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士族是什么意思?

门阀士族是什么意思?,第1张

门阀士族,又称世族,是中国历史上东汉至唐代,世代为官的士大夫阶层,是一种贵族化的官僚家族。宋代及以后,“士族”一词含义有所改变,士人取得官位后就是士族、士大夫,已没有世袭的意味。

士族往往拥有大量土地,其宗族位于广大农村,在地方上拥有势力,进而参与国家政事,拥有中央权力。地方有事时,士族借助其中央权力,维护其宗族势力。中央有变时,士族在地方的宗族与地主身份仍延续不绝。南北朝时的世家大族,还往往供养大量奴隶、部曲和荫附民。

士族阶级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汉代。西汉一度十分的平民化,出现布衣将相之局,但此后新一轮世家的因素逐渐缓慢积累,出现了官僚世家、豪强世家和文化世家三种世家。

官僚世家:秦汉实行选贤任能,但也保障官僚特权,二千石一级的官员可以任子一人为郎官。尽管有些家族做官上延续两三代就衰落了,但是总有一些家族延续的更长,因为世代为官,逐渐建立了族望,形成官族,“家世二千石”。

豪强世家:在乡里,拥有大田庄、大宗族和大量依附民的豪强世家,在东汉不断发展,其子弟往往在本地做官。

文化世家:东汉以来,经学主要通过家族来传承,不断涌现经学世家,如弘农杨氏世传欧阳《尚书》,号称“四世三公”,汝南袁氏世传孟氏《易经》,四代人有五人位居三公之位,号称“四世五公”。

东汉末年,因为学风的转变,士人不再埋头读书,而是投身于交游和聚会,讨论文化和政治,因此又出现了名士和世代名士的家族,如颍川荀氏和颍川陈氏等。

乡里豪族因为有经济实力,可以让子弟去读书,学习经书后有了文化进入士林,可以通过明经做官的道路进入官场,政治权势的获得,又反过来加强他们在乡里的权势。东汉的官场官族、乡里豪族、士林学门不断的互相转化,逐渐合一,三位一体发展而成为中古的士族门阀,把经济、政治、文化融为一体。

消亡

从晚唐到北宋,名族贵胄为官者,由七成多降至一成多;寒族为官,则由约一成增至近六成。北宋士族尽是新兴,唐代大族几尽消亡。

在唐末的黄巢之乱中,由于黄巢本人出自社会底层,仇视士族,造成大量士族的伤亡。再者,唐哀帝末年朱温投当朝公卿三十余人于黄河中。

朱温竟笑着点头,史称白马之祸。黄巢、朱温、柳璨之流,不仅觊觎皇位,也满腹牢骚,对既有的社会阶级怀有强烈恨意,大肆杀害、丑化士族。

唐朝覆灭后,五代十国仍为唐末政治格局及藩镇割据的延续,各政权的统治者多不屑文人,重武轻文,资源集中于军事,各官职多由武将担任;从而导致武人干政严重,叛变和战争不断,政权迅速更迭。

这样的环境使社会风气剧变,文化与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大幅降低,人们不再尊敬唐代的那些门阀,也不再渴望与士族联姻,对于所谓的世家大族普遍产生反感。

士族富饶的家园与产业遭到破坏,引以为傲的贯册族谱也流失,重要人物死亡,其余族人逃亡各地。百年间士族便彻底衰亡,与庶民再无区别,其地位由乡绅地主阶级取代。

唐末五代的战乱,亦可说是一场“阶级战争”,彻底摧毁中国自东汉晚期以来长达约七百年、以门阀为主的政治、社会型态。几代之后,那些散居各地的族人已各自化成不同家庭,忘记共有的传承。

五代时,旧有统治阶层毁灭,为一批新人所取代,传统士族崩溃。宋代的望族,即使附会是某个唐代士族的后人,可信的世系都只由北宋时开始。北宋王清明《挥麈前录》,记录了当时最显赫的36个望族,是全新的名士集团,和唐代的社会中坚没有关系,已没有一个望族可以追溯到唐及五代。

士族,是我国历史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它的前身是东汉时期以世家大族和名士为代表的官僚士大夫集团,由于察举、辟除等制度的存在,这些人以举主、门生及故吏等身份结成一种比较牢固的社会关系。

