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职业学院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第1张

第一章 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为保证学院2020年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深入实施“阳光工程”、规范招生管理,维护学院和考生合法权益,结合学院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本章程适用于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
第二条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招生工作贯彻“公平、公正、透明”,兼顾“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三条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招生工作接受纪检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院概况
第四条学院名称: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第五条学院国标代码:14242
第六条 学院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第七条 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第八条 学制:三年
第九条 校址: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济宁大道37号
第十条 学院历史:学院前身是山东省贸易职工大学,始建于1950年,1998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2009年3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改建为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现为山东省高等教育技能型特色名校,山东省第二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第十一条 地理环境:学院地处闻名中外的孔孟之乡--济宁市太白湖新区。交通便利,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是济宁市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和生态宜居新城。
第十二条 办学特色: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办学指导思想,贯彻“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与就业”的办学方针,走就业拉动、科研带动、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路子,致力于建设“低碳、生态、新能源、新信息示范大学校园”和“省级特色示范高职院校”。打造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学院牢牢把握内涵发展、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这个主基调,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特色办学、职教报国”的发展理念,走特色化办学、集团化办学、国际化办学和产学研结合办学的路子。确立“立足济宁、面向鲁南、服务山东”的办学定位,明确“把学院打造成办学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具有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省级技能型特色名校”的办学目标,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点专业布局,形成了以新兴战略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服务方向,以煤炭化工类、光伏发电类专业为特色,以机、电、制造类专业为重点,工、管、经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的专业体系。
第十三条 办学实力:学院占地1022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149万册,校内实验和实训室205个,校外实训基地333个。学院现有教职工820人,专任教师623人,还有452名企业工程师、技师担任兼职教师。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中德智能制造国际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中德诺浩汽车学院)、航空学院(中澳通用航空国际学院)、航海学院(山东省船员培训中心)、金融会计学院(互联网金融学院)、商学院(儒商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晶科(中国)光伏科技学院)、化工新材料工程学院(生态环境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慧与大数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山东BIM技术工程中心)、文创艺术学院(非遗培训学院)、旅游学院(中瑞、中新国际旅游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中医医养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教学院部。学院开设对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9个专业集群,52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有来自36个国家的留学生200余人。依托千亩校园建成的学院“天工园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绿色生态校园被评为济宁十大优秀建筑群之首,为师生工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学院注重职业素质培养,实行“双证书”(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模式,在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大奖。学院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保障毕业生优质就业。
学院近几年取得的荣誉: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第二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中华全国供销总社系统教育改革示范院校、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国家级教师培训示范基地、山东省船员培训基地、省级文明单位、全国光伏农业特别贡献教育奖、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
精准扶贫工程。我院利用自身办学优势,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对山东省建档立卡的困难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学院与用人单位签订培养协议,实施订单培养,确保困难家庭学生就业。
学院优良的口碑受到考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青睐。历年来,国内知名企业来学院招聘的人才岗位与毕业生数之比均超过4:1。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十五条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成立以学院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招生录取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负责制定招生政策,讨论决定招生工作的重大事宜。
第十六条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是组织实施招生及相关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招生日常工作。
