
偏差和趋势分析;
技术绩效测量;
储备分析;
会议;
1873 监控风险的输出;
19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191 信息安全管理;
1911 信息安全基本知识;
信息安全定义;
信息安全属性;
1912 信息安全管理的内容;
192 信息系统安全;
1921 信息系统安全的概念;
1922 信息系统安全属性;
1923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内容;
技术体系;
管理体系;
193 物理安全管理;
1931 计算机机房与设施安全;
1932 技术控制;
检测监视系统;
人员进/出机房和 *** 作权限范围控制;
1933 环境与人身安全;
1934 电磁泄露防护;
194 人员安全管理;
1941 安全组织;
1942 岗位安全管理;
1943 离岗人员安全管理;
195 应用系统安全管理;
1951 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实施;
1952 应用系统运行中的安全管理;
系统运行安全审查目标;
系统运行安全与保密的层次构成;
系统运行安全检查与记录;
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1953 应用软件维护安全管理;
应用软件维护活动的类别;
应用软件维护的安全管理目标;
应用软件维护的工作项;
应用软件维护的执行步骤;
196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1961 信息安全保护等级;
1962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保护能力等级;
20知识产权管理;
201 知识产权概念及其内容;
202 知识产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203 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范围和内容;
2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11 法律;
2111 法律基本概念;
2112 有关法律;
合同法;
招投标法;
著作权法;
政府采购法;
212 标准和标准化;
2121 标准化机构;
2122 标准分级;
2123 标准类型、代号和名称;
213 系统集成常用技术标准;
2131 基础标准;
软件工程术语 GB/T 11457-2006;
信息处理 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辑符号及约定 GB 1526-1989;
信息处理系统 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 GB/T 14085-1993;
2132 开发标准;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 8566-2007;
软件支持环境 GB/T 15853-1995;
软件维护指南 GB/T 14079-1993;
2133 文档标准;
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GB/T 16680-1996;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 GB/T 9385-2008;
2134 管理标准;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12505-1990;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GB/T 16260-2006;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 14394-2008;
22专业英语;
221 具有工程师所要求的英语阅读水平;
222 掌握本领域的英语词汇;
23项目管理工程师岗位职业道德规范。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猎考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下方免费复习资料内容介绍:2022下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下午真题
格式:DO大小:392574KB 2022年软考信息系统监理师学习手册
格式:PDF大小:196279KB
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谋篇布局,其中,“创新”被提及71次,且写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11月3日,新华社发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全文两万余字,八章,除第一章介绍总体形势、指导思想,第八章强调党的领导外,其余各章围绕5个关键理念展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在对“十三五”规划建议作说明时强调,“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

在解释“规划建议”与“规划纲要”之间的关系时,说,“建议在内容上重点是确立发展理念,明确发展的方向、思路、重点任务、重大举措,而一些具体的工作部署则留给纲要去规定,以更好体现和发挥建议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

在国新办就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和编制“十三五”规划等举行发布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称,“五大理念决定了我们后面要走五大路径。”在此五大路径下,《建议》“提出了50项左右战略、工程、计划、制度、行动,300项左右重要举措”。

理念一:创新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中国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下称《公告》)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确实是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部署。是基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且我们国家的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新常态最核心的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只有靠创新来增强我们经济的内生动力。”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介绍。

在“创新”发展理念下,《建议》从7个方面进行创新:新动力、新空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业、产业新体系、新体制、宏观调控方式。

《建议》对“新动力”做了明确表述: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的作用,分别是基础、关键、促进作用。消费以“服务消费”而非产品消费为重点,消费方向是智能、绿色、健康、安全。对于出口,首次提出了“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主攻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稳增长靠什么“首先还是要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现在的投资是补短板、调结构。”徐绍史表示,“经济发展的目标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稳增长排第一位。”

对于“新空间”,主要指地域、产业、网络、基础设施、海洋等方面。

