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电表需要抄表,现在的智能电表又是怎么远程控制的?

以前的电表需要抄表,现在的智能电表又是怎么远程控制的?,第1张

首先,智能电表内部集成的计量芯片,对用户的电流、电压进行实时采集,然后经过微处理器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电量(用户用来多少度电)。接着,通过智能电表内部集成的无线采集器(它上面插有一个手机卡,类似于我们手机的功能),将电量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发给电力远程控制管理系统。最后,电力远程管理系统就会对这些采集器发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形成报表输出,这样用户的用电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电力远程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功能,主要实现对智能电表的远程控制、远程抄表、远程充值、报表打印等 *** 作,并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管理、储存、记录等。

随着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给电力工作提供很大的便利。之前走街串巷的抄表员,不需要再东跑西奔了,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就可以完成工作。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抄表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有的地方居民居住分散,抄表员为了抄一个表,往往要走几十公里的山路。

关于智能电表,网上有一些人反应换了智能电表之后用电量增加了,怀疑智能电表“乱收费”。其实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但是,智能电表一个最明显的不同就是精度提高多个数量级,因此,你电视机、手机充电器、插排上亮着的LED等的用电量,都有可能都会检测到。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对电表计量有严格的标准:智能电表制造商生产完成后,首先会对智能电表各个参数进行检测,合格以后才能出厂,并交付给国家电网相关检测中心,国家电网检测中心会对制造商交付的智能电表再进行一次检测,检测合格以后,最终才分发到我们用户手上。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远程抄表的 *** 作主要是运用远程智能终端对数据进行计量与采集,运用合理的网络和方式将其送到特定的系统而引用的抄表方式,同时在系统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 *** 作。

远程抄表系统的优势就是能够解放一部分劳动力,不再只是以传统的手工抄表,而是采用专网无线等对电能表等信息进行采集,并且通过 TCP/IP、GPRS 等通讯链路远程传送到主站计算机,从主站软件对采集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计算。

远程抄表系统是在无线通讯不断发展,网络通信方式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能够与当前的众多技术相融,其中也包括物联网技术的决策和应用,实现电力智能仪表的远程抄表目标。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系统与物联网的完美融合典型代表就是应用电力载波抄表的方式,实现远程抄表。

电力载波抄表指的是电力线应用低压电力线,随之采用电力载波的方式对电能的相关数据进行传输。其优势在于节省了重新布线的时间,只要有电线,数据传输就可以成为现实。

红外线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应用于我国的各个行业,采用红外抄表方式即可实现本地的一对一抄表方式,抄表员只需要在现场利用红外设备,对电能表进行抄表,现场情况即可清晰展现。不足之处在于必须人工在场,并且不可以进行大面积的自动抄表。无线微功率与载波抄表优势有所相同。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能表,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基本用电量的计量功能以外,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的使用它还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功能、用户端控制功能、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防窃电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智能电表代表着未来节能型智能电网最终用户智能化终端的发展方向。

智能电表正在快速发展的电表类别,传统的智能电表用户持IC卡到供电部门交款购电,供电部门用售电管理机将购电量写入IC卡中,用户持IC卡在感应区刷非接触式IC卡(简称刷卡,下同),即可合闸供电,供电后将卡拿走。

当表内剩余电量等于报警电量时,拉闸断电报警(或蜂鸣器报警),此时用户在感应区刷卡即可恢复供电;当剩余电量为零时,自动拉闸断电,用户必须再次持卡交费购电,才可以恢复用电。

而新型的智能电表已实现银行及网络供电,用户可通过电力公司营业窗口,合作银行、第三方代售电机构及网络进行购电,极大的方便了用户,以北京网银购电为例:

1、登陆银行网站,点击“分行特色”下“电费”。

2、点击左侧“智能表购电”。

3、输入客户编号,点击确定。

4、核对客户信息,点击确定。

5、输入购电金额,点击确定。如需查询,点击左侧“查询”。

6、核对客户信息与缴费信息,并选择“缴费卡号”。

7、确认缴费信息,并插入银行U盾,输入密码,点击确定。

8、购电成功。如需发票,请于三个月内至工行网点或自助机具补打发票。

参考资料:

智能电表—百度百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4619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1
下一篇 2023-08-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