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物联网生态圈,为何容不下一台车?

IoT物联网生态圈,为何容不下一台车?,第1张

曾读到很有思辨力的一句话:“技术无法拯救行业,只有需求才能做到”。汽车有必要融入IoT物联网生态圈吗?又该怎样融入?将来的话语权会旁落吗?不妨带着问题思考答案。

物联网并不是一个新词。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他曾做出设想,未来的住宅应该具备智能家居系统,这也是物联网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

物联网真正兴起,则要进入21世纪10年代了。2014年,谷歌收购Nest,对业界提了个醒,这家公司要在智能家居的跑道上提速了。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也是在2013年年底,开始看到智能硬件与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到如今,小米生态链有了一定的规模,主要围绕的也是智能家居这一应用场景。

IoT生态的觉醒

物联网,即万物互联,物与物之间可以网络互通,我们也可以连接并控制万物。这就需要解决两个技术问题:1 硬件要智能,可以被控制;2 物物之间如何连接,通讯技术如何落地。

目前,技术门槛正在被碾碎。

智能硬件越来越多,小米生态链不断扩容的正是智能硬件;通讯技术也不是问题,以NB-IoT、LoRa为代表的LPWAN物联网技术正在崛起,而5G技术的发展可以使物联网加速落地。

以小米生态链为例,链条核心是手机,周边才是小米或投资、或结盟的硬件生产企业。

智能硬件搭起了物联网的基础,这是第一层建筑。再往上,第二层是内容产业,第三层是云服务。当完全搭成之后,就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了。

不过,你可能发现了,小米生态链的触角暂时并没有延伸到汽车领域。或者说,汽车还不是小米周边的硬件生产企业。

车联万物,还是人联万物?

事实上,物联网与汽车行业相融合,并非一个新热点。我们有一个词叫“车联网”,但如果仅仅理解为“汽车能上网”,那还是过于狭义了。

车联网更广阔的边界其实是V2X技术,V是汽车,X是万物,Vehicle to Everything,即车联万物。

具体有V2V(车与车)、V2I(汽车与基础设施)、V2P(汽车与行人)、V2N(汽车与互联网),再广义一点想,汽车也可以融入到智能家居的网络中去。

所以,我们也看到了,“车联万物”的核心是汽车,是站在汽车端往周边扩。小米生态链的核心是手机,当然是站在手机端往周边扩。这是两个不同的核心点,不同的扩展方向。

从目前来看,多数智能家居的生态链,一般都会以手机为核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手机是最为普及的智能硬件,可以做到“人手一部”。那么,每一台手机的背后,主体就是一个人。

这才是需求所在。终究,我们搭建复杂的物联网,是希望以人为核心,与万物互联,也可以控制万物。

那么,问题来了。汽车有可能成为下一代移动终端,也可能成为人们移动的“第二起居室”。汽车与智能家居一定会融合在一起,而且,互联的边界还要拓展到更广的领域。

但是,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核心究竟在汽车端,还是在手机端?哪一种“物”,可以真正代表背后的“人”?

下个十年,谁是核心?

重新再来审视开篇那句话,“技术无法拯救行业,只有需求和场景才能做到”。

汽车与智能家居生态链相融合,技术上的难度并不大,但核心还是看需求,而需求到达了一定程度,也会倒推着技术走向成熟。

美好生活是人类一直以来的追求,物联网大融合的需求势必存在。那么,这场融合会怎样进行呢?我们试着畅想一下。

1 谁在主导?

究竟汽车端是核心,还是手机端是核心,也可能两者都不是,智能穿戴设备反而有可能成为核心。

我们可能戴着一款智能眼镜,或者一块智能手表,具备远程 *** 控各种智能硬件的能力,既可以控制家居家电,也可以控制车辆来去。当然,如何控制智能硬件,能语音对话的,就别动手。

2 车能干什么?