他们或在朝,或在野,共同特点是读书人,其中有不少以封建国家为已任的耿直派官僚士大夫。

最开始士族只是一些官僚士大夫集团,此时他们的力量并不强大,甚至是被当时的宦官集团所压制。但是这样的情况到了黄巾军起义后便发生了改变。为了镇压黄巾军,官僚士大夫集团与宦官集团联合起来。于此同时,在平定叛乱之际,一大批军事武装集团悄然崛起。

以曹 *** 为首的武装集团成功的统一了北方,官僚士大夫集团为了自身的发展,也依附于曹魏集团,并且在曹魏一朝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

到了曹魏后期,官僚士大夫集团已经成为了左右政权更迭的因素。司马家族有了官僚士大夫集团的支持后,才成功地取代了曹魏政权。也正是在西晋时期,这些官僚士大夫集团凭借九品中正制和荫族荫客制的实行,成功地成为一个既当权又享有政治特权的阶层,即士族。

正所谓盛极而衰,两晋时期士族成为了与皇族相抗衡的政治势力,我们所熟知的“王与马,共天下”等等足以印证士族的强大。为了巩固皇权,从刘宋开始,统治者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削弱士族的影响。

比如说“九品中正制”这一选官制度是士族长盛不衰的关键,为了削弱其影响。宋、齐、梁、 陈的最高统治者们,积极推行“寒人掌机要”,提拔了一大批寒族子弟,让寒族与士族相抗衡,让原来由高级士族担当的部门首长的权力旁落,士族在中央的军政大权亦在实际上随之被剥夺。另一方面,南朝政权一改晋时由士族掌控州郡的做法,由皇族出任地方军政长官,杜绝了晋时高级士族拥兵自重、地方割据的现象,士族在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亦随之剥夺。

再者士族繁荣的基础是土地一级人口,对此南朝统治者又实施“土断”政策,剥夺士族地主所控制的部分劳动人手,从经济上削弱他们的势力。北朝同样深受士族影响,到了北周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皇权,同样推行了苏绰提出的“擢贤良”政策,不按门资而以才能选人,打破以门资取士的标准。

不过跟隋朝相比,南北朝时期削弱士族的政策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为了加强统治,减少士族对朝廷的影响,创造了“科举制”。“科举制”是一种不拘一格、不看出身、只看才学的选官制度。它取代的是门阀地主的命根子——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可以保证士族世世代代能够做官,即便是家族当中一些资质平庸的人也能官居高位(甚至出现了一些“傻子”出任大小官员的情况)。九品中正制的存在,保证了门阀士族地主世代垄断政治大权。

隋朝科举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使得士族地位发生了根本转变。在经济上,为了减少士族的经济力量(门阀制度下的士族广占田园,荫庇成百上千的部曲、佃客,并享受免除服役等特权)。

隋采用“大索貌阅”和输籍法,从士族豪强手里夺取了数十万人口,并实行了均田法。炀帝时期又把士族手中还能控制的那部分部曲、奴婢夺去受田能力。可以说到了隋朝时期,士族已经失去了法律的保护跟经济的支持,横行了几百年的门阀士族已经是昨日黄花。

唐朝建立后,延续了隋朝的科举制跟土地政策。门阀士族彻底失去了重新崛起的机会,但是因为唐朝初年为了维护统治,还是初任用士族人物,借其威望巩固其统治,但是这仅仅是一种策略,维持的时间并不久。

虽然后来很多士族子弟通过了科举制度,再一次成为了统治阶层,但是从本质上而言,他们已是科举制度下官僚集团的一员,不再是那个拥有特权的特殊的阶层。他们虽然拥有旧士族的姓氏,却不复拥有旧士族的特权地位和隆遇。

随着唐王朝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地方节度使的崛起,成为了压垮门阀士族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作为一种残存势力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丧失,乃至趋于消亡

“门当户对”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还有什么“门第观念”,“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见“门第”的影响深远,这个“门第”与古代哪个社会现象有关呢?

这就是本篇要重点讲述的——门阀士族。

我们先简单的介绍门阀士族的来源。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官员选拔实行的是察举制,要被察举进入仕途,这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通晓儒家经典。但当时没有印刷术和造纸术,庶族平民很难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学术就垄断在少数人手中。这些拥有学术、知识、书籍的家族,将学术和书籍代代相传,这样就形成了“累世经学”。这些家族的成员由于拥有学术知识,因此天然就具有出仕的资格。这样一来,“累世经学”又转变成了“累世公卿”。当时官员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的发展兴盛。

