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为什么杀陈干

李宗仁为什么杀陈干,第1张

您好,李宗仁于1945年10月担任中华民国政府国防部长,当时位置较高,而陈干是他的部属之一。1946年,中国国共内战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表现自己的强硬态度并显示领导的权威,李宗仁决定处决陈干。
据传,李宗仁认为陈干和其他国民党军队的将领在军队内部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腐败,贪污,以及对士兵不公正的对待,这些问题会对军队的士气和作战力产生负面的影响。而陈干本人被杀的原因则是因为他揭发了李宗仁的陋习,暴露了他涉嫌贪污等问题,李宗仁为了自保,杀了陈干。
不过这只是一种传言,事实真相已经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当时国共内战的政治环境和利益矛盾等因素,也导致了很多类似的惨剧的发生。

李宗仁实力强 ,何应钦只有国防部长的职位,顶多是蒋介石的高级小弟,蒋介石又不会完全交权。而李宗仁身为战区司令长官,手底下有自己的桂系人马,蒋桂战争,蒋介石都消灭不了他,才与他和谈,蒋介石这才统一广西。在国民党内部,在国民政府内部,蒋介石是一号人物,李宗仁是二号人物。蒋介石为一派,李宗仁为一派,他们互相斗争,又互相依赖

比权力,30年代,张学良是全军副总司令,而李宗仁只是广西的司令。而40年代,张学良被囚禁,而李宗仁成了副总统,甚至代总统。 张学良早期是东北军少帅,因为东北易帜,促使了蒋介石打败冯玉祥,阎锡山,赢得中原大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李宗仁是国民党内“桂系”首领,是北伐战争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两广统一,奠定北伐的基础,促成北伐,也是国民党举足轻重的人。 两人权力的巅峰时刻,都是国民党 表面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

比军事,张学良并没有指挥特别出色的战役,雄踞东北,统帅几十万东北军,却被几万日本关东军占领了东北。剿共连连失利,抗战时期由于被囚禁也没机会上战场。张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军事才能应该很一般。 而李宗仁北伐战争时期,所率的第七军就是有名的“钢军”,抗战时期更是战功赫赫,是抗日名将。作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徐州会战,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伟大胜利,单凭这一战,就可以成为一代抗日名将。虽然还指挥了武汉会战,随枣会战,豫南会战,战功赫赫,是国民党内少有的出色军事统帅。所以军事上,李宗仁大胜张学良。

比政治,张学良在统治东北时期,就缺乏政治眼光和外交能力,远远不如其父亲张作霖。张作霖利用自己的政治手段,游走在沙俄和日本之间,求得东北的和平与繁荣。张学良统治东北,挑起与苏联矛盾,导致东北战火连连。政治上张学良不如李宗仁,但是他们都不如蒋介石。虽然解放战争其实李宗仁与蒋介石展开政治斗争,参与党内选举,甚至逼蒋下野,成为副总统,代总统。但他始终不是蒋介石的对手。1949年到了美国。之后晚年一直为祖国的统一而努力,收到周恩来等人的尊重。