第十七条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纪委对招生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
第四章 录取
第十八条 建立学院分层负责、纪委全程监督、招生就业处具体实施的招生录取工作运行机制。
第十九条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招生计划通过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院网站、学院招生简章等形式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对高考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学院按照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规定的投档比例调阅考生档案。
第二十一条 语种:语种不限(入校后统一开设英语课)。
第二十二条 男女比例:各专业男女比例不限(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有特殊要求者除外)。
第二十三条 对考生身体健康要求: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文件规定。
第二十四条 对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无相关科目的成绩要求,执行相关省份的投档规定,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录取。对未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录取。对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各专业均不提选考科目要求,根据考生专业志愿、文化总分,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对各专业进档考生依次录取,不再进行专业调剂。
第二十五条 按报考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确定专业。若第一专业志愿考生在该专业计划中已满,则该专业不再录取第二、三专业志愿考生;若第一专业考生在我院该专业计划中不满,则该专业录取第二专业志愿考生,依次类推。
第二十六条 在确定录取资格时,考生的各种加分、降分情况均已记入总分,无单科成绩要求。
第二十七条 录取结果公布:山东省教育招生考生院网站查询、学院网站查询和寄发录取通知书等形式。
第五章 其它
第二十八条 新生入校后,学院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进行体检,对体检不合格的考生,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十九条 收费标准:执行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统一标准。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煤炭深加工与利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应用化工技术、光伏材料加工及应用技术、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矿山机电、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环境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生化制药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等专业学费每生每年5000元;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费每生每年6600元;会计电算化、农村合作金融、财务管理、投资与理财、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商务英语、知识产权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文秘等专业学费每生每年4800元;中德联合办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12000元;中澳合作办学会计专业学费每年每生12000元;中韩合作办学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学费每年每生9000元;中英合作办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13000元;中国和新西兰合作办学旅游管理专业学费每年每生120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北京中航天使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空中乘务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0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山东好奇网络科技公司):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8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山东省船员培训中心):航海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8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山东省船员培训中心):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8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山东省船员培训中心):旅游管理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0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山东闪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96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山东海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计算机应用技术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8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中兴通讯公司):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8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山东网商公司):电子商务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800元;校企合作办学(合作企业:中德诺浩公司):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费每年每生8800元。如学费标准有调整,按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最新文件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退学学费规定。执行鲁政办字[2018]98号文件规定: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第三十一条 资助与奖励政策:
1.学院根据国家规定设立“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2.学院执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家庭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3.设立贫困生救济基金,对贫困生实行部分或全部学费减免政策;
4.勤工俭学、为特困生提供资助;
5.实行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奖励。
6 精准扶贫计划:我院利用自身办学优势,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实施教育扶贫。在山东省内建档立卡在册的贫困户家庭子女,凡是符合条件的学生高职阶段免除学费,成绩优异者还可享受学校的各种奖学金;学院与用人单位签订培养协议,实施订单培养,确保学生就业;学院成立“爱心助学基金会”,积极开展爱心捐助活动。
第三十二条 学历证书:具有学籍的普通专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颁发教育部统一的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证书,盖“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印章。
