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犯错!走出智能穿戴设备四大误区

别再犯错!走出智能穿戴设备四大误区,第1张

  智能穿戴设备已并非新鲜事物,尤其在某米的低价策略推动下,前期的好奇感已经转化成实质性购买。但随着使用设备的用户越来越多,我却发现身边的很多朋友并不是十分清楚如何将其智能价值发挥到最大,而有些小伙伴甚至走入了误区。下面,我就总结了常见的使用穿戴设备的四大误区,快来看看您中招没。

  

  误区一:走够一万步减肥就能成功!

  正解:运动不够有氧运动才行!

  市面上智能手环绝大部分主打运动健身功能,通过内置的多轴传感器(分有三轴、四轴、六轴等),手环能够辨别用户的运动状态,记录下运动数据。用户可以根据存储的数据调整个人习惯,达成最终的目标。

  按理说这些都没有错,但在实际生活中,我身边发现很多朋友潜意识里认为只要今天走够了一万步,那么运动量就足够了。但通过科学研究表明,仅仅走路是不能帮助我们达到健身或是减肥的效果的,只有做到有氧运动才能真正实现目标。

  

  有氧运动

  首先,给大家普及个科学小知识。什么叫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指的是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而衡量有氧运动的标准是心率保持在适当值的运动量。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步行快走、慢走、长距离游泳、骑自行车等。也就是说只有心率保持在适当值的步行才算是有氧运动。(心率适当值普通公式:针对普通人群。目标心率=(220-年龄)*(60%-80%)其中60%-70%主要用于减脂;70%-80%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

  

  跑步机上运动

  那么有氧运动有什么好处呢?科学研究表明,有氧运动能够使体内的血红蛋白数量增加、机体抵抗力提升、大脑皮层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都将增强,健身效果显著。而对于减肥人士,合理的饮食加上有氧运动,减肥将会事半功倍。

  由此可见,即便每天走满一万步或两万步,也未必能够实现健身和减肥的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有氧运动,再利用智能穿戴设备的监测功能予以辅助,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不仅实现了智能设备的价值,也完成了我们的目标。

  误区二:智能设备定位只有GPS吗?

  正解:GPS、A-GPS、基站定位、Wifi定位多重定位结合法

  远离家长身边的孩子、在外探险的驴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需求,那就是准确的定位。精准的定位意味着人身安全得到了保证、能够及时地躲避未知的危险。智能穿戴领域发展至今,佩戴在手腕上的智能手表因其具有良好的便携性和准确的定位功能成了用户的好选择。

  

  Garmin Fenix3采用多重定位

  提到定位,我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GPS定位。GPS定位作为发展最早的定位方式之一,认知度的确很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智能穿戴设备只采用这一种方式。除了GPS定位,A-GPS、基站定位、Wifi定位等方式的综合使用使智能手表的定位更为准确。

  别再犯错!走出智能穿戴设备四大误区,别再犯错!走出智能穿戴设备四大误区,第2张

  定位方式图解

  多种名词肯定看的您眼花缭乱,所以我用表格的形式简单说说它们的原理和优缺点。由表格可以看出各种定位方式均有优点和不足,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好。而且虽然都有定位功能,但根据不同的用户群体和用途,定位方式也有所不同。

  

  微守护小Q智能手表

  如保护孩子安全的儿童智能手表,因孩子一般在市区内和家里活动,所以多采用GPS定位和基站定位,也就是AGPS的定位方式;而针对经常在野外活动的驴友,多重GPS定位方式则更实用。

  根据不同的需求,智能手表会被设计成各种定位方式,而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也应该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需求,否则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347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2
下一篇 2022-08-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