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障到最强大脑:智能硬件的完美蜕变

从智障到最强大脑:智能硬件的完美蜕变,第1张

  智能硬件之一的智能手机已非常普及,然而,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对着iPad屏幕吹蜡烛,蜡烛熄灭后甚至还有余烟袅袅……那一刻,心中也许会泛起些许波澜吧?如今,类似这样的事越来越司空见惯,科技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80后、男性、中高收入”是主流消费群

  从真假难辨的沉浸式VR、酷炫飞行的无人机,到IP摄像头的人脸追踪识别,乃至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生活的物联网,头顶高科技光环的智能硬件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带着几丝懵懂却又心驰神往。那么,消费者对智能硬件到底持怎样的态度?又在用怎样的方式消费智能硬件?

  京东智能与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智能硬件用户现状报告》显示,目前,消费者对智能硬件产品关注度整体偏高,了解程度属于中等,整体认知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网民对智能硬件整体认知度约4成,家居、穿戴类产品渗透率超15%。智能手环、智能机顶盒、扫地机器人渗透率最高,偏好度也高。使用广、实用性强的产品更受欢迎。智能硬件用户中,男性占比约七成,年龄集中在25到35岁,80后是智能硬件的核心群体。“80后、男性、中高收入”是智能硬件用户的三大标签。受访的智能硬件用户中,69.8%为男性,62.2%的年龄在25到35岁之间,购买者平均个人月收入为8526元,收入水平超出未购买者52%。

  

  “无脑难用”的智能产品或成历史

  通过不少消费者的反馈,记者发现,很多智能硬件在消费者者眼中不仅不智能,甚至就是“傻瓜”产品,不是“傻瓜相机”那种“傻瓜”都会用的产品,而是“真的傻”:手环测不准心率,电灯连不上WiFi,还在“嘘嘘”,洗手间的灯就自动关了,还得边上厕所边晃动身体,告诉人体传感器“我还在,别关灯。”

  失眠的人用了智能枕头仍然失眠,血压高的人用了智能血压计血压仍然高,这些智能硬件所做的事,跟普通硬件相比,只是增加了WiFi或蓝牙模块。联网了,能用手机控制了,甚至只能用手机控制了。买个空调,智能了,但开关不能用遥控器了,你得拿起手机,打开应用,在里面选择开或关。然而就在你要点击的那一瞬间,网断了……

  专业人士认为,市场上存在大量本该做好但没有做好的智能硬件,智能硬件热过去之后,应该留下一些真正有想法、有坚持的智能硬件创业者,做出真正有创意、有品质的好产品。

  从简单联网到“最强大脑”

  在很多消费者眼中,智能硬件还只是类似智能手环的可穿戴设备以及可以联网的空调、冰箱等家电,简单说,就是可以联网并且反馈数据和指令做“动作”的设备。不过,在迅猛的发展势头下,智能硬件也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提供智能终端 *** 作系统及平台技术的中科创达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与仅能联网和反馈数据的智能硬件相比,还有既能联网又带有本地计算能力的智能终端,即能够产生新的“计算中心”的智能硬件。比如智能汽车,不仅可以联接云端获取海量信息,还具有强大的本地处理能力,是一个新的“计算中心”。据记者了解,机器人和无人机也是在创造新的“计算中心”,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最强大脑”。

  专业人士认为,拥有本地计算能力的智能终端才会是未来智能终端发展的最终方向。中科创达近日发布的TurboX智能大脑平台便能够提供核心计算模块、 *** 作系统、算法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然而,这个“大脑”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非常晦涩难懂,非常需要“开脑洞”。不过,看看“最强大脑”搭载的产品,估计很多人都见到或尝试过:小黑侠自拍无人机、VR一体机、增强智能眼镜等。

  搭载“智能大脑平台”有什么用?记者了解到,这样的平台将包括内容、应用、云服务等多方资源,为智能硬件企业及创新创业者提供平台,推动智能硬件技术发展。也就是说,让开发者可以集中精力研究核心方案,其他的都交给“最强大脑”。有人士大胆地假设:不久的将来,普通消费者或许都有可能利用“大脑平台”去开发自己的智能硬件产品。

  从懵懂的尝试者,到自主的开发者,有了“最强大脑”,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一切皆有可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372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3
下一篇 2022-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