第三十三条 学校建立和完善招生、纪检、专家等集体决策和相互监督的招生工作机制,学院纪委全程招生,及时回应处理考生质疑和问题,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办理招生相关事宜。对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三十五条 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要求、规定如与本章程相冲突,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有与国家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未尽事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章程由山东理工职业学院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八条 :
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济宁大道37号
邮编:272067
通信地址: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
网址:>院校专业: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高职) 理工类 公办

官方网址: >

官方地址: 湖南长沙市

官方电话: 0731-84074167,0731-84074198

电子邮箱: 293430113@qqcom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湖南省唯一的电力类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隶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教育业务由湖南省教育厅管理,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 学院始建于1956年,原名为湖南省电力技工学校,长沙电力学校,2005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学院座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400余亩,建筑面积1267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62亿元。办学65年来,共为电力行业及社会输送了5万多名各类技术技能和管理人才。 学院坚持“立足电网、服务公司、奉献社会”的办学定位,以培育“电力工匠”为己任,按照“依法治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文化立校、品牌亮校”的思路,突出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借助行业办学优势,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转型现代职业教育。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10人,“双师型”教师115人。近年来,学院依托企业办学优势,持续开展校企人才“双挂”工作,组织优秀年轻教师、企业班组长进行双向交流,师资队伍能力素质显著增强,20余名教师荣获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奖项,1支团队代表湖南省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同时,学院常年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专家、高校知名教授、教育专家为兼职教师。 学院专业特色突出。 先后开设电力类、动力类、经管类和计算机类等30多个专业。目前,学院核心专业包括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发电运行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以此为基础构建的能源电力专业群为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其中,输配电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分别排名全国第一、第三(金平果中国科教评价网)。 学院设施设备齐全。 建有与生产现场同步、覆盖电能生产到消费全部环节的汽轮机检修、火(水)电仿真、输电运检、输电带电作业、变电检修、配电线路(室外、室内)、电力电缆、配电带电作业、装表接电、“互联网+”营业厅、电力安全等实训场地90余个,拥有智慧教室及多媒体教室80余间,设有国网公司输电带电作业基地,中电联电力电缆附件安装基地、中电联调度评价基地。同时,拥有标准化田径运动场、体育馆,风雨篮球场,现代化学生餐厅、学生公寓、学生活动中心,校园环境优雅,是青年学子理想的求学深造场所。 学院人才培养一流。 积极采用“三入三对接”模式(规程规范标准入课标、入教材、入课堂,教学情景对接生产现场、项目对接生产岗位、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和“师带徒”模式(为每名学生安排企业导师),构建起学院与用人单位“双主体”、专业标准与岗位标准“双面向”、课堂教学与一线实习“双场所”、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双认证”的“四个双元”培养模式。近年来我院学子在国家级、省级各项竞赛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专业技能。学生代表队先后荣获“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特等奖、全国高职院校智能供配电系统安装与调试竞赛团体一等奖、中国电力教育协会供用电专委会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与调试竞赛一等奖第一名、全国电力行业大型火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一等奖第一名、第13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湖南省黄炎培创新大赛三等奖。同时,学院设有经国家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承担了所有电力行业特有工种和部分社会通用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学院就业前景广阔。 设有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全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全过程进行就业指导,多方位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了广泛的毕业生就业网络。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第一方阵(保持95%以上),学院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对口就业率达80%以上),毕业生大多推荐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华能集团、深圳能源集团、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湘潭钢铁集团、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各省(市)电力建设公司、华润湖南电力有限公司、长沙轨道运营公司(长沙地铁)、湖南永清环保集团公司等大型国有骨干企业,以及各类新能源技术和新兴行业企业,就业单位遍布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2021年,104人考入国网公司序列,392人考入湖南省各市州湘能农电服务公司,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9%。 2018年以来,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定向培养供电服务职工,面向全省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定向招录,帮助930余名贫困家庭学子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到属地乡镇供电所工作,将直接带动贫困家庭脱贫出列,也为偏远贫困地区培养出一支“会干活,留得住”的供电服务队伍。“教育+就业”扶贫工作获得省委乌兰副书记批示肯定,被评为中国电力教育协会2020年产教融合“十佳”案例,湖南日报、中国电力报、新华网、人民网、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等主流媒体都进行了专题报道,获得社会各界认可。 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单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优秀教育机构、团中央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以及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优秀高校、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平安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铸品牌”的内涵发展之路,在新的征程上,正朝着高水平职业院校的目标奋勇前行!