在“拓展网络经济空间”这一小节,《建议》提出了众多具体计划。首先,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这一网络经济的典型模式,被明确确立为网络经济发展的重点,以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同时,“国家大数据战略”被首次列入规划文件,主要将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被放在“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这一节中,重点是“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另外,拓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将主要依靠“加快开放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

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据徐绍史介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概有三方面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政府自身改革;扶持一系列工程、计划、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徐绍史介绍,将扶持一系列工程、计划、产业:一是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二是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在有条件的省区系统地推进全面创新的改革试验,努力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四是加强国家创新能力的建设,要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的平台;五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中,农业、产业体系被单列成章,金融改革未被列为单独一个方面,而是被放在“体制改革”这一章下,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国有企业改革等并列。

针对金融改革,《建议》提出的目标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具体措施包括,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

对于“新体制”,《建议》提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对于宏观调控的创新,《建议》明确,“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

理念二:协调

主要从4个方面下手: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注重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根据《建议》,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对于区域协同,在“创新”一章的“拓展区域新空间”中有阐述: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可以预见,国家级城市群、新区将不断涌现。

在协调一章,对“区域协调”补充了两点:首先,明确两个增长极: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交通一体化,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高起点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分工协作。”其次,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对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建议》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其中,文化的数字化和中国文化走出去被作为重点,“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优化媒体结构,规范传播秩序。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智库、中华典籍整理工程,被正式列入规划《建议》:“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新型智库。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综合计划,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全局综合性的决策,而不是关于库存单位水平的决策。
因此,综合计划是思考3—18个月这样的中等时间范围的决策问题的有效工具。在这段时间,以库存单位来决定生产水平有点过早,但对于建立一套新的生产设施又太晚,所以,综合计划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最好利用现有设施”
为了更有效,综合计划需要考虑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因为综合计划的结果对供应链的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合作预测由多个供应链企业共同进行,是综合计划的主要输入。另外,很多综合计划的约束因素都来自企业外部的供应链伙伴。没有这些来自上下游的输入信息,综合计划就不能发挥它的最大潜力以创造价值。企业的生产计划决定了企业对供应商的需求,也决定了企业对顾客的供给约束。
综合计划制定人员的主要目标就是识别以下的一些特定时间范围内的运作参数:生产速率、劳动力、加班量、机器产能水平、转包、延期交货需求、现有库存等。综合计划为生产运营提供了蓝图,为短期生产和分销决策的制定提供了必要的参数,使供应链可以有效改变资源配置和修订供应合同。整个供应链都必须介入这个计划过程,如果一家制造商计划在一段给定时间范围内增加产量,那么供应商、运输商、仓储商都必须了解这个计划并对其自己的计划做出相应调整。理想情况下,供应链各环节的参与者共同合作拟定综合计划,以使供应链绩效最优。如果供应链各方参与者独立制定自己的计划,将很容易造成计划之间的相互冲突、缺乏协调,从而造成供应链的供给短缺或过剩。因此,在供应链中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使参与各方共同拟定综合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综合计划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计划期内每个时期的需求预测,确定各个时期的适当的生产水平、库存水平、产能(内部的和外包的)水平以及暂缓交货量(未满足的需求),以使该计划期内企业利润最大化。要制定综合计划,企业必须确定计划的计划期,要确定在该时间范围内的解决方案,通常综合计划采用月或季度作为计划时间单位。然后,企业需要确定综合计划和作出决策(综合计划将为这些决策提供建议)所需的关键信息。综合计划者需要了解以下信息:计划期内每个时期的需求预测值;生产成本,包括正常人工成本和加班人工成本、转包生产成本、产能变更成本和增加或减少机器产能的成本;单位产品需要的劳动力工时/机器台时;库存持有成本;缺货或延期交货成本;约束,包括加班的限制、解雇的限制、可用资本的限制、缺货和延期交货的限制、供应商引起的约束。使用这些信息,企业可以通过综合计划作出以下决定:正常时间、加班时间和转包的生产量;持有库存;缺货或延期交付的数量;雇佣/解雇劳动力数量;机器产能的增加/减少。综合计划的质量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很大影响,失调的综合计划可能导致可用库存和产能不能满足需求,从而丧失销售机会,导致利润损失。所以,综合计划是帮助供应链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非常重要的工具。
计划者必须在产能成本、库存成本和延期交货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在制定综合计划时,其中一项成本的增加,通常会使得其他两项成本减少。由于需求随着时间不断发生改变,因此三种成本的相对水平导致其中一项成本必然成为计划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杠杆。如果改变产能的成本较低,企业就不需要建立仓库或延期交货;如果改变产能的成本较高,则企业可以建立仓库,或者将旺季的订单延期到淡季交货。为了在这三项成本之间实现平衡,通常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综合计划策略,这些策略涉及资本投资、员工数量、工作时间、库存以及延期交货/销售损失之间的权衡。三种基本策略是:1追赶策略---将产能作为杠杆,使用这种方法,当需求水平发生变化时,通过调整设备产能或者雇佣或解雇劳动力,生产水平就能够与需求保持同步。2劳动力或产能的时间柔性策略---将利用率作为杠杆,这种策略用于存在过剩设备产能并且劳动力安排具有灵活性的情况。3均衡策略---将库存作为杠杆,在这种策略中,保持稳定的设备产能和劳动力数量,以使产出均衡。在实践中,计划者多半采用混合策略,将以上三种方法结合使用。
