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第1张

我国互联网地址数量稳步上升

根据CNNIC的数据,截至2021年6月,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62023块/32,较2020年12月增长76%。CNNIC监测范围内的全球知名度较高的23家公共递归服务器厂商中,有12家提供IPv6公共递归服务。

全球IPv4地址数已于2011年2月分配完毕,因而自2011年开始中国IPv4地址总数基本维持不变,截至2021年6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9319万个。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超70%

CNNIC历年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1-2020年我国互联网网民数量及互联网普及率稳定上升。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当前网民增长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互联网在易转化人群和发达地区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互联网接入用户净增4000余万户

根据我国商务部发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截至2021年9月末,我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26亿户,比2020年末净增4274万户。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485亿户,占总用户数的921%,占比较上年末提升22个百分点;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2134万户,比上年末净增1494万户。

2021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数量超10亿

2015-2021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逐年上升。截至2021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较2020年12月新增网民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较2020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中国已经完成了移动互联网的全面渗透。

2021年网上外卖的用户规模增长最快

“十四五”期间我国网民将开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庞大的网民规模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加速我国数字新基建建设、打通国内大循环、促进数字政府服务水平提升。数字消费有效稳定疫情冲击,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以电商为代表的数字化服务向四五线城市及乡村下沉,带来城乡双向消费交流互动,在提升下沉市场数字化便利的同时,带来经济增长新引擎。

2021年上半年我国个人互联网应用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其中,网上外卖、在线医疗和在线办公的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显著,增长率均在10%以上。基础应用类应用中,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的用户规模较2020年12月分别增长33%、23%;商务交易类应用中,在线旅行预订、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较2020年12月分别增长70%、38%;网络娱乐类应用中,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的用户规模较2020年12月均增长3%以上。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2月9日晚,高通公司正式公布4纳米制程的5G基带芯片骁龙X65和X62,并展示了新一代5G固定无线接入平台。

骁龙X65是全球首个符合3GPP Release 16规范的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传输速率可达10Gbps,是4G LTE早期速率的100倍。并且搭载骁龙X65高通第4代毫米波天线模块QT545,支持覆盖包括毫米波和Sub-6GHz频段的全部主要5G频段。

骁龙X62可视为X65的精简版,主要特性类似于X65,但下载速度峰值则是每秒44 Gbps,可取代传统基于有线的家庭或企业宽带网络服务,为无法使用光纤网络的小区民众提供速度更快的选择。

回顾全球5G网络部署,高通表示运营商部署节奏符合预期,增速正在加快。高通技术公司业务拓展高级总监南明凯表示,全球已有140家运营商在59个国家及地区推出了5G商用网络,超过40家运营商正在提供5G固定无线接入或家庭宽带服务。终端方面,已经有335款5G终端商用上市,其中已经商用的5G智能手机有233款。高通财报显示,预计全球5G手机出货量将达到45亿-55亿部。高通透露,全球有超过800款采用骁龙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的终端已经发布或正在设计中。

南明凯称,当前5G有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面向万物互联的低速率超多终端的应用场景。

从5G规范来讲,现阶段5G应用主要以eMBB场景为主,超高清视频、移动VR/AR为代表的eMBB类场景将是当前5G应用的重点领域。针对eMBB场景,Sub-6GHz只能将带宽提高到千兆级,而将带宽提升至万兆级(也就是10Gbps以上)需要毫米波才能实现。基于新一代5G基带,无线传输性能可媲美光纤宽带,有助于提升整体5G速度。

面向5G应用的垂直场景,如工业互联网,南明凯称改进数据上行特性的骁龙X65存在优势。“垂直行业和手机相比,对于上行特性的要求完全不一样。手机侧的流量以下行数据为主,一般下行和上行的比例大概是7:1到5:1,下行远远超过上行。而垂直行业对于上行的需求远远大于下行。”南明凯举例称,工业互联网领域经常用的机器视觉,需要把音视频数据、传感器抓到的数据、所有计量数据,从远端收集传入云端,所以上行的数据占比大。

高通表示,目前骁龙X65和X62均已出样,顺利的话可在今年稍晚问世,新一代5G固定无线接入平台2022年上半年上市。形态上,骁龙X65既可以以集成式平台在手机中使用,也可以单独作为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提供给客户,具体形式取决于客户设计需求。

高通拒绝就采用骁龙X65和X62的基带客户进行进一步讨论,仅表示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产品计划。市场预计,骁龙X65将在2022年推出的新一代iPhone机型上使用。此前,苹果在2019年与高通就专利许可达成和解协议,当时两家公司签订一项多年的芯片组供应协议,为苹果iPhone产品采用高通基带芯片奠定基础,去年10月底登场的iPhone 12系列机型就是采用骁龙X55。

