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信:垃圾短信的“罪与罚”

绿色通信:垃圾短信的“罪与罚”,第1张

绿色通信:垃圾短信的“罪与罚”

作者:中国电信浙江公司 张建成

  目前,广告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商业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如一家SP的经理所描绘的那样,手机用户群正成为广告受众的巨大市场。央视在今年3.15晚会上对以广告为主的垃圾短信进行了集中披露,向观众展现了手机广告背后的产业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从商业角度讲这条产业链是一条各方共赢的价值链,但是对于价值链的终点即广大手机用户来说,频繁地受到垃圾短信骚扰已使其早就对垃圾短信厌恶之极了。

  垃圾短信的由来

  什么是垃圾短信

  几年前人们还没有垃圾短信的概念,因为我国手机短信的历史才不过10年左右。而现在,只要手机开机,时不时就会收到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打开一看,有自称销售q支d药的,有卖黑车的,有开发票的,还有很多则是广告。毫无疑问,贩卖q支、倒卖黑车、售假发票之类的违法内容肯定是垃圾短信。那么一些公司的广告,内容不算违法,算不算垃圾短信呢?

  针对这个问题,法律界人士介绍,由某一客户端发出的,含有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内容的,或者未经接收方允许,干扰手机用户正常生活的短信均为“垃圾短信”。某些公司即便是合法经营,但未经用户允许就发送企业广告短信给用户,妨碍了用户的正常生活,也属于垃圾短信的范畴。

  垃圾短信的来源

  随着用户对垃圾短信投诉的日益增多,如何抵制垃圾短信成为一个焦点问题。一般来讲,手机用户收到的陌生短信主要有以下几种:

  (1)SP(增值服务提供商)宣传短信;

  (2)商家通过“企信通”方式发送的商业广告短信;

  (3)通过群发器、群发软件发送的点对点短信,其中包括普通商业广告,也有大量的灰色行业广告短信、诈骗类短信等。

  SP发出的短信一度也是用户投诉的焦点,但讨论的主题是收费陷阱和涉嫌欺诈问题。经过统一整治,行业出台了一些规定,这类问题已经明显好转。

  “企业通”作为一种行业应用目前已经比较普遍,其用户中大部分是单位、企业和商户,也有一些是经营广告性质的。前者一般比较规范,除了内部公务群发短信,对外短信宣传也基本在有限的范围内。比如银行和证券公司,对其客户推送一些新的理财产品、新股申购通知、风险提醒等短信,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商业行为,短信频次不高,还不至于泛滥。但是有一些广告经营性质的“企业通”用户,承接的业务就是给有需要的商家发送宣传短信,因为靠群发业务生存,自然是短信发得越多生意越好,这是垃圾短信泛滥的根源之一。这些广告商依赖的就是能够按照宣传业务的不同类型提供不同的手机目标客户群。

  采用群发器、群发软件通过一个或一组手机号码发送,在几分钟内可以发送上千至上万条短信。因为发送方式简便易用,很多商户也选择它作为商业宣传手段。市场上也有所谓的“短信群发公司”,专门替别人群发短信,以此谋生。然而,很多商户或“群发公司”并没有目标明确的手机用户号码群,免不了会漫无目标地对整个号段进行发送,手机用户经常会收到一些根本不相关的短信内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大量灰色行业的短信,因为内容有被追查的风险,往往采用这种群发方式。

  相对手机短信而言小灵通的垃圾短信比较少,相关投诉也不多。全国小灵通用户发展至今约有9000万户,绝对数量虽然不少,但是有几个因素使得小灵通没有成为垃圾短信的主攻对象。首先,小灵通号码采用与普通固话号码相同的位长,非专业人员不容易区分哪些号码是小灵通,哪些是固定电话;而手机号码特征明显。第二,小灵通没有实现异地漫游,仅限本地使用,范围比较小,也避免了在异地位置登记被跟踪的情况;而手机用户到了外地,就立刻会接到很多当地的广告短信。第三,小灵通作为联系电话登记的机会相对手机要小,第三方通过银行、保险、医疗、公共服务等行业收集用户资料,小灵通号码一般比较少。第四,小灵通通过社会合作渠道的销售比手机少得多,用户资料外泄的机会比较小。垃圾短信的危害

  垃圾短信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影响休息。目前手机用户中全天开机用户比例不少,如果午休甚至半夜里收到垃圾短信,则会影响休息的质量,长久下来,对健康不利。

  (2)短信内容涉及诈骗的非常多,中奖、谎称xyk被消费等诈骗的内容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全国涉及短信受骗上当的报案很多,对个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

  (3)短信内容中兜售假发票、制假证件、地下钱庄、贩卖黑车黑q等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社会治安。

  反垃圾短信工作的探讨

  完善个人信息安全与法律体系

  反垃圾短信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现在手机用户资料随时都有可能被泄露,一家公司能够掌握全国约3亿用户的手机号码资料,让人感到不安和担心。在某些国家,用户住址和电话号码绝对是私密信息,不能随便泄露。我们国家要进一步健全法律制度,强化执行,从根本上保障用户信息的保密,对买卖用户信息的交易行为严加追查和打击。在商业利益驱使的情况下,光靠道德理念是无法起到约束的作用。

