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区别于传统基建的一大特点就是什么程度高

新基建区别于传统基建的一大特点就是什么程度高,第1张

新基建区别于传统基建的一大特点就是数字化程度高。

无论是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这样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还是城际轨道、特高压、新能源等新型基建,都必然是高度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同时对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和标准。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

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

最近,中国的“新基建”政策引发了新一轮的市场轰动。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中国在面对这一轮疫情以及新一轮潜在的全球经济危机的重要应对策略。那么这一轮“新基建”的政策,将对交通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新基建”背后所支持的交通产业技术发展又将何去何从

2008 年中央政府所提出的“老基建”,项目主要在铁路、公路、桥梁等“铁公基”领域,如今已取得肉眼可见的成效,例如各市之间形成1小时生活圈、北京至上海最快高铁仅需4小时18分!

而此次所提出的“新基建”与 2008 年存在较大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1“新基建”主要围绕对新兴技术发展的大力支持;2资金筹集方面将会采取政府与社会民间资本的PPP合作模式。所指的新技术主要涵盖了:5G 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7 个大领域。而这 7 个领域都与交通产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目前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已展现出“马太效应”,而自动驾驶技术在 2020 年将迎来新一轮的技术攻坚冲刺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无疑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动有着关键作用。自动驾驶发展主要呈现两条路径:一条是以美国所主导的“单车感知”自动驾驶方案;另一条是以中国当前火热进行中的“网联感知”自动驾驶技术方案。

国内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离不开搭建广泛的城市交通传感网、无线通信网络(5G)、边缘计算节点和云计算中心。近几年,我国 BAT 和华为等头部企业都看到交通行业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也纷纷布局。目前基于边缘侧融合感知技术的国内公司主要包括百度 Apollo和华为等企业,百度 Apollo 目前基于边缘侧融合感知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场景主要以城市道路为主,而华为公司在网联自动驾驶技术方向目前主要测试场景为高速路场景。

不难看出,百度、华为将作为“新基建”建设的头部受益者,在这场浩大的“新基建”建设中在交通行业站稳脚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根据中央的提法和发展的实践,我们认为,新基建以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固定宽带,重大 科技 设施为重点,致力于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新基建的核心:一是连接,二是计算,三是交互,四是安全。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基础网络、基础数据、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基础平台、基础应用、基础标准、基础安全。这是一不系统的,复杂的重大工程。

(一)基础网络:数据传输、万物互联的高速通道

基础网络以5G为关键支撑,由网络核心设备、传输设备、无线基站等构成,形成以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和卫星网络组成的“天地空”一体网络。根据使用范围和用途不同分为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互联网主要是沟通人与人的网络,工业互联网主要是企业实现数字化管控的网络,物联网是实现万物互联的网络。重点是推进 5G 规模建网、固定宽带网络建设,构建具有强大交互功能的网络平台。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宽带网络和 4G 网络。2019 年末,我国 4G 用户总数达到128 亿户,光纤宽带用户总数达到 418亿户,均居全球第一。据华为预测,到 2020 年底,我国将占全球 5G 基站建设数的5%以上,用户数量占全球 70%以上。

(二)基础数据:数据分析、智能计算的要素资源

基础数据一部分是数据存储载体,以大数据中心、分布式数据中心为代表,另一部分是数据本身,是将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转化为量化的数字信息存储,为数据计算、分析、应用提供可能。重点是构建数据开放、共享、应用、保护机制,促进数据合理流动、交易。据 IDC 和希捷公司报告显示,2018 年,中国数据圈占全球数据圈的 234%,即 76ZB;到 2025 年,中国数据规模将达486ZB,超过美国同期的数据产生量约 18ZB,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生产国。据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数量大约有 74 万个,市场规模从 2009 年的 728 亿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1562 亿元,预计 2022 年,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超过 3200 亿元。

(三)基础硬件:网络连接、计算能力的核心内核

基础硬件以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半导体材料和设备,新型显示器为核心,包括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和网络连接设备,是构建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网络的基本物质条件。重点是提升网络设备连接能力,智能计算能力。芯片作为集成电路的载体,是每年我国主要商品中进口数量,金额最多的。在 CPU、FPGADSP、MPU、DRAM 和 NAND Flash 等核心芯片产品市场,国产芯片几乎一片空白,高端芯片主要依赖进口。

(四)基础软件:高效运行、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石

基础软件是数字技术之基,网络安全之盾。为硬件设备提供配套的 *** 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主要是实现数据分析,处理,运算,为终端应用提供服务。重点是增强安全可靠的软件产品供给能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软件生态。2010—2019 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从 134 万亿元增至2019 年的718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但关键基础软件仍被国外垄断。以 PC *** 作系统为例,NeaMarketShane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7月,Windows 10 占有46%,Windows 7 占有 36%,Mac OS 占有5%,前10 名中没有国产 *** 作系统,自主研发 *** 作系统主要是以开源系统 Limux 为基础的二次开发,国产 *** 作系统在核心技术和市场占有率上缺乏优势。