综合计划的目标就是满足需求并实现利润最大化,每一家企业在努力满足需求的过程中,都会受到一定的约束,如设备产能或供应商的交货能力。当面临各种约束时,帮助企业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个高效工具就是线性规划,线性规划能够找到既满足约束又创造高利润的方法。为了提高综合计划的质量,在计算过程中必须考虑预测误差。我们用安全库存(就是为了满足比预测高出的那部分需求所需要的产能)来解决综合计划误差问题。企业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设置安全库存或安全产能,从而为预测误差建立一个缓冲。如:使用加班作为安全产能的一种形式;使用永久雇用额外的员工作为安全产能的一种形式;使用转包生产作为安全产能的一种形式;持有更多的库存,作为安全库存的一种形式;从一个开放市场或现货市场购买产能或产品,作为安全产能的一种形式。
计划者必须对综合计划中可获得的信息进行细化和分解,制定粗略的主生产计划(MPS),以确定每个时期每种产品系列的生产批数。虽然该方法不一定最优,但它简单易行,且考虑了可行性检查。如果计划者希望得到更好的方案,那么可以使用更复杂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难以实施,且不可能完全反映复杂的现实状况。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还是使用这种制定粗略的主生产计划的简单方法为好。
毫无疑问,综合计划是信息技术应用最多的供应链领域,最早的IT供应链产品是综合计划模块,通常称作工厂计划、生产计划或制造计划。一些早期的模块只关注在满足需求和可用产能的约束条件下生产可行的生产计划,后来的模块能够提供一些有效工具,可以基于提高产出或降低成本的目标从可行生产计划中选择最优解决方案。这些经典的解决方案通常将综合计划建模为线性规划,然后得到各时期产品的生产计划。现在,因为考虑到并不是所有的约束或合理的目标函数都是线性的,一些计划模块也包含了非线性优化。但是,由于在编制综合计划的过程中要考虑大量的数据,且具备用线性近似非线性函数的能力,因此线性规划通常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
现在的供应链模块通常整合了生产计划和库存计划功能,供应链计划模块把预测模块的输出作为建立生产计划和库存水平的约束条件。执行系统使用这些生产计划和库存水平来组织产品的实际生产并设置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因为这些问题非常复杂,所以综合计划模块甚至可以为小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IT可以在以下领域为综合计划带来价值:处理大型问题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非线性最优化和线性近似);与其他核心IT系统(如库存管理或采购)互动的能力。因为综合计划问题如此复杂,所以除了IT,通常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得到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综合计划的实践中,一是思考的范围从单个企业拓展到整个供应链。由于整个供应链中很多企业之外的因素极大地影响着最优综合计划,所以,应避免思维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要与供应链下游的合作伙伴一起进行预测,利用供应链提高输入信息质量将大大提高综合计划的质量。二是使计划具有柔性,因为预测总是不精确的。既然这些预测在某种程度上通常是不精确的,因此综合计划需要有一定的柔性才能在实际中运用。三是当新数据出现时,重新制定综合计划。当输入综合计划的信息(如需求计划)产生变化时,管理者应该利用这些最新的数据进行分析,重新制定综合计划,这样一来,综合计划就可以避免仅仅在旧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局部优化,从而产生更好的解决方案。四是当产能利用率提高时,使用综合计划。当产能利用率很高而产能成问题时,根据订单来安排生产计划会导致产生产能不足的问题。当产能利用率很高时,能按时赶制出所有订购产品的可能性是很低的。所以当产能利用率增加时,执行一项综合计划就显得很重要了。
拓展: 供应链金融商业计划书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越来越明显背景下,企业核心竞争已由个体上升至供应链乃至整个产业生态链的竞争,共建健康的产业生态已成全产业链发展的共识,同时也得到了各个国家的高度认同。
中国甚至提出了打造全球供应链“第一梯队”的宏伟目标,利好政策更是接踵而至,这其中金融则成了主要抓手,也是中国当下发展供应链,再造国际贸易中心优势,推动中国企业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中坚力量。
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
对于发达国家供应链,金融既是产业链发展最强动能,也是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最好通路。美国供应链在工业领域起步就注重背后金融力量的推动,目前供应链金融已从银行主导逐渐发展到产业核心企业主导阶段,而参照美国经验,供应链金融在中国的未来空间,无论是在产业链改革的需求,还是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方面都将远大于美国。
国内供给则改革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迫切与金融压抑、金融短板突出的博弈进程中,供应链金融无疑拥有着广阔的前景,潜力巨大,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企业融资方面,更重要的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产生协同发展效应,增强产业的整体实力,这既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一脉相承,也是供应链发展到成熟形态后的自然衍生产物。
毋庸置疑,未来产业供应链发展必须实现“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多流合一,而供应链金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供应链金融通过核心企业资金、资源优势,解决了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资金流”问题,增强了企业发展核心动能。其次,这种跨界融合和协同发展服务模式,重塑了市场经济血脉和神经,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实现了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以及销售服务的全过程高效协同生态。
以产业链管理服务、现代金融创新为依托,打造出具有现代化市场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体系,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任务。
供应链金融的兴起在于其能快速、有效的解决传统供应链中的产融分离以及融资问题。在传统产业链中,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经销商,经常面临资金周转难、贷款难等问题,这极大限制了其进一步扩大市场的能力。而作为产业链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市场、品牌、资源、资金优势明显,为产业链中小游企业提供亟需的金融服务,有利于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共同做大产业链市场蛋糕。
巨头齐聚供应链金融
去年以来,巨头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发力日渐明显。
前不久,阿里发布“码商成长计划”,全面赋能个体工商户极小微群体,其中供应链金融服务(赊购贷款、循环信用贷等)是重中之重。
