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身上的可穿戴设备藏着七个秘密

中国人身上的可穿戴设备藏着七个秘密,第1张

  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加深,各种跑步达人、健身男女越来越多,健身私教这个快速兴起的职业也侧面证明了大众对健身的巨大消费潜力。而将“智能”和“运动”相结合的智能手环、手表等产品,相信不少人也都入手过。

  然而,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普及,也一直伴随着质疑。

  这些设备是否真正满足了消费者需求?

  各种复杂的数据,对大众培养运动习惯有多大促进作用?

  低价和外观真的是购买的驱动力么?

  企鹅智酷·真象栏目尝试通过对用户心理和行为的真实探究,去解开智能运动设备背后的真正潜力。以下为关于中国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七个使用真相:

  1. 什么运动更适合佩戴智能设备?——骑车

中国人身上的可穿戴设备藏着七个秘密,第2张

  首先我们把研究对象集中于已经购买了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群。据调查,七成骑车人群对已使用的智能设备非常满意。以跑步和走路为主要运动方式的人群,对智能设备的满意度也都超过50%。因此,如果你经常骑车,那么可能你比其他人更适合智能运动设备。

中国人身上的可穿戴设备藏着七个秘密,第3张

  接下来,我们关注目前尚未购买可穿戴设备的人群,他们的购买潜力。跑步、练器械和骑车一族,共同跻身“最具购买欲望人群” 前三名。走路、打球这种大众运动人群,购买可穿戴设备的欲望,分别达到46.1%和43.6%。

  2. 低价和外观不再是主要购买驱动力

中国人身上的可穿戴设备藏着七个秘密,第4张

  如今百元以内的智能手环有很多选择,但只以低价来吸引用户并不明智。在我们的调查中,关于“不购买”的原因,比例最多的(48.2%)是“功能上用处不大”。由此可见,目前可穿戴设备在功能方面,尚还无法形成“功能”方面存在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496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3
下一篇 2022-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