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可以开几张物联网卡?

一个人可以开几张物联网卡?,第1张

一个身份z号码最多只能办理5个物联网号码,包含全国内范围内的2G、3G、4G手机卡、无线上网卡。

如果一个身份z名下有5个物联网号码,其中一个号码用完办理了正式销户手续,那么身份z名下就还是4个物联网号码,就可以再办1张物联网卡。物联网卡一般是以企业的名义进行申请/开通。

在物联网平台购买物联网卡之后可以享受平台提供的其他服务,比如在北京易通物联云平台购买物联网卡之后,北京易通会提供物联网卡的接入、管理、运营和数据服务。

扩展资料:


物联网卡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趋势。物联网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在刚结束不久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互联网巨头们纷纷表示“互联网时代即将过去,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而且各大巨头在近期都加大了对物联网行业的投入,比如阿里巴巴就成立了达摩院专门进行物联网方面的研发。

2、应用范围。物联网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可以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多,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穿戴以及我们所熟知的共享单车,这些都需要物联网卡做支撑。物联网的本质是各种设备之间的连接,而物联网卡则是实现万物互联的桥梁,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新入网企业客户新办理物联网业务时,可以通过拨打物联网销售支撑热线4006010010进行咨询,或登录中国联通M2M物联网产品体验包网站(地址>会有一定的风险的,由于物联卡与普通SIM卡十分相似,市场上出现了真假难辨的“流量卡”,由于物联网卡市场门槛较低,代理商大大小小可以以“万”为单位计算,有些个人代理商为了吸引个人用户,推出所谓的无限流量,导致于电信物联网卡在个人市场上泛滥成灾。
:
物联卡,是运营商为物联网服务企业提供的用于智能终端设备联网的,仅面对企业用户进行批量销售,广泛用于共享单车、移动支付、智能城市、自动售卖机等领域,不面向个人用户。由于物联卡与普通手机SIM卡十分相似,市场上出现了真假难辨的“流量卡”。“无需实名认证”的特殊性,更让物联卡成为网络诈骗新工具。针对物联卡的发行、销售和购买,虽已对企业用户进行实名验证,但不少网络诈骗分子依然在市面上购得了大量“无需实名认证”的物联卡,使其成为网络犯罪的新工具。在当前多起投资理财诈骗、网络贷款、兼职刷单、洗钱转账等涉网络犯罪中,犯罪团伙大量使用了物联卡。多地公安民警提出,物联卡市场快速发展,但管控明显滞后,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也给网络安全带来较大风险隐患。大量流通于市面的物联卡不仅让非企业用户比较容易使用,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还让一些游走于灰色地带的“羊毛党”发现了新机遇。
物联卡作为物联网技术的核心,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自动售卖机、移动支付、智慧垃圾分类等需要无线联网的智能终端设备。物联卡的运营需要通过统一的网络,一般运营商在将物联卡发售给企业法人后,为每个企业开通一个“流量池”,企业所拥有的物联卡在使用过程中消耗的是“流量池”中的流量。运营商可以通过后台管理、控制,甚至定位物联卡。一旦“流量池”中的流量耗尽,而企业又没有及时续费,那么运营商就会通过后台管理使物联卡无法联网。在功能上,物联卡与SIM卡均可以实现无线联网、收发短信息等功能。但物联卡无法进行语音通话。

物联卡实名认证有影响,一定要实名。原因如下:

1、诈骗工具,由于物联卡与普通SIM卡十分相似,市场上出现了真假难辨的“流量卡”,无需实名认证的特殊性更让物联卡成为网络诈骗新工具。

2、市场乱象,由于物联网卡市场门槛较低,代理商大大小小可以以“万”为单位计算,有些个人代理商为了吸引个人用户,推出所谓的无限流量,导致于电信物联网卡在个人市场上泛滥成灾,混肴视听,价格也是参差不齐。

3、个人无法使用,物联网卡主要是服务于智能设备,企业项目,而非个人市场的用户。一来物联网卡和手机卡在资费上有悬殊,物联网卡流量资费相对便宜;二来物联网卡归属于企业名下而非个人,如未实名,那么容易被不法份子拿去干违法的勾当而无从追究。

4、信息泄漏,近年来存在过物联网卡上利用实名制**个人身份信息,一些物联网卡商将个人的信息盗卖,不过现在运营商的普通手机卡严格实名制期间,一些担心被注销或者继续使用,购买三照进行冒名实名制),给不知道的用户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物联网卡是物联网设备三大运营商推出的一种流量卡,不能调用或发送信息(信息可申请),主要用于共享业、车联网、安防监控、智慧农业、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多重科技智能领域。

只要是正规的物联网卡代理商,办理的时候都是需要实名的。如今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就连物联网卡也被人盯上了,开始强制要求实名认证,工信部也加强了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采取必要的措施,查封了14万个涉嫌通讯信息诈骗等犯罪的电话号码以上。

手机“黑卡”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联网行业卡,通常被用于恶意注册账号、发送非法短信等;一种是附加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回收个人手机卡,被用于**微信号之后,再进行诈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手机“黑卡”禁而不绝 电信诈骗源头祸首难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4977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 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