腾讯旗下微众银行着力打造基于税务数据和社交数据的小微信贷产品“微业贷”,试图将其培育成继“微粒贷”之后下一个现象级爆款互金产品。
建设银行全面践行“双小”普惠金融战略,建成了能适应小微金融场景的“小微快贷”产品体系,因此董事长田国立的最近表态才能如此高调:“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不是靠良好的愿望,而是要靠能力。”
此外,弘翼财富也在不断深耕自身生态的供应链金融体系,研究出一套独特的风控体系,为企业打造快速便捷的融资服务。由此可见,精确瞄准解决小微企业金融痛点和难点几乎成为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共同主题和共通战略。
风控科技化
当前中国供应链金融已经全面进入智慧供应链金融新时代,其标志就是金融科技对于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的全面赋能。
当前最重要的金融科技包括五项:ABCD+I,即AI人工智能、BLOCK-CHAIN区块链、CloudComputing云计算、Big-Data大数据、IOT物联网。其赋能要点如下:
一是云计算是基础。云计算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各种市场主体的数据化运营成本,方便云端平台收集聚合数据,这是大数据技术的前提。
二是大数据技术是关键。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中,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审核核心企业的资质和评估还款能力,从而提高放款融资的速度并达到供应链体系内的风险平衡。
三是物联网技术是数据源的有益补充。例如,通过传感、导航、定位等技术方式,在仓储和货运环节来控制交易过程,提高终端交易的真实性通过物联网平台,打通资金融通、资源需求,实现现代物流与现在信息系统的高度融合,形成信息共享。
四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来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可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层分析,并加载传感器等物联网进一步丰富动态数据湖,定期自动更新客户画像,主动给优质客户提升授信额度。
五是区块链技术的深度嵌入。供应链金融需要多方合作,数据也来源于多方面,可以利用区块链来搭建场景。利用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存储、数据公开透明、不可篡改、身份安全等特征,创造信任环境。
供应链金融的结构中最要的是三大主体:
平台服务商、风险管理者以及流动性提供者。而金融的核心永远是识别风险并做风险定价,因此谁能成为核心的风险管理者谁就能主导智慧供应链金融体系。
;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十二五”主要成就发展方向更加明确。确立了“全力做好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大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尽责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发展定位,明确了测绘地理信息总体发展思路。发展基础更为坚实。统筹建成2200多个站组成的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基本形成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实现我国陆地国土1:5万基础地理信息全部覆盖和重点要素年度更新、全要素每五年更新,基本完成省级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全球有效覆盖达7112万平方千米,后续星研建进展顺利。“天地图”实现30个省级节点、205个市(县)级节点与国家级主节点服务聚合,形成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合力。333个地级城市和476个县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全面铺开。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形成了天空地一体化的数据获取能力。测绘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机载雷达测图系统、大规模集群化遥感数据处理系统、无人飞行器航摄系统等方面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研制的3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产品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全面改革扎实推进。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取消和下放1/3行政审批事项。政企分离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进。积极引导地理信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科技创新平台。修订印发《地图管理条例》,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修订。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不断深化,地图市场特别是互联网地图市场更加规范。服务成效日益彰显。形成1000多个基于“天地图”的业务化应用。累计开发数字城市应用系统超过5600个。为APEC会议、第三次经济普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不动产登记等重大事项和各级政府决策、环境治理等重要方面提供高效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产品服务。地理信息产业形成千亿级的产业规模。(二)“十三五”发展形势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提出新需求。“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为创新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全方位做好支撑保障提出更高要求。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实施“走出去”战略和促进海洋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测绘地理信息覆盖范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多规合一”,需要加快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落实“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促进大数据发展”等行动计划,为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总体国家安全观赋予测绘地理信息新使命。地理信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一个时期,为应对地缘政治压力、保障边境地区稳定、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全球战略利益,需要进一步加强海洋、边境地区乃至全球的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建设。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为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注入新动力。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催生各种地理信息新应用、新产品和新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机载雷达、无人机、倾斜摄影等新型技术装备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将极大地提升生产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加强基础测绘、监测地理国情、强化公共服务、壮大地信产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测绘强国”的总体发展思路。