刘秀就是靠着豪族建立东汉的政权的。当时门阀士族并不分南北东西,大家都为汉朝的建设添砖加瓦。但是这些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在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开始形成一些累世公卿的士族。其中河内司马氏,则更是号称千年世家。这些人都是大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地天下,因而他们是士大夫的领袖。

直到汉末天下大乱,汉朝被分割为魏、蜀、吴三国。三国曹 *** ,孙权同样依靠士族力量建立政权,刘备也得依靠益州士族到支持。最终是北方的豪门大族司马氏技高一筹,三代人夺了曹家的魏国,并且平定了蜀吴两国。

这时候门阀士族发生了地位变化。他们开始登上权力中心,走向人生巅峰。

在西晋时,“八王之乱”最后的胜利者司马越带着他的权力,走向人生终点。但是他的支持者——以琅琊王氏为首的门阀士族,带着人口、部曲,南渡长江。

这批人有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兰陵萧氏、龙亢桓氏等,他们掌握了东晋的一切。

这些家族出生的子弟,只要出生就能保证一辈子衣食无忧。一旦长大就可以当官了,这辈子一定会有一个正部级的职位等着他。

他们在经济上封山育林,这片土地上的农田、湖泊、走兽、人口,全部是家族的私有产品,与国家不再有任何关系。这就是江南士族。东晋就是靠着这些江南士族建立的。

当时门阀士族及其统治达到了鼎盛。因而也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由于门阀士族的实力过大。皇帝都必须依赖士族的支持。士族权力和皇权并立,甚至一度超越皇权。

有句话叫盛极必衰。到了刘裕建立南宋的时候,他也依然依靠士族,但是不像东晋那样受到门阀士族控制了。他称帝后重用寒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门阀世族左右朝政的局面。当时士族在经济上依然有雄厚实力,但是军权已经不能够掌握了。也不看看刘裕,他就是军功出身,他怎能容忍军权给人掌握。

门阀士族衰落出现征兆。

第一个拐点出现在出现在梁朝的一个政治事件——候景之乱

侯景,出身塞外鲜卑族的羯人部落。原来是北齐高欢手下大将。后来投降南朝梁武帝。自认为对南朝有大功,向梁武帝提出过不少要求。梁武帝大部分也都满足他。后来,侯景为了提高身价,又请求娶江南名门望族王、谢两家的女子为妻。可他不知道,门第之间在当时的江左南朝有多么严重。梁武帝,即使贵为一国之君,也不敢帮侯景这个忙,怕得罪名门望族。梁武帝委婉告诉侯景。

“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

意思就是王谢两家门第太高,你配不上。可以换成朱、张两家试试。这话深深伤害到侯景的自尊心。为此他愤懑不已道,“会将吴儿女以配奴。”就是他要以后要将江南女子发配给兵士当奴仆。不久便发动叛乱攻入梁朝首都建康。活活饿死梁武帝萧衍。

其叛军则“纵兵杀掠,交尸塞路。富室豪家,恣意裒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王、谢家的燕子终于也可以飞到了寻常百姓家了。

侯景之乱,不仅仅是从肉体上消灭了一部分士族,更重要的是,其引起的一系列战争,彻底瓦解了南朝士族赖以苟延残喘的人脉网络。所以当南朝帝国在陈霸先手上重组时,庙堂之上已找不出几个世家人,就连装饰庙堂的功能,都被新皇帝认为是累赘。就这样,传统氏族的根子被拔掉。虽然这棵大树还不会立刻就枯萎掉。

讲完了南朝士族。再把目光移向北方士族。

在“八王之乱”时,不属于司马越阵营的北方门阀,留在了自己的家乡。包括: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河东裴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等等。这就是山东门阀。在前赵、后赵、前秦、前燕等纵横中原的“五胡乱世”,他们大多闭门仕、耻为胡人效力,仍然盼望着王师北上。

直到拓跋氏从草原汹涌而来,建立北魏。他们才认识到:北方大局以定,朝廷难以收复中原了。这才纷纷出仕,用自己的才智改造、治理这片土地。这时的代表人物是清河崔氏的崔浩。山东门阀,在沉寂百年后,在北魏获得极大的发展。孝文帝时期,为了笼络中原的汉人,隆重的对汉人高门大姓给予表彰:“魏主(孝文帝)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

此后,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以及衍生而成的北齐、北周。分别以高欢、宇文泰为首领。山东门阀在北齐工作,成为政权支柱之一。赵郡李氏的李祖娥,甚至成为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皇后。