车与家之间,其实是空间上的一种转换,我们可能需要一种无缝衔接式的对接体验。

比如,你正在家中用智能屏幕观看一条视频,却着急乘车赶往目的地,当进入车内时,可以在车载屏幕上继续观看。

此时,汽车可以完美承接智能屏幕的作用,也可以说,进入车内与家中无异,相关内容与服务不会断点与卡顿。但前提明显是,汽车要实现自动驾驶。

3 完全自动驾驶

完全自动驾驶,或在有限区域内的自动驾驶。纵使在主要行程路线中,可以选择手动控制车辆,但在达到目的地之后,“最后一公里”的自动停车需求仍是很充足的。

未来将允许车辆自动寻找车位停放,并自动充电,而在下一次出发的时候,又可以通过远程召唤,让车辆在指定地点等候我们。

4 共享出行可能真的会成真

现在的共享出行,脱离不了租赁的本质,取车还车的痛点也没有解决。真正的共享出行仍需要与自动驾驶深度捆绑,自动来,自动走,闲置资源可以更好地运转起来。

但是,共享化未必会消灭汽车私有化,我们或许还需要一定的独享权,就像手机基本实现了“人手一部”,私有化特征其实很明显。而汽车独享于我,其个人差异化将体现在内部布局及内容服务层面,外观设计或许越来越趋同。

经济条件允许则买车,暂时不允许则共享,大概会形成这样一种汽车消费观。

5 汽车去品牌化

汽车品牌越来越少,而产品将越来越趋同,融入到整个生态链之后,产品自身的品牌已经不重要了(类似于小米生态链的现状),消费者优先记得的,是生态链的名字,或者内容服务商的名字。一句话总结,软件压倒硬件。

未来畅想,未必全对。只是,追求更美好生活的需求一定会在未来肆意生长,那就驱动技术来一场变革吧。

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您好!谈下我对未来十年智能传感器市场的发展趋势的认识

趋势一:传感器进一步微型化,集成化提高

趋势二:传感器内嵌处理器占比加大(DSP或MCU等)

趋势三:智能传感器接口方式进一步由模拟转数字

趋势四:永无止境的追求更低功耗

趋势五:传感器自组网技术(Mesh)

趋势六:多模态传感器数据融合

趋势七:新传感材料应用突破性能瓶颈

趋势八:传感器制造工艺改进降本增效

趋势九:传感器市场需求随AI落地加速增长

趋势十:更多优质资本青睐智能传感器产业

趋势十一:各国政策倾斜,出台相关支持智能传感器规划计划

趋势十二:行业协会和标准组织加速输出相应技术规范

趋势十三:B端C端各行业加载智能传感器的产品遍地开花,创新应用层出不穷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交流讨论,谢谢!

很有前途的行业

讲到智能传感器,让我想到了当时的胎压监测装置,目前国家政策强制安装胎压监测装置,从这里已经看出传感器的市场是一片开阔地了。其实不光是胎压监测装置,很多领域都会应用到传感器,例如电动机,航空以及新能源 汽车 领域都会应用到传感器,所以未来几年应该是传感器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智能传感器行业迅速发展 多地已开展产业布局



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与一般传感器相比,智能传感器具有以下三个优点:通过软件技术可实现高精度的信息采集,而且成本低;具有一定的编程自动化能力;功能多样化。

新思界 产业研究 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智能传感器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 显示,2019年,全球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接近350亿美元,未来几年,随着智能制造、物联网、车联网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全球对智能传感器产品的需求将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接近9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接近20%。 随着全球智能传感器及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多个城市已开始在智能传感器领域开展产业布局。 2019年8月24日,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正式揭牌,产业基地位于北碚区歇马小湾,规划建设面积约424平方公里,以工业、科研、其他商务设施等产业用地为主。该区域将依据《北碚区传感器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围绕北碚区传感器产业、技术、智力资源富集区域,作为传感器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与新能源 汽车 、物联网、 汽车 电子、仪器仪表、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联动,打造西南高端智能传感器产业园。 2019年10月,“陕西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授牌,产业园落户宝鸡,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规划占地198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分为孵化园、 科技 园、产业园3个片区建设。其中,产业园规划建设83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化电子厂房,配套建设3000平方米超净车间、体验中心、创新中心和西北最大的封装检测中心,重点引进50户以上,在力敏、光敏、磁敏、气敏、惯性等方面具有领先技术和核心 科技 的新型传感器企业,全面培育“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整机产品+应用集成”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建成国家传感器产业示范基地。目前,产业园已破土动工,计划2020年10月竣工投用,孵化园和 科技 园的厂房已经建成。 2019年11月,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规划正式发布,明确提出“经过3-5年发展,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基本呈现技术先进、应用繁荣、产业链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打造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成为全国重要的特色智能传感器产业基地,建成国际知名的智能传感器应用示范城市。”规划还提出,以郑州高新区为核心,谋划3至4平方公里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小镇,打造智能传感器材料、智能传感器系统、智能传感器终端“三个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传感器、智能终端传感器、 汽车 传感器“三个特色产业链”,推动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发展。到2025年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郑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相关规模达到1000亿元,利税150亿元。 未来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传感器行业市场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未来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将有更多的城市和企业参与到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发展中,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把握住方向提前布局,才能在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并在智能传感器中占据“制高点”。

