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必达40纳米制程正式对战美光

尔必达40纳米制程正式对战美光,第1张

尔必达40纳米制程正式对战美光

一度缺席全球DRAM产业50纳米制程大战的尔必达(Elpida),随著美光(Micron)2010年加入50纳米制程,尔必达状况更显得困窘,在经过近1年卧薪尝胆后,尔必达2010年开春终于宣布,40纳米6F2制程技术已于广岛厂顺利完成试产,良率水平优于预期,确定2010年可一举进入40纳米世代,子公司瑞晶更宣示只要花新台币120亿元,就可将旗下8万片12寸晶圆厂全数转到40纳米制程,与美光及南亚科、华亚科阵营对战烟硝味浓厚。

  DRAM产业在50纳米制程是重要分水岭,除技术难度外,1台动辄逾新台币10亿元的机台设备,更让甫从金融风暴深渊爬出来的 DRAM厂傻眼,2009年真正转进50纳米制程的DRAM厂,仅有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海力士(Hynix),美光2010年才要大量转进,全球4大DRAM阵营中,只有尔必达没有打算转进50纳米制程。

  存储器业者指出,其实尔必达2009年就向设备厂预订机台,但因资金缺乏而一路延宕,最后尔必达决定跳过50纳米,一举转进40纳米制程,才有胜过竞争对手的机会,经过近1年卧薪尝胆,尔必达2010年开春终于宣布,40纳米制程技术于2009年底在广岛厂试产相当顺利,良率优于预期,确定2010年可一举进入40纳米世代,大吐一口闷气。

  尔必达旗下子公司瑞晶亦把40纳米制程列为2010年积极导入重点,瑞晶旗下12寸晶圆厂全数将转到 40纳米制程,预计资本支出约新台币120亿元。瑞晶总经理陈正坤表示,穷人家小孩有自己生存之道,母公司给一笔钱协助公司成立后,其它营运花费都要自己想办法,因此,必须将现有产能和设备效益极大化。

  随著尔必达40纳米制程2010年量产,与正大量转进50纳米制程的美光阵营,烟硝味越来越浓厚,尤其2阵营2009年在全球DRAM市占率差距仅几个百分点,竞争相当激烈,下世代制程技术攸关整个阵营胜负关键。

  DRAM 业者认为,美光50纳米制程已准备多时,2010年上半便可逐渐量产,在时间点上可抢得先机,而南亚科和华亚科除要由70纳米转至50纳米制程,还面临沟槽式转至堆叠式制程挑战,在转换制程过程中,花费自然会增加,不过,美光阵营40纳米技术将紧接著量产,届时与50奈制程同时量产,可拥有最佳成本效益的优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286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