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成为全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省 大力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

浙江成为全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省 大力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第1张

  稻田用无人机植保、果园用“互联网+”设施精准施肥、猪舍用机械自动喂料……10月9日,农业部正式批准浙江创建全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省。

  为发展农业机械化,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创建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示范省建议方案》。浙江省将大力推进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协调推进养殖业机械化,到2020年力争建成一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及机械化、设施化、智能化程度突出的示范基地。

  “机器人+农业”引领新潮流 行业前景蒸蒸日上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激增人口与有限耕地矛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等问题出现,全球农业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无论是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还是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寄希望于机器人技术可以带动农业升级。

  事实上,同工业机器人或者其他领域机器人相比,农业机器人工作环境多变,以非结构环境为主,工作任务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此,一般而言,农业机器人对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要远高于其他领域机器人。

  21世纪以前农业机器人是机械电器自动化设备,21世纪以后是加入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新技术的自动化设备。在即将到来互联网 时代,农业更多是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打通上下游,获得农业相关信息咨询以及一定的技术服务支持。而“机器人 农业”的深度定制,则将成为未来发展新潮流,给农业带来一场新的变革。“机器人+”农业模式主要以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技术为支撑,将信息技术进行集成,通过感知识别、智能分析、自动控制、柔性作业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最终将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大大向前推进。

  在农业机器人研究上,日本集中研究力量,共同实施开发计划,目前居于世界各国之首。早在1995年,日报参与研究的私营农机制造商就达41家。研究的对象不单是农业机械,还包括与机械化作业效率有关的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开发。研究课题的设置涉及蔬菜、旱作水田、畜产和果树等方面。

  在美国,农业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也领先于他国。虽然目前无法做到农业耕作全过程的自动化作业,80%的大农场已普及农业物联网+机器人技术,农场主通过高度自动化的大型农业机器人,3个人可完成1万英亩的土地管理和玉米收割,效率远远超越人力。

  农业机器人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器人起步较晚,在研究与开发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才开始了农业机器人技术的研发。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农业机器人的研发范围亦在逐步扩大,目前在耕耘机器人、除草机器人、施肥机器人、喷药机器人、蔬菜嫁接机器人、收割机器人、采摘机器人等方面均有研发。

  其实,农业部批准江创建全国农业“机器换人”示范省,表明我国农业改革正逐步走向智能化,精密化,机器人化方向。今日浙江省开先例,今后必将推行至全国。显而易见,作为百业基础第一产业的农业,其智能化改造空间巨大。随着农业转型,农业机械、农业机器人等相关产业定将飞速增长。

  资料显示,2014年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24200台,销售额37.7亿美元,其中,农业机器人销量和销售额占比分别为28%和26%。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和新技术的应用中,农业机器人作为新一代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按照销量年均12%增长,售价14万美元一台计算,至2021年,全球农业机器人的销售量将超过1.4万台,销售额将超过20亿美元。

  全球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但就目前而言,由于价格高、普及低、质量问题等众多原因,我国绝大多数大部分农民并不太信任机器人,也不愿意花费巨资来购买。这给农业机器人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以植保喷药无人机为例。农用无人机表现出的省时、及时、喷施速度快、效率高、安全性高,折旧率低、单位作业人工成本不高、易于维修等特点,农用无人机喷洒技术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这将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资源成本,也保护了环境。然而农业无人机好用却又不易用。

  价格昂贵是第一道门槛:售价高达万元到百万元不等,单从价格上这绝非是我国农民家庭可以接受的。其次,技术缺失,行业内鱼龙混杂。日本的雅马哈植保无人机RMAX是经过了30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持续改进,才使得该产品成为全球行业的标杆。而当前我国植保无人机企业多数是由航模制造商转型,所生产的机型又多数为电动植保无人机,智能化程度低,其配备的电池平均续航能力为8—15分钟,在飞防过程中需要准备多组电池更换,而平均每组电池价格上千元,成本较高。

  总体而言,农业机器人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生效率,减轻农民繁重的农活,对未来现代化农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加大研究投入,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推行集体购置、分时租赁等模式,那么,农业机器人的价格、普及等问题都能得到改善。人地矛盾、自然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等已然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而“机器人 农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可预见,农业机器人以及相关行业前景蒸蒸日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269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