(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法治建设。(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机制和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构建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等协同发展的公益性保障服务体系,显著提升地理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使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整体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新格局。——地理信息资源更加丰富。统筹建成2500个以上站点规模的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陆海一体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进一步完善。获取“一带一路”沿线及重点区域的地理信息资源。海洋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地理信息、地理国情信息、应急测绘保障信息等资源实现有效融合。——公共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基础测绘成果供给更加有效。向相关行业和社会公众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的能力全面形成。地理国情监测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监测业务常态化。基本建成4小时抵达80%陆地国土和重点海域、覆盖全国的应急测绘体系。“天地图”具备全球地理信息服务能力。建成一批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科技体制改革、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等取得重大突破,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更加健全,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事业单位协同创新,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自主创新效率显著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更加科学完善。——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法律规范体系更加完备,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地理信息产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0年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较好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三、重点任务打造由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等“五大业务”构成的公益性保障服务体系。(一)推进新型基础测绘建设按照陆海兼顾、联动更新、按需服务、开放共享的要求,构建以北斗卫星以及自主技术装备为主要支撑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1、加快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 实现我国地心坐标框架的动态维持与更新,形成覆盖全国的分米级实时位置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准和位置服务水平。统筹开展全国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建成新一代全国统一的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完善国家重力基准,开展重力空白区航空重力测量,构建新一代高阶重力场模型。建立国家测绘基准数据库,提升测绘基准成果的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强化国家、行业及地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统筹管理、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加强测绘基准服务机构建设,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形成一体化管理和协同服务机制。深入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拓展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业务范围、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2、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扩大高精度基础地理信息覆盖范围,实现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对陆地国土必要覆盖,市县级基础地理信息对全国县级以上城镇建成区全面覆盖。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联动更新机制,持续做好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重点要素年度更新,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按需更新,城市重点区域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及时更新。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农村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基础测绘工作。持续推进我国海岛(礁)测绘工作。组织开展海洋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沿海地区根据需要组织开展沿海滩涂、近海海域等测绘工作。持续开展极地测绘工作,提升服务极地考察活动能力。继续推进内陆水体水下地形测绘。加快开展地下管线测绘,构建地下管线信息系统。3、开展新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优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模型与结构,丰富数据内容,拓展社会、经济、人文、资源、环境等要素,建成综合性强、应用面广、标准化程度高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体系,形成全国基础测绘成果“一个库”。选择合适地区开展新型基础测绘试点。探索建立基于地理实体的成果采集和管理模式,逐步推动现有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向地理实体数据库的转型,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集成应用和联动更新。(二)开展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监测成果。1、开展基础性和专题性监测对我国陆地国土范围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人文地理要素开展基础性监测。适时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及国家级新区建设格局、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空间格局、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海岸带保护利用状况等专题性监测。