未来10年智能传感器市场将会爆发式的增长,这主要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未来将会对智能传感器的需求越来越大,现在都在讲万物互联,就是说我们身边的每个东西都会联接入网,就需要更多传感器,能够智能的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然后再进行处理,这样可以积累更多的资源,减少人力或者物力的支出!

一个ok

现代化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传感器市场,传感器在很多行业中的专用电子设备快速增长,所以对传感器有大量需求,未来市场很大,也是很好的发展机遇。

个人认为,由于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方面的成熟,智能家居领域未来也会因为基础条件的成熟而水涨船高,越来越多的人会享受到智能家居带来的便利性,思想的改变、基础设施的成熟。。。这些都不断推动智能家居的步伐,而智能家居的重要部件之一就是智能传感器,这样智能传感器也会越来越盛行,未来可期的。

另外该器件不光用于智能家居,在工业40、智能电力等众多领域,它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些背景的推动下,只会让它在未来越来越重要,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总之我对该器件和该领域充满了信息,相信它也会慢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的!

朋友们好!

未来随着5G的逐步应用和发展,未来2020-2025年的风口肯定还是在5G相关领域,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相关领域,这些领域肯定会快速发展。下面来分析一下。

未来随着我国5G的持续投资和快速建设,未来5年我国5G相关的产业肯定会迎来一波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首先是5G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肯定会迎来投资的高峰期,而且未来随着5G网络慢慢覆盖越来越广,其他5G相关的产业也会快速发展起来。

毕竟5G具有低时延,高速度的优势,因此,未来5G的相关应用前景可以说是非常广阔的。

因此,未来5年,随着5G的发展,5G相关领域毕竟应该风口。

现在人工智能是炙手可热的一个行业。现在我们在人工智能的整体发展上面,可以说跟美国,日本等国家基本上在一个起跑线上,未来如果能够在人工智能上面获得更多的发展,那么未来可能在世界人工智能领域内占据优势地位。

现在我们对于人工智能领域是非常重视的,2019年多家国内顶尖大学纷纷开设了人工智能的本科专业,准备为了未来的人工智能行业培养出更多的高精尖人才。
因此,未来5年,人工智能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将会快速发展。

未来5年物联网也将获得长足的发展。现在我们的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家庭的建设,智慧大学的建设等,都离不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
未来,随着5G的快速推广和覆盖,物联网的发展也将会提速。未来物联网上面连接的设备会越来越多,不仅手机可以连到物联网上面, 汽车 也可以连接,甚至自行车也可以连接,电视机可以连接等,这样未来的城市可能就是一个物联网的世界。

因此,随着智慧城市、无人驾驶 汽车 等项目的推进,未来5年,物联网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风口。

综上所述,未来6年,随着我国5G联网范围的扩展和覆盖面的扩大,未来5G相关行业,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行业的发展必将迎来风口。
感谢阅读!
未来的风口行业一定是跨境电商,不管是一带一路还是上合峰会,不都是政策大力扶持中国走出去吗,这就是趋势。在今年的5月份还在河南郑州召开第三届全球电子商务大会,来自全球的1600余位嘉宾,深入探讨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创新与合作,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贡献了宝贵的经验,这也是趋势。现在我自己也在从事这个行业,运营的店铺平均单月单店铺纯收入20000元左右,利润也在50%以上。做跨境电商利润点就是赚取跨国汇率差,老干妈和卫龙辣条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国内很便宜的商品,卖到国外就是国内10几倍的利润,这真的是相当暴利啊。所以,我个人认为未来跨境电商是风口行业。
风口是个很玄妙的东西,已经火起来的风口是不能碰的,只有还没冒火星的才是真风口,所以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我们要看今后3—5年后的发展趋势。
先说我感觉要衰落的行业吧。直播行业从今年开始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一是本身内容太单一无营养,没有垂直化内容,除了 游戏 。二是资本已经退潮,概念炒作熄火。还有淘宝的c店以后会越来越难做。共享充电宝明年会大洗牌。