而位居偏僻、破败的关中的宇文泰,通过府兵制将武川军人、汉人豪强整合起来。为首的就是八个“柱国大将军”。其中鲜卑人有宇文泰、独孤信、侯莫陈崇,汉人有李虎、赵贵、于瑾。汉人门阀士族有:河东裴氏、弘农杨氏、敦煌令狐氏、关中韦氏等。

“八柱国家”及其属下、亲戚,就是“关陇贵族”。“关陇贵族”通过在荒凉的西北,奠定了西魏、北周、隋、唐的辉煌。宇文泰通过府兵制、租用调制等制度改革,逐渐强大。终于在北周武帝宇文邕时期,灭掉北齐,重新统一北方。杨坚篡位称帝,建立隋朝后,于589年灭南陈。天下重新统一,地位最高的当然是开国元勋“关陇集团”。“山东门阀”是亡国之臣,属于被打压的对象,终于享受了一把300年前吴国的待遇。

总结一下:北方士族按照朝代顺序,先是山东门阀效力北魏,后来北魏分为东魏、西魏,继而北齐取代东魏,山东门阀为北齐效力,北周取代西魏,关陇贵族为北周服务。

中国历史近两百年的北方关陇军事贵族集团隆重登场。

在它的支撑下,西魏、北周、隋、唐,四大王朝先后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并将中国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这个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起源于代北武川,初建于关中,发端于盛极一时的西魏八柱国。比较有名的有:北周文帝宇文泰,李渊的祖父李虎,瓦岗军领袖李密的曾祖父李弼,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独孤信等。

隋唐时期,逐渐形成了五姓七宗的士族门阀。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皇室有公主想要嫁入五姓七宗之中,但是因为身上有胡人血统而被拒绝。似乎在他们眼中,只有五姓七宗才是最为尊贵的。不把皇权放在眼里,会受到惩罚的,这不,惩罚很快就来到了。

第二个拐点在隋朝两代,唐前期以及武周时代一系列的打压。

当士族力量开始威胁皇权时,君主就会开始着手摧毁门阀了。

隋朝两个皇帝的做法:

杨坚废九品,杨广兴科举,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为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政提供了机会;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也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可见科举不仅给赋予最底层的人光荣与梦想,也出了历来皇帝心中暗藏的一口恶气。

到了唐朝,为了打压士族,唐太宗甚至重修《氏族志》,将皇族宗室定为第一等,然后将皇后外戚长孙氏定位第二等,之下才是各大世家,意图削弱五姓七宗对民间的影响。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氏族志》修成,仍列山东士族崔氏为第一等。唐太宗看后,很是不满,他指出:山东士族“世代衰微,全无冠盖”,而靠以婚姻得财,“不解人间何为重之?”他命高士廉等重新刊定,并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新修订的《氏族志》“凡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基本贯彻了唐太宗的指示,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氏被降为第三等。

唐高宗、武则天修《姓氏录》,“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即按当时官爵高低作为排列等级,使军功入五品者,皆入士流。这些扩大士族范围的政府行为,都起到了削弱旧门阀士族地位的作用。

到了武则天时期,她在政治上大刀阔斧改革,打击门阀,武则天做上皇后宝座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逐出朝廷。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把这些关陇集团和他们的依附者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

她大力扶植庶族,在庶族地主中搜罗更多的人才,扩大其统治基础。发展科举,一大批庶族平民涌入朝中做官,给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经过隋唐几位君主,武则天的打压抑制,关陇集团日落西山,再也不能随意改朝换代,只能在唐朝的体制里谋生存。

但是到了唐朝中后期,门阀世族势力又有所抬头。但感觉像是回光返照。转眼到了唐朝末期。

第三个拐点——黄巢起义,彻底摧毁士族门阀。

黄巢,史书对他的评价都不高,因为他太残暴了,杀人成魔。都有食人的记载,可见罪恶滔天。

或许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因为他的残暴,所以才会滥杀无辜,黎民百姓,王公贵族都是他的杀戮对象,史书有一段描述:

其部属“杀人满街,巢不能禁”,唐宗室留长安者几无遗类,唐室官员惶惶不可终日,《秦妇吟》言:“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又没收富家财产,号称“淘物”,宫室皆赤脚而行。

黄巢之后,又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年代,兵荒马乱,这些门阀士族没有任何保障,即便在黄巢手底下存活下来的少数,也很难在这战乱的年代继续生存下去。到了宋朝的时候,基本没有了门阀士族的干预,宋朝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创造了非常灿烂的文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4586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1
下一篇 2023-08-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