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服务于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推进地理国情监测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评价、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2、形成常态化监测支撑体系充分利用各种对地观测技术手段,建立空天地多方位、立体化的地理国情监测网络。构建地理国情信息时空数据库,建立地理国情信息在线服务平台。开展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开发应用,形成多样化的监测成果。完善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指标、技术规范、工艺流程,形成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能力。逐步完善地理国情监测组织实施、部门协作及信息发布等机制。推动各地将地理国情监测纳入年度计划和部门预算管理。(三)加强应急测绘建设1、建立应急测绘业务体系根据国家应急规划和应急体系建设要求,完善应急测绘体制机制,重点加强联动响应、资源统筹、数据服务以及日常运维等机制建设。按照上下协同、部门协作、军民融合的原则,合理划分保障区域,明确保障职责,布局国家应急测绘业务体系,建立健全应急测绘标准。加强应急测绘业务机构以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增强国家和省级应急测绘专业力量。2、强化应急测绘综合保障加强国家航空应急测绘能力,建设12个国家航空应急测绘保障区,重点装备高性能无人机航空测绘应急系统。增强国家应急测绘现场勘测能力,建设3支国家应急测绘保障分队,重点装备多功能、集成化的地面采集与处理设备。提升国家应急测绘数据处理能力,重点加强数据快速处理、制图、存储和服务等系统建设。提高国家应急测绘资源共享能力,建成国家应急测绘资源数据共享网络及平台,丰富国家应急测绘基础底图数据库。各地针对当地特点和需求,开展区域性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协作,实现军地、部门、区域应急测绘资源的高效共享和协同服务。(四)统筹航空航天遥感测绘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航空航天测绘遥感影像资料获取的统筹协调和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多种类、多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对重点区域的及时覆盖,对陆地国土的全面覆盖,以及对境外区域的有序覆盖。1、加强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和管理实现优于25米分辨率卫星影像每年全面覆盖陆地国土一次。获取我国500万平方千米优于1米分辨率影像。加大城市地区优于02米分辨率的航空影像获取力度。推进机载激光雷达、倾斜摄影、航空重力等新技术生产应用。加强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的统筹规划,建立国家基础航空摄影定期分区更新机制、航天遥感影像数据分级分区获取机制。完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的保管、提供、使用制度以及资料信息定期发布制度。2、强化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应用服务建立和完善系列测绘卫星应用系统,提升卫星测绘数据获取、处理、提供的业务能力。完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产品体系,加大立体测绘影像产品、专题应用产品及增值产品的开发力度。推进多传感器、多视角、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基于倾斜航空摄影测量、卫星立体测绘等技术,建设高识别度、高容量、高现势性的三维实景中国影像数据库及信息服务系统,形成常态化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产品生产和分发服务能力。探索建立测绘卫星用户委员会机制,理顺卫星用户与卫星运营单位之间的关系,促进卫星测绘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五)推进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建立全球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管理与在线服务一体化的生产技术支持体系。1、加快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加强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的顶层设计,确定建设重点、细化建设内容、明确技术路线。加快形成全球多尺度地理信息数据快速采集与处理能力,逐步拓展全球地理信息资源的覆盖和更新范围。完成“一带一路”沿线及重点区域约4500万平方千米多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数字地表模型及地理名称等数据生产,开展中巴经济走廊、东盟非盟等重要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核心矢量要素、多时相地表覆盖等数据生产。加快建立多分辨率、多时相的全球地理信息数据库,形成多尺度、多类型、多样式的全球地理信息产品。2、强化全球地理信息服务应用依托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境外分布式数据中心,形成全球地理信息服务能力。强化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集成,完善边境地区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形成高精度位置服务能力。构建国产卫星海外接收站及处理系统,提高全球卫星资源接收处理能力。制定全球地理信息数据产品、生产工艺及应用服务标准规范。构建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快速处理、高效管理、动态更新与实时服务的技术装备体系。四、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有效供给能力、基础设施装备保障能力、地理信息产业竞争能力、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和协调融合发展能力。(一)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构建以“五大业务”为支撑的公益性服务体系,建立起保证基本公共需求和增强按需定制服务相协调的服务架构。1、加强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面向全社会对测绘地理信息的基本公共需求,深化供给侧改革,强化新型基础测绘和航空航天遥感测绘等普惠性服务的有效供给。扩展基础测绘成果内容,发展以地理实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公共产品。推出标准化的三维实景影像产品,拓宽应用领域、提高应用频次。加强服务流程信息化建设,简化成果提供审批程序,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开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区域性地图产品、反映国家辉煌成就地图产品、国家大地图集、城市地图集等系列专题地图编制工作。2、拓宽公共服务的发展空间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的多样化需求,拓展定制化专题服务的领域。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国土空间开发、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开展重要地理国情监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事项的落实。强化城市地下、水体水下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做好基于地理空间的孕灾环境分析和监测服务。拓展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应用服务领域。