其他信息:

长沙电力学院是一所本科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办学始于1958年,原名湖南电力学校,1986年改为中央电力学校。1998年更名为长沙电力学院。那长沙电力学院是几本?一起来看看! 一、长沙电力学院是几本? 首先,这一点希望大家清楚,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长沙电力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二本大学)。 根据公开信息可知:长沙电力学院在全国基本上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长沙电力学院是一本大学(注:自2021年开始,湖南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批)。 二、长沙电力学院重点专业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培养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在电力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建筑、交通、电子信息等部门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1从事电力行业、相关科研院所或生产企业与生产管理部门的技术或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2从事电力生产与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工作; 3从事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 4从事电力生产与销售、经营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大学物理、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就业前景: 1毕业后可以到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从事电力生产与销售、电力技术开发、电气化铁路电气工程技术工作。 2毕业后可以到电力生产相关部门及科研单位从事电力工业及相关技术服务工作。 3毕业生可在电力生产部门及相关部门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工作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监视装置使用管理工作。 (二)电力工程 主要课程: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现代高压设备控制技术与装置、发电过程控制技术、电机电子电气设备工程、电工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子器件基础等。 主要实习:工厂实习,综合实习。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室实习,毕业考核和毕业设计(论文)考试。 就业前景:本专业学生除完成相应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可从事电力系统及电力装备制造企业中高压电气、低压电气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相关岗位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单位主要为国内电网企业、各类大型发电设备制造公司和其它大、中型企业机关相关部门及各级政府其他部门。也可到各大中型城市的变电站现场设计与施工公司、水电厂厂网建设公司以及各级电力公司从事电站工程设计及设备制造工作;也可以到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其他教育科研工作。 (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电力系统自动化为核心研究方向。 主要课程有:电工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直流电理论、电力系统控制、电气设备设计与制造等。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力系统控制、电气设备制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控制等工作。 主要就业方向: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面向电力系统及其设备、电力系统自动化、城市电力系统、工业与民用领域相关单位或企业从事电气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运行管理等工作;或在各级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教学、科研工作和其他方面的工作。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适应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需求、能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维护、管理、教育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力系统及其设备、工业与民用领域相关单位或企业从事电气系统及设备工作是本专业培养目标。该专业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院是在原长沙电力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上组建的新学院。学院依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而建,是一个集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信息处理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教学研究型专业。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开发与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院目前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会计系、金融与证券管理系、网络信息工程专业系和自动化专业部7个教学系,共开设36个本科专业和3个专科专业(方向)。学院还开设了2个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2个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高校”、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1个“全国高校信息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高校。学院拥有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省级高校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有1个省“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专业”及2个湖南省“重点建设专业”创建点、1个湖南省信息工程学科研究中心及5个湖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五)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 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是学校在国家“十二五”期间承担教育部重点建设项目单位,是湖南省唯一一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主要开展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截至2017年4月共有6个专业分别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或地区大学合作开展了交流合作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加拿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知名大学。