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物联网开发,需要懂哪些技术?

做物联网开发,需要懂哪些技术?,第1张

估计没有人可以给你说很全面。物联网项目开发根本不是说学学啥技术都会开发的,只能说开发其中哪一个点。比如物联网最基础的硬件、通信、语言、数学……即便是行业内的人基本上也都是做其中一个点。

从智能电灯到共享单车、从智能井盖到智慧农业,物联网的行业跨度非常大。毫不夸张的讲,所有行业都和物联网有关联。
应用场景分散化,技术集中化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总结下来很一致:采集+传输+计算+展示(或反向)
物联网终端采集数据、把数据传输给服务器、服务器存储和处理数据、把数据展示给用户。
例如智能水表,水表采集到用水数据、无线传输给服务器、服务器存储并计算、展示给用户查询和缴费。
再例如共享单车,正向过程是:单车获取GPS位置数据、通过2G网络上报给服务器、服务器记录单车位置信息、用户在APP端查看单车位置。反向过程是:用户向服务器发出开锁的要求、服务器通过2G网络把开锁指令下发给单车,单车执行开锁指令。
大大小小的物联网应用,都是基于正向数据采集和反向指令控制这两个流程来实现的。
终端处理器的选择
物联网终端,主要是采集数据和执行指令。采集的数据如温湿度、位置、语音、图像视频等。执行的指令通常是开关和动作,如电机控制、内容显示等。
简单的数据指令,一般采用单片机。
语音图像视频和内容显示等复杂数据,一般采用多核ARM的Linux或Android处理器。
对于物联网行业初学者,可以先从单片机开始了解,像智能锁、水表、路灯控制、智能家居等清一色都是单片机内核的。
传输方式的选择
物联网,肯定要联网。联网方式有这些:
低功耗近距离,用BLE或Zigbee。
低功耗远距离,用NB-IOT或2G
大数据近距离,用WIFI
大数据远距离,用4G网络
网络布局上,远距离的网络直接连基站,无需自己布设网络节点。而近距离的网络都需要有一个网络节点,先把终端数据传给节点,节点再接入广域网。
远距离传输比近距离传输的价格更贵、功耗更高,合理利用远近搭配,能够有效降低物联网终端的成本。
例如原本的摩拜单车采用2G网络解锁,必须要保持数据长连接或使用下行短信开锁,功耗高费用大,而青桔单车抛弃了远程解锁,直接使用手机的蓝牙解锁单车,节省了数据流量、降低了功耗、还能提高开锁速度。
再例如农业物联网,在一个大范围内的农田中布设多个土壤传感器,如果都使用2G网络上报数据,也存在终端成本高、数据流量大的问题。而如果采用自组网的方式先构成局域网,再统一从一个2G数据节点和服务器对联,总体成本就会降低一些。
云服务的设计
物联网的云服务器和APP的设计,和互联网基本是一致的,JAVA、PHP、ASP都可以用来做物联网的后台处理。
移动互联网是“人--服务器--人”的架构,物联网是“物--服务器--人”的架构,两者本质是相同的,物联网终端设备也采用TCP、>

拿工业物联网说一下,工业有机器、人、仓库、物料、财务,物联网就是将这些物体转换为数据,通过云端大数据处理后在管理人员的手机、电脑显示。

所以你需要软件团队(设计、前端、后端)把APP做出来;硬件团队(智能传感器)把数据采集回来;还需要云端服务器储存和处理大数据。

目前市面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MES做得好的有甲骨文公司、SAP公司,不过普遍比较贵。国内也有创业团队做的MES软件,比较符合国内制造产商的实际情况,花大价钱买一堆自己用不上的功能其实没有必要,满足自身管理需求更重要。有兴趣可以百度“哐哐智造”进行了解。

——预见2023:《202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等

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华为提出了一套智能家居协议,叫hlink,全国几乎所有大厂都有基于这套协议的产品,只是炒作的比较少而已。说几个例子吧,欧普,方太,都有对应的产品,可以去网上查。另外物联网是物联网,智能家居是智能家居是智能家居,两者有交集但是并不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华为的物联网,主推的是NBIOT,智能停车,智能水表电表什么已经批量商用了。商用的地点有德国,阿联酋,沙特。国内和大运营商合作,推的智慧城市,安防,这是物联网应用。之所以不像小米一样和某个厂商深度合作做个类似米家的品牌出来,是避免直接参与家居行业竞争,简单的说,如果你和一家合作,卖个床垫,可能别的做床垫的就不会再去用你的智能家居协议了。华为希望自己的协议能被更多厂商接受,集成,这样就可以坐着卖芯片收钱了。可惜传统厂商的宣传(炒作)能力比互联网企业差太多,导致这个协议你们都不是很清楚。至于ai芯片,现阶段造价太贵,放到智慧家居上性价比略低。华为的想法一贯是我就干我的事,我帮助我的客户们,挣客户的钱,而不是变成客户和客户竞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4668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2
下一篇 2023-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