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平台的作用有哪些?

智慧工地平台的作用有哪些?,第1张

实名制服务管理系统。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系统采用互联网思维,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现场人员管理和劳务实名制登记。与门禁门禁系统配合,通过软硬件结合,掌握施工现场人员的出入情况,可以实时、准确地采集人员信息进行服务管理。

2智能塔式起重机视觉系统。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系统是基于智能硬件采集云数据并进行多终端可视化分析。它由安装在起重臂、塔身和传动结构中的各种智能传感器、驾驶室 *** 作终端、人脸识别考勤、无线通信模块和部署在远程服务器中的可视化系统组成。

3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远程控制系统由前端硬件和后端软件组成。主要硬件设备有高清摄像头、无线WiFi盒、无线电源盒等。可以对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系统的监控视频进行输入、回放、导出,发现违规行为可以及时制止。

4环境监测系统。

该系统适用于各种建筑工地、道路施工、旅游景点、码头、大型广场等实时数据的在线监测。监测数据包括粉尘浓度、噪声指数和视频图像。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系统具有自动报警功能,可以随时控制环境的变化。

5建筑电梯智能控制系统。

电梯安全管理是建筑安全管理的另一个难点。电梯作为一种常用的垂直升降设备,使用在室内装修后期,其特点是工人数量多,如果没有专业人员 *** 作,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系统可以加强固体电梯的安全管理。

6材料现场验收管理制度。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系统可以实现对散装材料(如钢筋和混凝土)称重的全方位控制。主要实现物料称重、称重数据存储、称重数据读取、即时拍照、物料验收偏差分析等功能。提高了物料计量的 *** 作效率,避免了人工篡改和记录错误,也实现了整个称重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7工程数据管理系统。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系统的工程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实现项目工程数据的管理。用户可以在工程云盘上传、下载、查阅工程文档。同时,只有具有一定权限的人才能查看具有相应权限的文件夹下的文件。

原文出自 汉玛智慧

智慧工地是智慧地球理念在工程领域的行业具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许多公司都能做,目前市面上用得比较多的是容联。

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监管系统—智慧工地管理系统,通过数据集成、信息交互等手段,实现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容联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容联以云化和智能化的方式,为企业客户提供全面的通讯服务。包括PaaS通讯能力(语音、短信等)、CC(云客服与云联络中心)、UC(IM即时通讯云、融合通讯、视频与会议)、行业新通讯解决方案和“通讯+AI”服务,助力企业提高沟通体验和经营效率,驱动中国企业通讯产业实现互联网化、云计算化、能力化、融合化和智能化。

名字叫做:首都之门 ,迪拜十大建筑之一。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市的一座在建高楼2010年6月6日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全球倾斜度最大的人工建筑”。 据介绍,这座集酒店和办公场所为一体的综合建筑名为“首都之门”,高160米,共35层,其整体结构从12层开始朝西倾斜角度达18度,几乎是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度的5倍,比萨斜塔的倾斜度只有4度。当然,与比萨斜塔的倾斜不一样的是,“首都之门”早在设计之初就计划要建造成“世界上倾斜度最大的建筑”。 由英国RMJM建筑公司负责设计的“首都之门”即将于2010年底之前完工,其业主为阿布扎比国家展览公司,内部设有一家五星级酒店和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办公区。 自该建筑物外部结构于2010年1月份完工后,吉尼斯世界纪录评审委员会就开始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 “‘首都之门’是一座地标性建筑,是外国人了解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窗口,”阿布扎比国家展览公司董事长苏尔坦塔哈农阿勒纳哈扬说,“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证后,它更将跻身于世界著名建筑之列。”

2017年起,“智慧工地”逐步进入政策视野,此前则多为建筑施工企业出于自身需求开展的创新应用。尤其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后,“智慧工地”的应用价值及现实意义渐成共识。

当前,针对“智慧工地”的顶层设计尚未明确,各地关于“智慧工地”的概念界定和路径设计也各有千秋。综合多地文件,可以将“智慧工地”理解为基于信息技术,围绕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建立支撑现场管理、互联协同、智能决策、数据共享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与现场管理深度融合的新型施工管控模式。

