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引爆市场,可穿戴设备能走多远?

服务引爆市场,可穿戴设备能走多远?,第1张

  可浏览网页的眼镜,能收发信息的手表,携GPS定位系统的鞋子……曾经只能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场景,随着可穿戴设备的袭来已变得触手可及。这个被“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不惜赞美之词的互联网发展“第三个周期”的“明星”,最吸引人的其实不只是设备,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他们聚焦的点是:设备只是数据采集的入口,结合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才是王道!

  “手腕”监测健康

  可穿戴设备的热度无需多言,纵观已面市或将面市的可穿戴设备,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几乎都把进军可穿戴设备的第一步棋,落在了“手腕”上,而且把健康领域当作了一个切入口。

  从F itbit智能腕带、Jaw boneU P智能手环到N ike+Fuelband、咕咚手环、盛大果壳的Geark手表……手环俨然一个竞争激烈的战场。

  不少业内人认为手腕的确是最合适的位置。“手腕是最合适的部位,用户使用时会更便捷。”咕咚网创始人申波对南都记者说,咕咚网做可穿戴设备时,早期的产品类似一个M P3,用夹子夹在身上,内测时大家都觉得不方便,经常忘记带。怎么办?思来想去团队的一致看法是,戴在手上的如手环,用户不仅不容易忘佩戴,而且丝毫不会打扰到生活,沿着这一思路,咕咚手环才最终成型。“加入科技元素的手环,本身还是时尚的运动装饰品,年轻人乐于接受。”

  康诺云联合创始人郭辉也认同说,部分用户有手表、饰品等的佩戴习惯,在这里增加一个设备,容易被用户接受。此外,手腕上游丰富的动静脉血管,血压、血糖、血氧、心率、体温等人体重要的值都能被监测到。

  其实,手腕之外还有不少被挖掘的点。像鼓点T恤、社交牛仔裤、手套式手机,今年亮相的谷歌“会说话的鞋子”,果壳的“魔戒”等,从头到脚都有可穿戴产品的身影,甚至还发明了安在宠物身上的可穿戴设备。

  而应用上,可穿戴设备目前主要用于健康领域。

  在盛大果壳CEO顾晓斌看来,“这是一个公众的兴趣点,从此下手风险相对小。”他说,手腕上的可穿戴设备,能实时监测个人的健康状况,包括果壳刚开始预售的Geark手表,也加入了利用手表进行睡眠、心跳、体温、血压监测等的功能。

  在健康领域试水可穿戴产品的公司有成功先例也是一个原因。

  比如FitbitO ne是一款昂贵的计步器,售价99美金,它不仅在用户间刮起了一股运动健康热潮,且几个月前,它刚获得了一笔3000万美元的风投。去年Pebble智能手表在很短的时间通过众酬平台获得了高达千万美元的融资。而在今年5月才登陆中国的Jaw boneU P手环,同样受到追捧,在京东、淘宝等网站上经常处于无货状态。由此可见,可穿戴产品切入健康领域的可行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383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3
下一篇 2022-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