(五)基础平台:推动科研、推广应用的战略高地

基础平台指引领型、突破型、协同型、基础型的重大 科技 设施各类 科技 平台。如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不下心;以头部企业牵引的交易型,社交型平台;重点是以底层基础技术与工艺构建起的开源开放平台和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体系平台,产业生态平台。美国设立的洛斯阿拉莫斯、劳伦斯佰克利、橡树岭、阿贡等一批国家实验室,在宇宙观测、生命科学、粒子物理、物质微观结构等领域傲踞全球,支撑其在核电、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技术、产业长期保持领先优势,被称为美国 科技 “皇冠上的钻石”。未来网络基础设施是我国在通信信息领域一项重大 科技 设施建设项目世干网络覆盖全画平个城市,建页平个主干网络节点、133 个边缘网络等,全长34万公里,支持4096个开行试验。

(六)基础应用:优化供给、提升效率的广阔舞台

基础应用指依托 5G、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 社会 各个领域。推进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智慧城市互联网精细化、协同化发展,提升交通、能源、水利、物流、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提升医疗,教育,养老和 社会 治理智能化水平。重点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智能 社会 建设。我国电子商务规模从 2008 年的 315 万亿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3481 万亿元,年均增速 20%。根据 IDC 数据,2019 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为 594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达到 7961亿元,年均增速37%。

(七)基础标准:规范发展、开放对接的基本准则

基础标准指适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需要,覆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维护、更新升级全过程和全生命周期的统一规范、先进适用的标准体系。纵向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横向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基础标准既是“硬规矩”,也是“软实力”。重点是在统一国迤逐进的同时,加快国内标准走向国际市场,在国际标准制定上争取更多话语权。5G 标准是众多技术的一个组合,有多个国家共同参与和推进。5G 标准集中表现在 5G 必要专利(SEP)数量上。截至 2020 年1月,全球 5G 专利声明达到 95526 项,申报的 5G 专利族 21571 个。其中,中国企业声明的 5G专利占3297%,华为以3147 族排名第一,前12 名中有4 家中国企业。

(八)基础安全:数据管理、网络治理的可靠保障

基础安全指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网络数据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得到保障,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基础安全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软硬件安全。重点要自主可控、能够抵御风险。一是网络安全:能够抵御恶意软件、恶意网址、移动安全、CVE 漏洞,互联网安全、Limux病毒对网络造成的恶意攻击。二是数据安全:防止对数据中心的网络攻击,防范数据泄露,确保经过网络传输和交换的数据不会发生增加、修改、丢失和泄露等。三是软硬件安全:避免因软件、硬件被恶意的破坏,造成网络终端被恶意攻击和控制。数据显示,2018 年全年捕获到的各类受僵尸网络控制的主机中,中国受害最严重。2019年,全球公开披露的高级持续性威胁报告共 596 篇,攻击目标以政府(245%),金融(147%)、防务(141%)、零售(87%)为主,地域上以中国、美国、韩国、中东为主要地区。

关于新基建,市场上之前普遍认为,包括了七个方面的内容: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但通过日渐的完善与补充,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 科技 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能够明显看出,和此前的流行解读相比,此次发改委对“新基建”的解释,涵盖范围更大,也更具有延展性。

而对于普通人的我们,新基建的发展给我们又带来了什么呢?

概括来说,新基建所在领域以及细分行业离普通人生活场景越近,则带来的生活质量影响或提升也就越明显,离我们的生活场景越远,则带来的生活质量影响或提升也就越不明显。

在新能源 汽车 和车联网领域,随着新能源充电桩在我国持续而全面的建设,假以时日,当车主们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充电桩,并且还实现了快速充电。那么,对于广大新能源车主而言,在用车体验上,就是一个肉眼可见的提升。而随着V2X等一系列车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与道路传感器的部署, 汽车 所能接收到的数据反馈时间越来越短,自动驾驶系统对于行驶过程中突发情况作出反应的时间也越来越充足,将有效的减少公共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对于车主们而言,在用车安全上,也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

特高压电力能源行业的建设,特高压电网的大规模建设满足了我国电能超远距离的传输和超大规模的传输的需求,解决了我国电力生产区域和电力消费区域地理距离过远的问题,也节约了不少电力资源。与前面的新能源充电桩、车联网技术的建设与研究相比,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同样非常伟大,但这种基建工程的产生的价值更多的是在行业生产之中,对于普通人而言,几乎感觉不到特高压建设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唯一的直观感觉可能是电费的微小变动。但不可否认,特高压电网的建设的确有助于提升电力能源整体利用率,而这些提升终将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新基建”不仅是应对疫情和经济下行的有效手段,更是中美贸易摩擦中大国竞争和改革创新的关键,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运之战,一个大放水,一个新基建, 历史 最终会给出一个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4869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 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