综合而言,我觉得李宗仁强于张学良。

本人感想:李宗仁李宗仁开始作为国民党的地方军阀,对统一广西、建设广西是有贡献的。后来和蒋介石进行中原大战,造成生灵涂炭。抗日时期作为五战区司令,创造了台儿庄大捷,歼灭日军两万人(中共承认1万人),是抗日名将,中国的英雄。晚年回国,承认一个中国,拒绝与蒋介石合作。一生功过,我认为可以28开。
过:
他曾经是个军阀,地地道道的军阀,在宁汉战争、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等内战中给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在湖北,他的桂军在占领武汉的时候无恶不作,被湖北人民称为虎狼之兵。
他在大革命失败后,命令广西部队大肆残杀工农群众,桂系成为反共的极先锋。
他的部队参加围剿红军,湘江之战中给红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他在30年代在广西实行全省皆兵的民团制度,与中央对抗,使广西被外人称为“斯巴达式”的广西,而且他统治下的广西成为半独立于中央的省份。
抗日战争中后期,他的桂系部队也参与了与我八路军、新四军的摩擦。
解放战争初期,他的那些广西部队在华东中原战场给解放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功:
他率领精锐的广西第7军加入北伐军行列,参加了北伐战争,第7军称为北伐最精锐的主力之一,被誉为北伐“钢七军”。
他在抗日战争时提出了“焦土抗战”,号召全国军民誓死与日军血战到底,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的气节。
他的桂系部队是全国第一支主动接受改编成中央军的地方军阀部队,他起家的那桂系十万老兵几乎全部在上海、徐州、武汉与当时最凶猛的日军撕杀中报销掉了。
他指挥了台儿庄大战,名扬四海。指挥一只由杂牌组成的哀军与倭寇最精锐的师团血战,予敌重创,功彪青史。但军事专家一致认为,战役后,李面队日军合围,指挥所部几十万人巧妙摆脱敌人,成功突围,为国家保存抗日血脉的功德甚至比台儿庄战役更有意义。 日军战史里曾评价道:“桂系钢七军是中国军队唯一具有武士道精神的军队”。
他开放了以前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广西,同意中央政府在广西征兵,在抗战时期,全省人口总共才1200多万的广西,由于此前实行的“寓兵于农”的民团制度,大部分青年都接受过比较系统的训练,兵员比较优秀,所以有130多万广西青年应征入伍,差不多近8个广西人中就有1个出省当兵抗战(这还不包括那些留在广西后来参加游击和修铁路的人),其中大部分被老蒋编入他的中央军。
他在流亡美国的时候,提出国共应该和谈,海峡两岸应该统一,中国应该统一,最后顶住了巨大的压力,毅然回国,给台湾国民党政府以巨大的心理打击。
伟人评价:
周总理曾经这样评价他:李将军一生做过三件大好事,第一是北伐,第二是台儿庄大战(我觉得应该说是抗日),第三是回归祖国。
毛泽东评李宗仁:请多保重身体,不会忘记你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毛泽东会见李宗仁的特使刘仲容时说“广西这几年跟蒋介石闹独立。名气很大啊!广西是个有名的穷省份,闹起饥荒来,灾民常逃到湖南来。湖南的农民讨不到老婆的,就娶广西的妹子。李先生凭什么闹独立?据说,这几年,没有南京政府的财政支持,不仅撑得住局面,还被人称赞为全国的模范省。我看李宗仁是个有本事的人。”
1965年7月李宗仁偕妻回国。毛泽东于7月26日李宗仁先生和夫人。 毛泽东说:“你们回来了,很好,欢迎你们。德邻先生,你这一次归国,是误上‘贼船’了。台湾当局口口声声叫我们做‘匪’,还叫大陆为‘匪区’,你不是误上‘贼船’是什么呢?!” 李宗仁答:“我们搭上的这一条船,已登彼岸。”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生而为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血脉相承的关系就注定了父母对自己一生不可比拟的影响力。

作为长辈,也作为人生探路的先锋者,父亲常常是对子女影响深远却又不善言表的那一位,每个人心中对于父亲都有难以言喻的信任和依赖。

父亲不同于母亲,他的爱表现得不多、可从未缺席。然而,父子之间的矛盾总是爆发得尖锐和突然,要么沉积已久,要么触及底线。

在民国时期,著名的抗日将军李宗仁,一生驰骋疆场、守卫国家领土,在家庭和子女的照顾上面,却仍旧避免不了查漏。

他的长子李幼邻,被父亲寄予希望,一生却独爱生母,母亲百岁生日宴上回忆往事,痛哭流涕。

拥有儿子李幼邻的时候,李宗仁还不是叱咤一方的大人物,李宗仁家境普通,仅有小学文凭,毕业时刚满十五岁。

为了生计,李宗仁在一家纺织厂里当了一年有余的学徒。

1908年,国内开始大范围征兵,19岁的李宗仁一腔热血,报名参加了陆军学堂,三年后学成毕业。

他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可对于兵家的谋略却是信手拈来,能从陆军学堂里拔得头筹的人都不是池中之物。

1913年秋天,金风玉露,李宗仁从广西赶往南宁,在将校讲习担任少尉。他的起点虽然低,可胜在一路扶摇直上,可谓气冲霄汉、大智大勇。

直到1920年,李宗仁已然成为护国军中第六军林虎部的连长,统领着百余号将士。也是在那时候,小有成就的李宗仁迎来了自己的爱子——李幼邻。

李幼邻的生母名叫李秀文,和李宗仁是同乡,年纪相仿,且门当户对,和李宗仁之间的姻缘全靠八字吻合,是大吉的象征。

所以李宗仁与李秀文的开端,无非是极具农村封建色彩的包办联姻,根本没有爱情的交杂。

李秀文与李宗仁的婚后生活谈不上多少甜蜜,李宗仁处于事业的上升期,且他又是个争强好胜有野心的人物,新婚不久便奔赴征战场。

所以夫妻俩聚少离多,见面的次数少之甚少,那些贴心话也轮不到李秀文去耳鬓厮磨。 倒是1919年,李宗仁调任广东新会县担任县长的那一年,加快了两人的感情升温。

那一年里,李秀文被接来李宗仁的身边,他担任县长,不必再q林d雨的冒险,处理完政务就能空闲下来,和妻子的交谈和相处自然而然多了起来。

1920年,李幼邻出生,李宗仁高兴不已,从根本意义上讲,李宗仁也是男主主义极强的人,在听闻产婆说生下的是儿子时,他连旁人的阻止都不在意,大步流星走进产房慰顾受累的李秀文。