要而言之,“智慧工地”旨在为工程施工项目装上“智慧大脑”,通过采集、集成和应用建筑施工数据,实现对于施工现场的信息化监管。

1、信息采集:打破“信息孤岛”

施工现场散落着类别多、数量大的信息,涉及政府监管部门、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和材料供应商等诸多主体,需服务于质量、安全、成本、工期等控制需要。

为改变传统工地中信息重复采集、信息交叉上报、信息冗余严重、信息更新滞后的信息管理现状,“智慧工地”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传感器等先进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致力于满足项目管理者对现场作业过程所需数据的及时获取、共享和沟通。

针对现场管理中较为突出的“信息孤岛”现象(表现为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智慧工地”着力打破信息之间的互联互通障碍,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交互关系,既在“信息孤岛”间架设桥梁、实现大数据融合,也为破除“信息壁垒”、填平孤岛重建奠定基础。

响应《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针对施工类企业提出的“建立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号召,各地也要求逐步推进BIM技术,以降低信息在各环节传递过程中的衰减,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

2、系统集成:汇集多元力量

在优化信息采集的基础上,“智慧工地”还需将软件、硬件、技术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使信息达到充分共享,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施工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

针对市场上施工现场管理信息系统多而杂的近况,“智慧工地”通过完善并集成项目管理、劳务管理、物资材料管理等系统,将施工现场所应用的各类小而精(杂)的专业化系统集成整合为各功能模块集成统一的系统平台。如《重庆市2020年“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智慧工地应具备人员实名制管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工程监理报告、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建材质量监管、工资专用账户管理6项元素,江苏省《关于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智慧工地应涵盖现场应用、集成监管、决策分析、数据中心和行业监管等五个方面内容。

与此同时,“智慧工地”还有意提高BIM、LBS、VR、AR等技术应用软件和系统的集成程度,一方面提高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解决市场存在的软硬件集成难、系统选型难等问题。

3、数据应用:升级项目管理

信息的采集和系统的集成都是为了发挥大数据智能化对提升施工项目管理效能的价值。在前两步骤的基础上,“智慧工地”得以在数据应用环节发挥巨大潜能:“了解”工地的过去,“清楚”工地的现状,“预知”工地的未来。

对于各方建设主体而言,“智慧工地”有利于施工精细化管控的实现:通过集中获取、传递、处理、再生与利用项目信息,应用人员安全管理、施工进度监督、车辆未冲洗抓拍、现场设备监控等功能,能够提高施工现场决策能力和管理效率,助力项目管理“耳聪目明”,长远来看对于项目管理各方而言也是降低施工成本的创新选择。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一方面可通过“智慧工地”优化对于施工项目的微观管理,如《成都市智慧工地线上巡查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区(市)县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含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负责所监管项目智慧工地线上巡查工作,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和处理巡查问题;另一方面可应用“智慧工地”更好实现“现场与市场”联动管理,落实“现场优秀、市场优选”原则,在建筑企业中普及“以现场促市场、以市场保现场”观念,优化对于建筑市场的宏观管理。

“智慧工地”是建筑业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的有效载体,也是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其应用能够提升行业监管和企业综合管理能力、驱动建筑企业智能化变革、引领项目全过程升级。当然,其推广还需以智能技术与智能设备的普及使用为出发点,政策支持、措施保障、督导监管加以辅助。

瑞士的标志性建筑物有:贝林佐纳三座要塞及防卫墙和集镇、圣皮埃尔大教堂、伯尔尼古城、圣加尔修道院、米斯泰尔的本笃会圣约翰女修道院等等。

1贝林佐纳三座要塞及防卫墙和集镇

贝林佐纳是瑞士提契诺州的首府,是连接意大利和阿尔卑斯山脉的交通要冲。它离圣哥达山口和圣贝尔纳尔迪诺山口的交叉点很近,所以从罗马时期以来一直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贝林佐纳遗址由堡垒群组成的,这些堡垒围绕着卡斯特尔格朗德城堡,该城堡坐落在一座石峰上,俯瞰整个提契诺谷。耸立在提契诺山谷上方的三座城堡:格朗德城堡(Castel Grande)、蒙特贝罗城堡(Castello di Montebello)和萨索科尔巴洛城堡(Castello di Sasso Corbaro),以及周边的城墙,它们成为阿尔卑斯山区唯一尚存的中世纪要塞建筑的典范。