新风口我看好的有以下几个,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门槛较高:

一、商业地产租赁。 明年会出现几个大公司融资。

二、公寓。 随着以租代售的政策影响,未来互联网公寓行业会越来越火。

三、互联网医疗。 无论是从技术革新还是分级诊疗到中医和 健康 体检管理都会成为未来 发展的大势所趋。

四、智能 汽车 、电动 汽车

五、互联网+农业

六、养老

七、智能家居(物联网)

八、AI人工智能

我是职业投资人,金融行业的从业者,也是职业 *** 盘手。我的关注的方向,始终在于大金融领域。这个行业和职业有一个极好的优点,就是知识面广。因为比如我们要 *** 盘也好,或者说做一个或者几个票,必须要对行业、政策、市场、公司基本面等多个维度的去深入的了解、调研、走访和研究,所以时间久了,接触的行业多了,看的人多了,也渐渐有了一些门道。我的感觉有三个行业值得关注。

第一个是 养生 行业。 养生 行业极其广泛,甚至医疗升级你也能勉强的够上。但其中的一个方向,就是绿色食品。比如有机菜、土猪土鸡、水果等等。这其实是伴随着消费升级的。

第二个是人工智能。未来的 社会 必然是智能化的 社会 ,也许不用更多的时间,我们能够实现大部分的在家办公。很多的职业和工种将会智能机器替代。这也是契合国家的战略方向。

第三是我最熟悉的区块链行业。事实上区块链有链圈和币圈,我们平常接触的多数是币圈。链圈有大量的应用问世,币圈更是有更多的形态。比如投资数字资产、挖矿、搬砖、做币圈媒体、做社群、做合伙人、囤币等等。 这是时代的大趋势。也是继互联网之后人类最大的技术进步和财富密码。

但总的来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历史 的风口不常有,但抓住一次就够了,重要的是你的认识、理念、知识、行动力以及坚持、勤奋是否已经足够,是否已经做好了逆风飞翔的准备。

个人觉得有一个是人工智能,

还有5G时代的到来,

还有医疗 健康 产业

养老

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从明天开始,一汽奔腾和一汽解放将各自迎来新的身份,开启新一阶段的快速成长。

3月25日晚间,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000800SZ,下称“一汽轿车”)发布称,公司已与控股股东——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一汽股份”)完成对交易资产——一汽奔腾和一汽解放的交割和过户。

此处,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公告中提及的“轿车有限”是指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工商资料显示,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最早于2019年成立,公司唯一股东(发起人)为一汽轿车,柳长庆以执行董事的身份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文峰担任公司总经理,股东认缴出资额为50000万元(折美元)资金;公司于2020年3月12日和2020年3月19日连续变更两次,第一次变更的是公司股东认缴出资额变更为1627500万元,出资方式也由单一的“货币”变更为“货币、实物和股权”;第二次变更之后,则是公司股东(发起人)由一汽轿车变成了一汽股份。

至此,由一汽股份发起的一汽轿车资产重组已完成最重要部分的资产交割,自3月26日开始,一汽解放将成为一汽轿车的全资子公司,作为上市公司资产,它在提升管理架构同时,必将利用A股市场的融资能力加快智慧型转型战略的落地和发展;一汽奔腾也将成为集团(一汽股份)全资持有的子公司,在集团的扶持下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

此外未由一汽轿车置出的资产——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5600%的股权、大众汽车变速器(上海)有限公司2000%的股权以及贵安新区摩拜出行科技有限公司1003%的股权,根据根据一汽轿车与一汽股份签署的《重组协议》及补充协议,也将在3月的最后1个自然日前完成交割和过户。

奔腾决策效率提升就是解放生产力

一汽奔腾品牌诞生于2006年,是中国一汽旗下面向大众市场的自主品牌,其发展对于一汽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汽集团也一直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一汽奔腾品牌的未来发展。最近两年,一汽奔腾品牌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品牌焕新、产品升级、销量逆势增长,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新精彩。

