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尚未成熟,TD-LTE招标需理性

产业链尚未成熟,TD-LTE招标需理性,第1张

  近日关于TD-LTE一期招标即将启动的消息频频传出。此次招标遵循中国移动双百计划,涉及20万个基站,投资达200亿元。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招标计划,各家设备厂商在翘首期盼之时,却也有些疲于应对。

  早在招标还未正式开始之前,低价赠送、替换搬迁及频段争议等不利于产业链的现象,已愈演愈烈。究其原因,在于运营商迫于量收剪刀差的CAPEX降低投入策略。但相比国际主流的LTE FDD制式,TD-LTE产业链目前还相对羸弱。任由这些不良苗头发展,势必会给还在起跑线上的TD-LTE产业链带来致命伤害。

  很难说,在这种 “以价格论优胜”的不合理集采策略下,商用后的TD-LTE网络质量能有多大的保证。就算是因低价而取胜的厂商也未必真正能得利,遭受利润寒冬后,创新动力缺乏也在情理之中。而份额寥寥的国际厂商,可能也将面临战略的重新选择。

  产业链生态的逐渐恶化,最终可能毁掉中国移动甚至中国的4G梦。

  产业链:日渐壮大却仍显羸弱

  当中国3G发展渐入佳境之时,全球的4G步伐已经如火如荼。据GSMA统计,截至2013年3月底,全球已有163家运营商在67个国家推出LTE商用网络,整体用户数已超7000万。同时,市场上的LTE终端已达666款,其中221款为智能手机。预计到2013年底,LTE商用网络将扩大到248张,覆盖87个国家的上亿用户。

  作为LTE的其中一个分支,TD-LTE的步伐似乎有些落后于大队伍。同样来自GSMA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底,全球共有15张TD-LTE商用网络,相关用户数突破200万。终端方面已有166款支持TD-LTE,其中智能手机只有18款。作为刺激LTE数据业务的主要载体,智能手机的存在颇为关键,而TD-LTE制式的智能手机却远远少于LTE FDD,仅在LTE家族中占据约1/12。

  而商用网络方面,TD-LTE目前也无法与FDD相提并论,其仅约占LTE商用网总数的1/11。虽说统计显示,还有40余家运营商已公布明确的TD-LTE商用计划。但在已商用和准备商用的运营商名单中,却鲜有巨头运营商的名字。美国四大运营商Verizon、AT&T、Sprint、T-Mobile,日本三大运营商NTT DoCoMo、KDDI、Softbank,韩国运营商SKT、KT、LGU ,欧洲主流运营商DT、Telefonica、Vodafone、FT等,纷纷选择了LTE FDD标准制式来部署4G商用网络。

  目前TD-LTE阵营的四大运营商中,包括中国移动、日本软银(Willcom)、印度Reliance 和美国Clearwire,有两家并非以TD-LTE为主导部署。软银只是通过收购Willcom进行了TD-LTE部署计划,但其本身的LTE部署仍指向FDD。而美国Clearwire可能在未来经过“软银(或DISH)整合Sprint,Sprint 整合Clearwire”后,其联合体转向以FDD 为实际部署、TDD作为储备的策略。

  尽管如此,由于承载着中国自主创新之梦想,TD-LTE很早就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移动作为运营商龙头企业,自然扛起了发扬自主创新的大旗。而且,发展TD-LTE对于中国移动来说,也寄托了其扭转3G时代不利局面的希望。因此近几年,中移动不断发挥产业引导作用,不遗余力地壮大TD-LTE产业链,包括在各大城市进行的演示实验及试商用计划等。

  为加快TD-LTE商用网络的部署,中国移动在今年2月 MWC上宣布 “双百计划”,预计2013年TD-LTE网络将覆盖到全国100座城市,部署超过20万基站,服务5亿人口,基本涵盖了全国各主要城市的用户。同时,2013年的TD-LTE终端集采量也将超过100万部。

  当然,4G究竟何时到来,取决于产业链是否成熟到足以支撑其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终端(尤其为智能手机)与网络的成熟。“手机的基础是芯片,芯片遵循摩尔定律,以现阶段65-45纳米水平的芯片只能作出4G数据卡,要想用于4G手机,为满足性能和功耗的指标,可能要等2013-2014年达到 32-28纳米商用芯片时才有可能。违背科技规律的做法只会带来拔苗助长的严重后果”TD专家李进良曾指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504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