学院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及合作关系,开展了留学生培养、本科阶段合作、联合硕士项目、中美本科项目等教育活动。2014年开始与韩国庆州大学联合招收韩国留学生,2014年开始招收日本留学生。学院积极与国际上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校、院、校三级间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与国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派遣十余名教师到国外高校讲学、实习。并与多所国外院校建立了友好协议关系。 三、长沙电力学院学校规模及师资 学校占地面积298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4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纸本藏书360万册;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0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500余人,独立学院学生69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319人,副高职称667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1名,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十2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坚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等。 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管理、信息技术、应用开发与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长沙电力学院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想要报考的同学们,希望“长沙电力学院是几本”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

大数据应用须解决三大关键点
大数据应用的关键点是数据来源、产品化和价值创造;数据资源分布不均,大数据应用在数据密集领域更易获得突破;须对不当的行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以促进大数据在已有各个行业中应用。
大数据贵在应用。当前,在国家层面,国务院出台《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在地方层面,大数据被作为区域发展战略引擎;在企业层面,各类大数据概念公司方兴未艾、蓬勃发展。我们独关注大数据应用,关注数据从哪里来、数据怎么用、成果谁买单,也就是数据来源、产品化和价值创造三个关键点。一个好的大数据应用,从技术上可能很复杂,但从业务模式上应当简单、直白、管用。我们还关注,是否存在若干"数据密集型"行业或领域,大数据应用在这些领域可能更容易开展。在产业政策方面,我们关注作为新兴业态的大数据,过去屡试不爽的做法,如给地、给钱、给项目等,是否还会继续有效
大数据应用的三个关键点
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简称《大数据纲要》)将大数据定位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赋予大数据"推动经济转型发展""重塑国家竞争优势""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战略功能,并将数据界定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在应用方面,《大数据纲要》在公共领域提出许多发展方向,如宏观调控科学化、政府治理精准化、商事服务便捷化、安全保障高效化、民生服务普惠化;在产业层面,主要按行业领域划分为工业大数据、新兴产业大数据、农业农村大数据、万众创新大数据,以及大数据产品体系和大数据产业链。这些方向,只是大数据应用的潜力和空间,能不能应用起来,能不能发挥作用,还得看有没有可行模式和实际效果。无论是在公共领域还是在产业层面,大数据应用都离不开数据来源、处理技术和方法、创造价值的模式,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概括来说,需要回答下面三个看似简单、却是关键的问题。(一)数据从哪里来关于数据来源,普遍认为互联网及物联网是产生并承载大数据的基地。互联网公司是天生的大数据公司,在搜索、社交、媒体、交易等各自核心业务领域,积累并持续产生海量数据。物联网设备每时每刻都在采集数据,设备数量和数据量都与日俱增。这两类数据资源作为大数据金矿,正在不断产生各类应用。国外关于大数据的成功经验介绍,大多是这类数据资源应用的经典案例。还有一些企业,在业务中也积累了许多数据,如房地产交易、大宗商品价格、特定群体消费信息等。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数据资源还算不上大数据,但对商业应用而言,却是最易获得和比较容易加工处理的数据资源,也是当前在国内比较常见的应用资源。在国内还有一类是政府部门掌握的数据资源,普遍认为质量好、价值高,但开放程度低。《大数据纲要》把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作为努力方向,认为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实际上,长期以来政府部门间信息数据相互封闭割裂,是治理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面向社会的公共数据开放愿望十分美好,恐怕一段时间内可望不可及。在数据资源方面,国内"小数据""中数据"应用并不充分,试图一步跨入大数据时代,借机一并解决前期信息化过程中没能解决的问题,前景并不乐观。另外,由于中国互联网公司业务主要在国内,其大数据资源也不是全球性的。数据从哪里来是我们评价大数据应用的第一个关注点。一是要看这个应用是否真有数据支撑,数据资源是否可持续,来源渠道是否可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是否有隐患。二是要看这个应用的数据资源质量如何,是"富矿"还是"贫矿",能否保障这个应用的实效。对于来自自身业务的数据资源,具有较好的可控性,数据质量一般也有保证,但数据覆盖范围可能有限,需要借助其他资源渠道。对于从互联网抓取的数据,技术能力是关键,既要有能力获得足够大的量,又要有能力筛选出有用的内容。对于从第三方获取的数据,需要特别关注数据交易的稳定性。数据从哪里来是分析大数据应用的起点,如果一个应用没有可靠的数据来源,再好、再高超的数据分析技术都是无本之木。(二)数据怎么用数据怎么用是我们评价大数据应用的第二个关注点。大数据只是一种手段,并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用。我们关注大数据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现在看来,大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较为常用的功能。追踪。互联网和物联网无时无刻都在记录,大数据可以追踪、追溯任何一个记录,形成真实的历史轨迹。追踪是许多大数据应用的起点,包括消费者购买行为、购买偏好、支付手段、搜索和浏览历史、位置信息,等等。识别。在对各种因素全面追踪的基础上,通过定位、比对、筛选,可以实现精准识别,尤其是对语音、图像、视频进行识别,使可分析内容大大丰富,得到的结果更为精准。画像。通过对同一主体不同数据源的追踪、识别、匹配,形成更立体的刻画和更全面的认识。对消费者画像,可以精准推送广告和产品;对企业画像,可以准确判断信用及风险。提示。在历史轨迹、识别和画像基础上,对未来趋势及重复出现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当某些指标出现预期变化或超预期变化时给予提示、预警。以前也有基于统计的预测,大数据大大丰富了预测手段,对建立风险控制模型有深刻意义。匹配。在海量信息中精准追踪和识别,利用相关性、接近性等进行筛选比对,更有效率地实现产品搭售和供需匹配。大数据匹配功能是互联网约车、租房、金融等共享经济新商业模式的基础。优化。按距离最短、成本最低等给定的原则,通过各种算法对路径、资源等进行优化配置。