2018年10月,一汽奔腾发布全新品牌发展战略,立志成为“物联网汽车创领者”;2019年4月,一汽奔腾正式启动“天马星途”智能网联战略,规划奔腾物联网汽车的发展路线图,致力于打造“最懂未来的奔腾”;全新的汽车新物种物联网汽车奔腾T77、T33、T99相继上市,成为汽车市场的爆款产品;品牌焕新也深入到了渠端,“百店启航、千网焕新”,奔腾全网经销商全面转型为“物联网汽车体验馆”。随之而来的是销量的逆势增长,一汽奔腾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1205万辆,同比增长33%。

一汽奔腾突飞猛进的进步赢得了同行的尊重、媒体的支持和消费者的信赖,它的未来发展也越来越备受关注。但是受产业发展周期规律的制约,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一汽奔腾还有一些课题亟待解决,品牌建设需要持续投入、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需要打通集团资源、经销商网络的扩容也需要资本的投入等等,这些课题的解决需要决策的效率和灵活性,甚至需要依赖资金的持续支持。值得关注的是,此前一汽奔腾品牌在上市公司的管理架构中,必须按照上市法规的要求给与充分的信息披露,而且对短期内的经营业绩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一汽奔腾决策的效率和灵活性。所以,一汽奔腾成为一汽股份非上市的全资子公司,业内专家评价认为,这不仅解决了一汽同业竞争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汽奔腾品牌的发展能力得到了解放,决策的效率和灵活性将大大提高。同时有媒体消息称,一汽集团将进一步加大对一汽奔腾品牌的扶持力度,在技术开发和品牌营销上给予一汽奔腾持续的资金投入。

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高投入低产出的资产要么被称作是“不良资产”,要们被称作是“战略资产”,而区分这两类资产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与盈利水平,二是该资产的投资与产出周期。

在这里必须要承认的是,过去一汽轿车的资产板块相对单薄,在主营业务——一汽奔腾出现亏损、且需要长期高投入背景势下,上市公司就只能依靠为一汽马自达代工、一汽财务和鑫安保险三个业务维持整个公司的发展,而这三个业务板块中, 只有一汽财务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再加上有解决“同业竞争”的任务在,让盈利能力更强的一汽解放置换出一汽奔腾和代工业务,也就成为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能力的最佳方案。

但一汽股份的盈利能力又不同了,对于过去的一汽轿车来讲,一汽奔腾就是主营业务。但在一汽股份中,一汽奔腾的影响就小的多了,而对比一汽奔腾未来的产出贡献,现在的投资非常划算,因此它就是一汽股份当下战略资产。

根据一汽集团在2019年年终工作会上发布的信息,从2020年到2022年,将给予奔腾每年8亿(其中5亿广告品牌营销费用,3亿技术开发支持)、连续3年,共计24亿元的资金支持,以帮助奔腾在原有基础上加快发展步伐。

解放迎接资本市场青睐将奔腾发展

同时,资本市场也普遍认为,一汽解放作为本次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的标的资产,属于一汽旗下的优质资产,不仅能够提升一汽集团的整体实力,还能大幅增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规模以及在资本市场的市值和话语权。

据一汽官网介绍,一汽解放是在原第一汽车制造厂卡车业务的基础上组建的中、重、轻型卡车及客车制造企业。2019年,一汽解放共生产整车3697万辆,销售336万辆。其中中重卡销售285万辆,份额218%。重卡连续四年行业第一、中重卡连续三年行业第一、单一品牌销量连续两年全球第一、牵引车连续十四年行业绝对领先、轻型车连续四年实现高率增长。

2018年10月,一汽解放曝光了其未来12年的战略目标——“2020年销售整车35万辆、收入达到900亿元;2025年销售整车50万辆、收入达到1200亿元;2030年销售整车60万辆、收入达到1500亿元的宏伟战略目标;其中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高于传统车,挺进全球商用车行业第一阵营。”

不难发现,这一战略目标既规划出了一汽解放要达到的市场规模,又坚持了对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这就要求企业的产品必须要同时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上具备极强的竞争力。而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产品的研发能力、产品的智能化程度、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为一汽解放提供了赶超其他国际商用车品牌的机会。但技术发展、产品布局和竞争力培养都需要企业提前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及其他相关投资。基于自身的战略目标,一汽解放也对未来的研发和投资进行了布局。