李幼邻的降生,意味着李家后续有人、香火传承,也意味着李宗仁打下的江山有了接班人。 所以李宗仁可不高兴不已吗?

他给儿子取名"幼邻"也是基于自己字"德邻",希望他以后能够如同自己一般在军事上面取得成就,举世瞩目。

李幼邻到来,为这个家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李秀文曾说过 :民国八年二月,我在新会,生下幼邻,他是我与李宗仁唯一的儿子。

几乎每一个母亲都把孩子当作自己全部的事业和希望,李秀文也不例外,如同她所说,李秀文这一辈子只有李幼邻一个孩子,她的全部心思和精力也都灌输在了李幼邻身上。

只是虽有父母宠爱的李幼邻,自小身体却十分孱弱, 他没有遗传到李宗仁的身强力壮,也不像李宗仁那样热爱战场,与其相反,李幼邻厌恶武力,喜爱文学。

李幼邻小时候有顽疾在身,基本上时隔不久就要复发扁桃炎症,十分折磨人。夜夜不能熟睡的李幼邻得在李秀文的怀抱里才能感知安稳,这也是他日后十分依赖和感恩李秀文的一大原因。

李友邻是李宗仁的爱子,独得李宗仁的宠爱,可李秀文却不是李宗仁惊鸿一瞥、情有独钟的那一个。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漂亮的女子多得是,婚姻也不是强制之法,李幼邻出生不久,因为战事吃紧,李宗仁再次赶赴军中,幸福的一家三口一下子又聚少离多。

丈夫不在身边,李秀文便把生活的全部重心压在了李幼邻身上,那时候的她还不知道,李宗仁在军中早就软玉在怀、另爱她人!

1925年,李宗仁三十五岁,他新娶的妻子名叫郭德洁,是个肤白貌美、明眸皓齿的年轻女子,与常年生活在乡下的李秀文截然不同。

郭德洁的突然出现,让大家意识到,这或许是李宗仁和李秀文的一大婚姻危机。

为避免李宗仁有了新欢忘了旧爱,李秀文的公婆和父母都要求李宗仁赶紧将李秀文母女接去军中生活,不能乱了位分。

对于这样的建议,李宗仁不好推辞,毕竟郭德洁也是一直生活在军中的,而且他已经错失了李幼邻的成长,趁此还能弥补心中愧疚。

就这样李幼邻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活,和父亲一起"征战四方"。

原以为这是举家团圆、皆大欢喜,可是这样的聚合却也多有"暗箭",伤了李幼邻和李秀文的心。

刚来军中生活,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好玩,特别是能和思念已久的父亲见面,李幼邻觉得此番来军中是最正确的决定。

父亲傍晚练兵回到营中,不管多劳累都愿意和李幼邻玩耍,那些幼稚不堪的捉迷藏、荡秋千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个三大五粗的中年男人,陪着小孩玩 游戏 ,画面是又滑稽又温馨,李宗仁对于这样的亲密父子互动简直就是乐此不疲。

并且,李宗仁从来忘记过自己的寄托,那时候的他任军长,又带领了参加了北伐战争,名声大噪,想来,培养李幼邻的军事能力好继承大业也是时候了。

他结合每天的 游戏 ,把《孙子兵法》中的"声东击西"、"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等策略潜移默化的教给李幼邻。

虽然是因材施教、幽默又风趣,可是不知道李幼邻到底对此感兴趣否?

每当看见李宗仁和李幼邻玩着这些重复百次的 游戏 时,总能看见两个脸色天壤之别的女人,一个是满脸洋溢着幸福的李秀文,一个是藏不住嘲讽和鄙夷的郭德洁。

郭德洁顶着"平妻"的帽子,就算再得宠爱也比不上身为原配的李秀文,这是她心中最大的遗憾和愤恨,并且她膝下无子,每当想要讨好李幼邻又不受待见。

李幼邻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姨娘"郭德洁总是哄着自己叫她,可是李幼邻不情愿,宁可抛开或者别过脸去也开不了口。

若是郭德洁强行想要抱自己,那他肯定老早就跑很远了!