2圣皮埃尔大教堂

圣皮埃尔大教堂(Cathédrale St-Pierre)是老城区给人印象最深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160年到1232年间,坐落在日内瓦市的市政厅街,也是市区的最高点。

圣皮埃尔大教堂始建于公元5世纪,重建和加建工程一直延续到11世纪,因此,建筑具有早期教堂在不同发展历程中的多种元素,更加难得的是,圣皮埃尔大教堂将这些元素和谐融合,形成统一的建筑风格。

3伯尔尼古城

伯尔尼市于1191年由Zähringen的Berthold V建立,一般认为这座城市得名于一只被击退的熊。其旧城区今日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核定的世界遗产。1848年新的联邦宪法将伯尔尼定为瑞士首都,或是更精确地称为联邦之城。

伯尔尼-瑞士的首都,其古城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建于公元1191年,位于日内瓦和苏黎世之间,正对阿尔卑斯山脉,建在阿勒河一个河湾环抱的石岗上。基于对古迹的保护,这里丝毫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和纸醉金迷,甚至连大型国际机场都没有。静谧、高贵,充满中世纪风味。

4圣加尔修道院

从公元8世纪至1805年脱离宗教影响,圣加尔修道院一直是欧洲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是卡洛林王朝时期修道院建筑风格的完美再现。修道院图书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馆藏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其藏品中保存有许多珍贵的手稿,部分手稿写于羊皮上,内容是最初的建筑构想。修道院社区于公元1755年~1768年按巴罗克式的风格重建。大教堂和图书馆是该宏伟建筑群的主要代表,1200年以来,人们在此活动不断。

5米斯泰尔的本笃会圣约翰女修道院

米斯泰尔的本笃会圣约翰女修道院位于里斯格里斯河流域中心,是卡洛林王朝时期极具基督教革新运动特征的修道院之一,修道院内的壁画和罗马时期的水彩绘画,展示了瑞士的宗教艺术,堪称瑞士最伟大的艺术杰作。

公元529年由贵族出身的意大利人本笃所创。米斯泰尔的本笃会圣约翰女修道院于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纪文化遗产目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米斯泰尔的本笃会圣约翰女修道院

百度百科-圣加尔修道院

百度百科-伯尔尼古城

百度百科-圣皮埃尔大教堂

百度百科-贝林佐纳三座要塞及防卫墙和集镇

美国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部的办公大楼,位于华盛顿西南方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因建筑物为五角形而得名,是世界最大单体行政建筑。

1、五角大楼由美国建筑师乔治·贝格斯特罗姆(George Bergstrom,1876年-1955年)设计,来自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建筑商约翰·麦克沙恩(John McShain)承建。

2、美国国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是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下属的一个部门,简称DOD或DoD,它的中心是五角大楼,国防部的领导是美国国防部长。

扩展资料:

1、五角大楼占地面积2359万平方米,大楼高22米,共有5层,总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使用面积约344万平方米,当时造价8700万美元,于1943年1月15日建成,同年5月启用,可供23万人办公。

2、五角大楼一层大厅内有银行、邮局、书店、诊疗所、电报局以及各种商店。有“国防部灵魂”之称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二楼,这一层办公楼铺有金色地毯,人称“金厅” 。

3、五角大楼的地基很差,原为河边无人居住的大片沼泽。为此,建筑工人打下了41492根水泥柱,并就地取材,从附近的波拖马可河中挖来68万吨砂石,以压制成30万立方米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

4、五角大楼坐落在美国华盛顿附近波托马克河畔的阿灵顿镇,是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从空中俯瞰,这座建筑成正五边形,故名“五角大楼”。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五角大楼    百度百科_美国国防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4303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4
下一篇 2023-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