对企业而言,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内部效率;对公共部门而言,节约公共资源、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当前许多貌似复杂的应用,大都可以细分成以上几种类型。例如,贵州推行的"大数据精准扶贫项目",从大数据应用角度,通过识别、画像,可以对贫困户实现精准筛选和界定,找准扶贫对象;通过追踪、提示,可以对扶贫资金、扶贫行为和扶贫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通过配对、优化,可以更好地发挥扶贫资源的作用。这些功能也并不都是大数据所特有的,只是大数据远远超出以前的技术,可以做得更强大、更精准、更快、更好。(三)成果谁买单成果谁买单是我们评价大数据应用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关注点。道理很简单,不创造价值的应用不是好应用。我们关注大数据的应用是否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能力、改善了绩效。如果大数据用于自身的产品设计、营销推广、资源配置,那就看企业竞争力是不是提升了,看企业最终是不是比以前更赚钱了。如果大数据用于为第三方提供服务,那就看是不是有人愿意付费、愿意持续付费。但如果是用于公共领域,还要看政府或公共部门的付费值不值,不仅仅是从出资方的视角看值不值,还要从老百姓的视角看值不值。当我们面对一项大数据应用时,只要简单问一问上面三个问题--数据从哪里来、数据怎么用、成果谁买单,就能揭开许多"伪装"。当然,如果经得起上述"大数据三问",也并非一定算得上优秀,却也离优秀的大数据应用不远了。寻找数据密集型领域既然大数据被视为一种资源,那就要考虑资源分布的问题。一般而言,资源分布是极不均匀的,如水、矿产、耕地、能源等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知识的分布更是不均。大数据是否也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发展大数据产业是否真的能弯道超车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与可以探测的自然资源不同,数据资源分布难以定位和刻画。不过,可以用大数据人力资源分布状况来间接反映大数据应用在地区、行业间的差异,哪些行业、哪些地区大数据人力资源密集,这些行业和地区就可以看作是数据密集的。我们对两家主流招聘网站"前程无忧"和"智联招聘"2014年下半年以来发布的招聘信息进行筛选,得到两家网站两年来共发布相关信息涉及企业227万家,职位1007万个,数据量确实足够"大"。通过分地区、分行业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大数据人力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各地区、各行业差异极大。不过,确切来说,通过招聘网站反映的是人才需求情况,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存量分布情况,但这两者是紧密相关的。从大数据相关岗位工作地来看,北京、广东、上海三地高度密集,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三地相加,发布招聘信息企业数在两家网站占到5235%和4748%,职位数占到6123%和5674%。可以推测,大数据人力资源的半壁江山都集中在这三个地方,这与我们平时的直观感受是高度一致的。在这三个地方之外,我们关心是不是地方政府重视大数据产业、将大数据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引擎,就可能促进人力资源集聚,就可能超越与自己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的其他地区。从数据反映情况看,至少目前还看不到这样的结果,这揭示出人力资源结构是后发地区发展大数据产业最需要弥补的短板和最难克服的困难。改变一个地方人力资源构成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改变地面建筑面貌,要么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么需要一个独特的制度。即便在同一省份内,大数据人力资源分布也极为不均。例如在广东,单深圳一市就大体占到了全省的一半。再加上广州,竟然能够达到九成。其他地方,即使经济实力不俗,但与深圳、广州相比,在大数据人力资源方面相差甚远。这再次表明,大数据人力资源分布是极不均匀的。显然,大数据人力资源密集地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要优于人力资源贫瘠的地区。从城市排名看,北上深广可以视作大数据人力资源需求密集的一线城市,杭州、南京、成都、武汉、西安等可以看作二线城市。大数据人力资源分布与城市经济实力、活力乃至房价水平都是大体一致的。从行业分布看,对大数据人力资源的需求分布更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相关行业。这充分说明了大数据是互联网或IT产业的一部分,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新发展。这些行业是典型的"数据密集型"行业,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摇篮。金融是另一个特别重要的"数据密集"领域。金融行业既是产生数据尤其是有价值数据的基地,又是数据分析服务的需求方和应用地。更为重要的是,金融行业具备充足的支付能力,将是大数据产业竞争的重要战场。许多大数据是通过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辐射到了各个行业。除此之外,电信、专业服务(如咨询、人力资源、财会)、教育培训、影视媒体、网络游戏等,相对而言也是当前数据较为密集的行业。《大数据纲要》几乎面面俱到地对所有行业和领域都规划了大数据应用的广阔前景,但数据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在"数据密集"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取得市场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大数据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政策大数据应用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政策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大数据并非一个全新的产业,而是与已有产业融合,对已有模式的改造、升级和替代。制约大数据发展的往往并不是大数据本身,而是大数据所应用的行业和领域原本存在的问题,如行业管制、行政垄断、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等等。因此,促进大数据发展,用给地、贴钱、上项目的方法,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从大数据应用领域角度,对不当的行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对既有利益格局进行调整,使大数据应用具备必要的条件。即使在企业内部,大数据应用也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而是涉及业务流程重组和管理模式变革,是对企业管理能力的一个考验。金融、电信、教育、影视媒体等"数据密集型"行业,既是大数据应用潜力巨大的领域,也是迫切推进行业改革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应用也可以为行业改革提供技术支撑,能以更有效的技术路线实现行业发展目标。
大数据应用需要的产业政策其实就是市场经济下各个行业发展所应有的政策,如放开准入、公平竞争、减轻企业负担、消除企业所有制歧视、消除企业规模歧视,等等。只有在一个开放的产业环境中,大数据才能在这些产业得以有效运用。一个地方若要在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大力推动大数据运用,最管用的政策就是对这些行业进行有力的改革。

这几天我也同样被朋友拉进在一个叫“中国物联网数字货币”的群里,免费注册送现金、送积分、送数字货币、、、、、、
他们建立了很多很多的群,200人就封群。说是一个叫lcf的项目!以后由央行来直接接管、、、、、、
还说国家拿出350亿?资金、、、、、、不用自己投资一分钱,免费注册就可以获得少则几万多则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收益!!!
个人认为:不管是什么项目,不管国家给到多少启动资金,用这种模式招揽进来的会员,成事的几率有多大?!!!还是自己多动动脑筋的好!
中国央行确实在试运行法定数字货币,但是,绝对不可能制定这样草率的方案,来挥霍几百亿的?资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4554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0
下一篇 2023-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