在研发方面,一汽解放将构建从前瞻技术、发动机、变速器、车桥到整车的完整研发体系,形成超过3000人的高效协同研发团队,以长春为全球研发总部,在青岛,具备轻、中、重型卡车产品研发能力;在无锡、大连,设发动机研发基地;在意大利都灵、奥地利斯太尔、美国硅谷和底特律设立前瞻技术研发部门,形成“四国八地”的全球研发布局。

在电动化方面,一汽解放将于2020年推出全新纯电动轻型车平台;2025年,形成轻、中、重全系列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技术并举的新能源产品组合,挺进全球商用车行业第一阵营。

在智能化方面,一汽解放计划于2020年投放J7 L3级智能车,快速推广限定区域L4级智能车运营模式;2021年实现车联网业务盈利,智能车商业运营全面覆盖港口、矿区、园区、高速公路等场景,到2025年完成L5级智能车产品开发,在此过程中企业将坚持“智慧领航”为定位、以智慧物流为核心场景,实现一汽解放由传统商用车制造商向智慧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变的战略转型。

在资产重组之前,一汽解放的所有投入和投资主要依赖于公司的自有资金或一汽集团支持;而在完成重组之后,它完全可以利用资本市场便捷的融资能力去落实、甚至提速相关地布局与投资,并且不会去跟公司地日常经营业务争夺公司地现金流,这种兼顾短期发展与长期布局的融资能力,又会促进解放品牌长期的可持续化发展。

一汽集团旗下乘用车品牌一汽奔腾重回集团怀抱,商用车品牌一汽解放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奔腾得到解放,解放得以奔腾,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根据一汽集团的战略部署,一汽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将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自主事业,努力将“红旗”打造成“中国第一、世界著名”新高尚品牌,将“解放”发展成自主商用车第一品牌,将“奔腾”培育成大众主流乘用车优秀品牌。

可以说,一汽奔腾品牌的未来发展直接关系到一汽集团在大众主流乘用车市场的市场地位。在品牌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汽奔腾重回集团怀抱,其决策效率和灵活性会大大提高,同时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得到集团资源,包括资金投入上的扶持,未来发展步伐无疑将进一步加快。我们期待这次资产重组的大大利好很快凸显,一汽奔腾快速实现“物联网汽车创领者”的定位和目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车祸猛于虎,全世界每年都有超过100万人死于车祸。各国科学家与工程师正在研究新的技术,使汽车自身就能减少因天气恶劣或驾驶员判断失误等情况造成的车祸。


1环保和燃料系统多样化技术:环保技术也将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核心技术,因为污染的压力将使环保成为否决项。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的动力总成技术还有待提升节能方面的要求很可能将会给中国汽车产业从整车到零部件、从造车到用车带来全方位的改变。
2安全系统:现有的车祸预警系统可使车载电脑在车内成员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将车辆的具体位置通知急救部门。被动安全日益精细化,主动安全会继续得到大幅提升,被动和主动安全技术的相互融合将越来越明显。而且这些安全技术将与语言识别系统、数据信息交换系统以及it网络技术等的进步紧密结合在一起。


3无人驾驶系统:现有的汽车都是人工驾驶的,由于驾驶员会产生疲劳,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无人驾驶已经开始,谷歌汽车已进入试验阶段,未来的汽车会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
4助视风挡玻璃系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能够提高驾驶员感知能力的助视风挡玻璃系统。该系统可使驾驶员拥有“超人类的”视力。红外线摄像头可获知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后,该系统可在雾天等恶劣天气情况下突出道路的线条轮廓,使驾驶员得以抽出精力关注其他需要提高警惕的情况。


5虚拟实验模型:用于模拟车祸的实验模型一直是汽车安全性研究的重点。“真实的”实验模型虽然可以模拟人体的体积、比例和关节,但还不是最可靠的实验工具。科学家正从细胞角度研究人体各部位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力。他们将通过所获得的信息使新的虚拟实验模型能够预测冲击力超出人体承受极限的具体时刻。
6机器人医生:美国迈阿密一所医院的医生正在研制一种机器人医生。通过机器人的摄像头,外科医生能够迅速做出诊断,并对急诊室工作小组进行指导。受伤者应当在车祸发生后的“黄金时间”接受治疗,否则大脑可能受到更严重的损伤。通过机器人医生对受伤者进行快速且专业的治疗将节省更多时间,拯救更多生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4548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0
下一篇 2023-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