别看当年的李幼邻年纪尚小,大人之间的暗潮汹涌他还是看得明白的,父亲不爱母亲,只爱这个"姨娘",每天晚上李宗仁都去"姨娘"房中歇息,留母亲一个人伤悲。

作为李秀文的忠实拥护者,李幼邻能够感同身受的明白李秀文的委屈与哀伤。

可是面对这样的困境,李幼邻没有破解的方法,更没有说教和阻止的余地。他是眼睁睁看着母亲李秀文一日一日消沉下去的。

这样的日子久了,李幼邻开始觉得,军中不是个好玩的地方、打仗也不是热闹的炮火。

李秀文在李幼邻的眼中就是完美的人妻和人母角色,不管是对长辈、对丈夫还是对子女,李秀文都在尽全力的孝顺、忠贞和抚养。

可是她用尽半生的付出,在新欢面前都变得不堪一击,被李宗仁视作理所应当。

李幼邻算是明白过来,想要让母亲往后不再委屈,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唯一能够依靠的便是自己了。

他虽不爱军事,可是好学勤勉,那时起他发誓,自己一定出人头地,干出一番事业。

1927年,李宗仁事务繁忙,已经是无暇顾及他们娘俩的生活了,在李宗仁的安排之下,李幼邻和母亲去往香港,就读于西南小学。

后来李宗仁的事业一波三折,李幼邻母子又从香港回到广州,在那里生活了有六年时间,李幼邻也完成了自己的中学学业。

关于父亲李宗仁的事迹李幼邻是知道的,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可显然李幼邻是个早熟的孩子,他看的出当时国内的形势紧张,也看得出父子关系的紧张。

1937年,日本军的轰炸下,广州几乎沦陷,战事的逼迫让李幼邻不得不选择出国留学,他去了美国檀香山,也去了芝加哥,虽然都是名流大学,可在其中李幼邻也是吃尽了苦头。

在这些大学里面就读的学子都是人中龙凤,纵使从小排名优异的李幼邻在其中也显得平平无奇。尤其是刚出国时的语言问题,很是困扰李幼邻。

原本在广州念中学的李幼邻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可到底这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真 *** 实干的践行,所以在面对外国人流畅的英语时,李幼邻显得十分无措和心力交瘁。

当一个人的痛苦达到顶峰时,那么这便是他觉醒的时刻。

正因为在国外生活的艰难,李幼邻的第二次学习启蒙被开启了,他理解到了学习的作用、学习的不可替代,要想成为那浪里淘金的金子,就得有独一无二的光芒。

他开始更加发奋的念书,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总能在校园的草地上看见李幼邻静坐的身影。 不知多少个日夜,也不知多少星月,陪伴李幼邻度过了那段无法复制的时光。

当然,在自己坚持不下的时刻,李幼邻的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都是自己母亲李秀文的模样,他告诫自己必须撑过去,必须带着荣誉回国。

四年以后,李幼邻大学毕业,彼时,因为成绩优异、 体育 拔尖,李幼邻已经成为大学里的风云人物,是带着旁人羡慕的眼光毕业的。

除此以外,李幼邻还是个极有耐心的人,1942年大学毕业时,李宗仁在国内早就战功显赫、位高权重,只要李幼邻学成回国,那么大权是少不了的。

可是李幼邻并没有选择回国,而是继续在芝加哥读了两年的人事管理硕士学位,继而又攻读博士。 可以说整个青春,李幼邻都在和学习作伴。

同时,1942年大学毕业的李幼邻还找到了自己深爱的另一半——中国和波兰的混血儿珍妮

珍妮与李幼邻的相识如梦如幻,仅仅是余光的一瞥就足够让李幼邻整个人沦陷。 自从在朋友家对珍妮一见钟情以后,李幼邻便开始主动追求美丽的珍妮,同时珍妮也拜倒在李幼邻的才识与气质之下。

20岁出头的年纪,两个人就共入婚姻的殿堂,开启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在芝加哥,没有战争,也没有家庭的烦恼,珍妮和李幼邻的生活基本上无忧无虑,