在继续做好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础上,健全数字城市维护更新和管理应用的长效机制,推进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示范应用,提升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支撑能力。探索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新型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加强政府与企业在地理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中的合作。3、提升网络化综合服务水平强化“天地图”公益性服务的战略性地位。建设“天地图”国家数据中心、区域数据中心,融合集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理国情信息时空数据库、国家应急测绘基础底图数据库等信息资源,整合政府部门权威信息和全球热点地区重要信息,加强地理信息大数据开放共享和深化应用。加强涉密版、政务版“天地图”的统筹建设,发挥其以地理信息聚合部门数据、促进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基础平台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公众版“天地图”建设,惠及群众生产生活。推出覆盖全行业、一站式的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二)提升基础设施装备保障能力以加强重大技术装备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基础设施,推动生产、服务技术体系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满足“五大业务”协同发展的迫切需要。1、加快装备现代化积极推动“资源三号”后续光学卫星和雷达卫星、重力卫星等的立项、研制和发射,逐步形成多源航天遥感数据获取体系。加快建设多分辨率、多传感器、全天候综合航空遥感体系,大力发展长航时航空遥感平台,促进无人飞机、轻型飞机、浮空器等新型平台和机载激光雷达、重力仪、倾斜摄影仪等新型传感器的推广应用,配套建设数据传输和通信指挥系统。加快推进地理信息地面获取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提高水下、地下测量装备水平。加强数据规模化快速处理系统建设,提高多源海量数据综合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实时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测绘产品质量检验和测绘仪器计量检测体系。探索建立卫星测绘应用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2、推进生产服务体系信息化加快生产流程的信息化改造,提升生产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整合核心技术、重大装备、资料数据等方面资源,建设生产管理信息平台,形成生产原始资料数据集中管理、分布式处理、生产质量统一监管和生产成果集中入库管理的信息化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布局。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内外网资源,构建国家、省、市三级互联互通的测绘地理信息传输网络。3、增强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国家互联网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平台,形成由国家级互联网地图监管中心和省级互联网监管分节点组成、上下联动的监控网络。加强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和运行的安全管理,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相关安全基础设施。加快开展网络基础设施核查分类,完成网络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大力推进行业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工作,加强关键网络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完善地理信息定密和新技术测绘成果公开使用政策,加强新型地理信息成果保密处理技术研究,促进地理信息安全使用。加强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对地理信息安全维护的意识和能力。(三)提升地理信息产业竞争能力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1、发展地理信息产业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测绘遥感数据服务,开展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数据的商业化获取和增值服务,建成较为完整的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数据获取、处理、服务产业链,培育3-5 家测绘遥感数据服务龙头企业。推动地理信息系统通用软件开发应用,推进高性能遥感数据处理软件以及行业领域应用软件的产品化和产业化,培育2-3家以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和集成为核心业务的龙头企业。引导和推进现代高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业的资源整合,紧密结合“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遥感技术装备和高端地面测绘装备生产制造企业。推进地理信息与导航定位融合服务类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均衡发展。支持面向中亚-西亚、俄蒙日朝韩、东盟的北斗产业化应用。加快推进地理信息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的融合,支持发展以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和车联网为支撑,融合实时交通信息、移动通信基站信息等的综合导航定位动态服务。积极发展测绘基准服务业。繁荣地图出版业,发展地图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地图文化产业集群。2、优化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环境适度放宽地理信息成果使用许可和增值开发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展社会化应用和增值服务。建立健全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以及安全保密监管等相关配套制度措施。加快国产测绘遥感卫星数据有关政策研究制定,推进遥感数据的商业化应用。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继续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分类标准、产业单位名录库和统计指标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统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相关学会、协会在促进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利用产业基金、产业基地等支持企业创新创业。(四)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水平,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推动作用。1、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测绘地理信息科研项目管理、科技成果登记与信息公开公示、成果转移转化统计和报告等制度,健全科学研究、信用评价、创新团队认定、科技人才评价等方面的政策。