市场预期,苹果很有可能在2021年推出的iPhone机型中继续使用骁龙X60,且在2022年iPhone中使用骁龙X65。但巴克莱分析师在内的多个消息源称,苹果希望尽快开发自研通讯器件,包括基带芯片、封装天线、RF射频组件等,因此骁龙X65可能是最后一款被iPhone采用的高通基带芯片。

提供每秒数GB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时延和每平方公里上百万的连接容量的5G网络,目前全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从2019年开始,北美、欧洲、亚洲的中国、韩国等全球多地运营商都在提供5G服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期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5G基站超718万个,5G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 。

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的数据显示,全球5G核心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63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9497亿美元。面对5G,高通显示出极强的进取心,其上一财季的营收同比大增超过60%,主要是得益于iPhone 12系列和其他5G终端推出,拉升了对5G芯片的需求。

在财报会议上,高通CEO史蒂夫·莫伦科夫称,得益于终端领域对5G的强劲需求以及射频前端、 汽车 和物联网相关业务的增长,推动公司芯片业务的营收创下新高。高通总裁、候任CEO克里斯蒂亚诺·阿蒙称,市场从4G向5G的过渡非常强劲,5G设备生态已经得到发展,高通还看到了潜在5G市场的扩展。

 中国近年来互联网产业迅速发展,网民数量全球第一,在未来物联网产业发展中已具备基础。物联网连接物品网,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或实现人和物或物和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当前物联网行业的应用需求和领域非常广泛,潜在市场规模巨大。物联网产业在发展的同时还将带动传感器、微电子、视频识别系统一系列产业的同步发展,带来巨大的产业集群生产效益。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指出,物联网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将有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结构和战略性调整,引发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度变革,具有巨大的战略增长潜能,是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构建社会新模式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力。我国必须牢牢把握产业创新方向和机遇,加快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我国物联网产业现存七大问题分析
1、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 在物联网技术发展产品化的过程中,我国一直缺乏一些关键技术的掌握,所以产品档次上不去,价格下不来。缺乏RFID等关键技术的独立自主产权这是限制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行业技术标准缺失
目前行业技术主要缺乏以下两个方面标准:接口的标准化;数据模型的标准化。虽然我国早在2005年11月就成立了RFID产业联盟,同时次年又发布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指出应当集中开展RFID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标准。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RFID产业仍是一片混乱。技术强度固然在增强,但是技术标准却还如镜中之月。正如同中国的3G标准一样,出于各方面的利益考虑,最后中国的3G有了三个不同的标准。物联网的标准最终怎样,只能等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了。

2010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物联网首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网信技术的爆发与深度渗透,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发生了更为深刻、多元的变化。

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电子发烧友网工程师 2018年06月04日 17:40 2453次阅读 0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
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布局这方面算是开始比较早,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促使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全国物联网产业的市场规模大幅度增长,形成了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体系。
近日,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成果征集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物博会组委正式面向全球征集物联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发布会期间,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杨恩辉在接受中经社江苏中心访谈时表示,我国加快物联网技术创新,应双向发力,一方面要加大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力度,另一方面要以生活及文化需求为导向进行研究。
杨恩辉说,近一时期,我国芯片技术存在的短板引发各界关注。我国在芯片技术上与国外的差距,基本体现出我国物联网技术与国外的差距。加快物联网技术创新,我国必须要从国家层面总线布局,加强基础理论源头创新,研究共性基础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一步步将理论实践化,最终推向市场服务社会。这既是我国对全球基础科学的贡献,也可以提高国际名声。
据《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8万亿元。
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创新,大多仍停留在基于国际先进核心技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加以改进创新的层面,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度较高,缺乏原生态创新,也缺乏拥有强大技术实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此外,我国潜心研究核心技术基础的自主创新人才也相对较少。
杨恩辉认为,这一现状与我国的教育、生活方式及文化氛围有一定关系。西方国家更倾向于相对分散的居住环境,而不同的环境促使他们必须在各自的环境条件下自主思考,从而开展适宜的技术研究。我国则更倾向于彼此之间相互影响,自主创新意识相对薄弱。
对此,他建议,我国在基础教育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避免跟风研究。这种自主意识主要表现在,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在实际中发现问题,并了解自己是否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这个问题是不是对国计民生有价值等,从主观层面促进自主创新。
此外,杨恩辉强调,我国物联网技术在应用层面上已可比肩国外,加快我国物联网技术创新,要充分发挥应用优势,以生活及文化需求为导向,认识到我国历史文化及生活需求与国外的差异,不断发现问题,加快应用技术创新。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物联网技术所带来的产业价值是互联网技术的30倍以上,该技术将会形成的通信业务将达到万亿元人民币级别,前景非常可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4873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 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