婚后第二年,他们的大女儿出生,妻子勤俭持家、丈夫勤勉工作、女儿活泼可爱,李幼邻眼前的生活就如同世外桃源,可遇不可求。

只是,李幼邻心中仍旧挂念自己的母亲。

1947年,李幼邻博士毕业,李宗仁计算着儿子已经离家十年载,于是写信告诉他,是时候回来看看了。

这和李幼邻本来的计划撞上了,他原本就是打算回国看望亲人的。

1947年5月,那个暑气刚来、暖气未散的季节,李幼邻携妻女登上了海轮。船只停靠在上海黄浦江港口时,熟悉的家乡的味道扑面而来,李幼邻知道,这就是落叶归根的安全感。

李秀文知道儿子今日抵达,早早的等在港口,如同心有灵犀一般,两个隔着老远距离的人,一眼便看到彼此。

仿佛没有时间的间隙,李幼邻和李秀文相见之时,一如往日的亲密,李幼邻将珍妮和自己的女儿介绍给李秀文认识,随后一大家子在上海好好的旅玩了一番。

在中国的日子转瞬即逝,且当时是内战的紧要关头,四处都不太平,回到上海居住的李幼邻一家开始打算回美国去。

这件事情的起始还是源于珍妮。珍妮自小在美国生活,刚来中国的一段日子虽然开心,但是自从回国以后李幼邻没有工作,他们的生活都仰仗李宗仁,就连住所也是李宗仁安排,珍妮并不想继续这样的仰人鼻息的日子。

于是1948年,他们带着三个女儿一同回到了美国去。

靠着积蓄,李幼邻在美国纽约郊外购置了一栋别墅,和珍妮生活在这栋小别墅里,两个人带着女儿也算刚刚合适,可是两个人的矛盾却开始突发了。

李幼邻曾说过,他和珍妮之后会分手是源于志趣相异、观点不同,对于中国的看法也大相径庭。

虽然两个人都在努力维持这个家的运营,但这些细小的摩擦也都在每日积累。

1958年,李秀文获得入境准可,来到美国纽约和儿子团聚,一家三代人又过了一段幸福和谐的日子。可是不久之后,珍妮还是不愿意继续这段婚姻,和李幼邻正式分居了。

和珍妮接近20年的婚姻生活在每天的分居生活中黯淡下去,李幼邻当时忙于经商,他不通军事,在商业上面却是大展拳脚。

虽然有过跌入深渊的失败,后也有一鸣惊人的传奇。

1965年,原本创业濒临破产的李幼邻一举创造了商业传奇,生活富裕,李秀文跟在他身边衣食无忧、安享晚年。

他当了华尔街的大老板,也彻底让李宗仁明白,自己儿子当年不从自己意愿的决定是正确的,否则怎能获得今日的安逸生活呢?

可是李宗仁这认可终究还是来晚了,在75岁时,李宗仁再娶第三任妻子胡友松,这是一段惊天骇俗的婚姻,因为当时的胡友松才二十七岁的年纪!

父亲李宗仁的再娶令李幼邻心中无比膈应,他想起自己的母亲,一个夫妻生活如同守活寡的可怜女人。

据讲,因为李秀文和郭德洁曾经在祖母的祠堂中发生冲突,惹了李宗仁的不高兴,从此以后,李秀文就不受李宗仁待见,备受冷落。

也是从那时候起,李秀文在李家的生活就像在守活寡,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每当想起母亲近70年来的委屈和无助,李幼邻都心中苦楚。

李秀文虽然婚姻算不得幸福,可她还是个有福气的人,有一个孝顺的儿子,有一个安逸的晚年,1990年,李秀文年满百岁。

在她的百岁宴席上,李幼邻却情不自禁的痛哭流涕,那时候他和珍妮分开,他也体会了单身的孤独,于是更加感触。

他说到: 我的母亲已经活了一百岁,可她守了活寡整整70年啊!

在场的宾朋看李幼邻泪流满脸,但是每一人露出嘲讽的眼神,他们明白,这是李幼邻积压一辈子的心魔,是他的心结。

1992年,李秀文102岁仙龄去世,对此李幼邻万分悲切,他虽然有了新的携手的伴侣,可是母亲在他心中仍旧不可替代。

李秀文走后,李幼邻整日沉浸在丧母的痛苦中,身体每况愈下,一年后便也撒手人寰,享年七十三岁。

从李幼邻的故事可见,长辈的感情生活对于后人有着不能低估的影响力,很多大人都以为只要子女生活好,那么自己苦一点也是可以忍受的。

但其实在血浓于水的亲情中,不仅幸福是相互的,就连痛苦也是相互的,看着父母受累,自己也要顶着莫大的压力和痛心。

李幼邻这一生,做了一个后人歌颂的大孝子,也做了不愧感情的大丈夫,同时还做了不负青春的大老板。

那些年少的愿望和梦想,李幼邻都逐一实现,唯独母亲李秀文委屈的那七十年光阴,李幼邻没办法帮忙讨回,这是他终身遗憾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5029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 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