优化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布局,加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科研基地(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创新联盟、协同中心、创客或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参与制定科技规划、政策和标准,支持申报国家和地方人才计划、牵头实施国家科技项目。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型地理信息企业。支持野外观测台站、检校场、大型科研仪器设施等科研条件平台的建设与共享。加强地理信息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2、加强科技攻关和标准化以支撑重大工程和成果广泛应用为重点,统筹优势科技力量,着力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海洋测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地下空间测绘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移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研究,支持对大地测量基准、位置智能感知、遥感机理、数据挖掘与地理信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原始创新。加快测绘地理信息新型智库建设,加强发展战略研究。构建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立跨部门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协调机制。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制修订程序,重点研制地理国情监测、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等方面的标准,促进标准制定与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的相互转化,发挥标准的技术考核作用。加强科技标准宣传贯彻。开展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综合试点。3、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地理信息技术、装备、标准、服务“走出去”,积极接纳发达国家的地理信息产业外包业务,开拓非洲、南美、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市场,深度融入全球地理信息产业链、价值链。继续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深化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及人才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全球及区域性测绘科技合作计划和国际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制订,争取主导编制4项国际标准,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11)主导的30%以上国际标准。根据受援国意愿和我对外战略需要,研究推动向相关国家提供测绘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援助。(五)提升协调融合发展能力促进各地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协调发展。进一步打破军民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技术、标准和行业壁垒,加强军民测绘融合发展。鼓励各有关领域、行业根据需要加强测绘能力建设与数据资源共享,提升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协调融合发展水平。1、推进区域测绘协调发展围绕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推动形成西部、东北、中部、东南沿海和京津冀等五大区域测绘地理信息协调发展格局,支持建立五大区域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联盟。加大跨行政区域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统筹力度,通过建立跨行政区域测绘地理信息联席会议制度,推进跨行政区域的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等方面合作,促进地理信息产业集群发展。鼓励发达地区对相对落后地区进行帮扶,为贫困地区提供精准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加大对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援助力度,在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强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支持。2、深化军民融合发展加强国家层面的宏观统筹与顶层设计,做好规划衔接和项目、需求对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实现军民力量整合、资源聚合、信息融合。推进国家空间基准、航天遥感测绘、海洋测绘以及高精度位置服务等重点领域的统筹共建,加强测绘基础设施、北斗系统、地理信息、科技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应用,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地理信息资料成果通报汇交和位置服务站网共享机制,以及应急保障、国防动员等方面平战结合机制,形成军民兼容的测绘技术标准体系。按照国家军民融合示范要求推进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试点示范工作,引导多种力量参与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富有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鼓励地方立足实际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五、实施保障(一)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全力抓好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以及不动产测绘、地下管线测绘、海洋地理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职责职能的落实。(二)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修订,健全地理信息安全、地理国情监测、地理信息共享应用、应急测绘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完善测绘地理信息资质、市场监管和信用管理的挂钩政策。研究制定政府购买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指导性目录和制度,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承接主体多元化。健全卫星测绘应用政策,推动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强化测绘地理信息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完善与国土资源等综合执法工作机制,有效提升测绘地理信息行政执法力量和效能。(三)优化生产服务组织结构(略)(四)强化人才队伍支撑(略)(五)抓好规划组织实施(略)划重点丨测绘地理信息“十三五”规划说了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4286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4
下一篇 2023-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