  另外,针对垃圾短信,国家还需要完善其他方面的法律。在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家,发送商业宣传短信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有的甚至需要事先征得收信人的同意。在我国,短信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在本世纪初获得了快速发展,之前制定的法律需要增补对新生事物的规定。同时,目前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出台也比较早,这部行政法规制定之时短信问题根本不可能进入立法者的视野。建议短信应当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公众通信方式加以规范。

  加强运营商的职责

  运营商是反垃圾短信的重要环节,因为网络是短信业务的载体,运营商掌握着完整的用户手机号码。但是运营商对于垃圾短信治理也存在难点。

  (1)垃圾短信治理难点

  目前,治理垃圾短信主要的困难在于点对点发送的垃圾短信(通过群发器、群发软件)。因为采用个人手机号码发送,所以用户举报相对分散,且由于很多预付费品牌的手机号随处可买,机主无需详细登记用户信息(实名制尚未采用),因此处理、追查源头很困难。有些钻空子的人使用假身份z、以职工团购等虚构的名义办理后付费手机业务,用这些号码轮番群发点对点短信,每天发送量超大,直到下个月欠费停机为止。

  (2)技术措施加强封堵

  运营商除了在手机入网环节上加强审核外,技术手段治理就是在日常短信流量中做好监测,建立必要的支撑系统,严密监视异常短信的发送情况。首先要梳理当前客户的信用情况,对一些平常短信使用量较大的优质客户加入白名单。对普通号码在单位时间内发送短信数超过一定的阀值,即刻启动预警程序。程序判断该号码的入网时间、帐务信用等情况。对信用欠佳或者新入网的号码列为高警戒级别,根据实际需要对这些号码发送加以封堵,以此来控制风险,有效减少广告的群发。

  运营商的某些短消息中心系统本身具有以上一些鉴别限制功能,要将监视、过滤、分析等功能做得更加完善,建议专设一套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

  图1:短消息流量监控示意图

  

绿色通信:垃圾短信的“罪与罚”,第2张



  图1的右上方就是建议设立的一套短信话单分析系统。它由几大部分构成:A、话单采集进程;B、话单分拣程序;C、话单记录数据库;D、异常话单分析程序;E、白名单管理;F、告警处理模块;G、业务接口等。这套系统是异常短信监测工作的依托,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图2:短信监控分析系统功能模块示意

  

绿色通信:垃圾短信的“罪与罚”,第3张设计的话单采集进程是一个24小时不间断的实时采集程序,它负责从短信平台采集即时生成的短信话单,用于后续的分拣工作。

  短信话单的分拣就是按照既定的规则对不同类型的话单进行分别处理存放。比如根据短信发送对象分为发往小灵通、发往移动手机、发往联通手机等。根据短信发送地域可以分为发往某某省、某某地区等。在判别号码归属地区时,小灵通可以依据区号,移动、联通的手机号码可以对照H码表细分。在设计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分拣规则定义得更细、更丰富。

  分拣处理后的短信话单按一定规则被存放在数据库的各个表中,表之间既有分类区别也有相互关系。每天的短信话单记录都有原始的时间标记,当需要统计某一时间段的某类话单时,可以从数据库表中取到。根据数据库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我们可以设定话单的最长保存时间,比如三个月、半年、一年或更长等。

  我们关心的最终工作是在异常话单的分析阶段。有了话单分拣步骤,使话单存放变得比较有条理,话单分析就比较容易了。结合反垃圾短信的工作,须特别关注发送量超大的主叫号码,因为运营商一般不规定用户发送短信的上限。可每隔10分钟统计一次,当天单号码发送短信数量累计超过500条(举例)作为第一预警门限,超过800条为第二预警门限。首先将超过第一预警门限值的外省号码和外网号码列入可疑清单;然后在本省本网号码中剔除白名单号码(第一次过滤);再通过接口查入网时间、帐务信用信息等,梳理出信用不良或者入网时间在一个月内的号码(第二次过滤)也列入可疑清单,清单在告警界面展现。当这些可疑号码累计发送数超过第二预警门限,立即通过接口向短信中心发出封堵 *** 作请求。

  其中,门限值的设定带有一定的经验判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以往我们发现单号码短时间内发送量在几千条、上万条的很多,为了及时遏制这些号码发送,可以调整统计刷新的频次,比如按5分钟为隔等。此外,有些单号码发送量虽然不十分突出,但以串连的号码组(号码基本连号)形式出现,累计发送可达几万条、十几万条以上,遇到这些号码要优先处理。

  设置白名单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将平常短信发送量大的信用客户免受限流措施的误伤。

  告警处理模块负责将可疑号码编制成告警信息呈现在监视界面,并根据情况分告警等级。

  该系统有几个重要的接口。第一,与短信话单存储服务器的接口,用于实时采集生成话单。第二,与bss系统的接口,用于查询号码的入网时间、帐务信用记录等基本信息。第三,与短信中心的接口,当可疑号码发送短信数量超越受限的警戒值时,该接口用于向短信中心发出封堵 *** 作指令;当封堵期满时,通过该接口发出解封 *** 作指令。以上限制 *** 作在重要节假日期间视情况适当放宽,因为存在群发祝福短信等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可疑号码中也可能含有正常用户发送的非垃圾短信,这些用户可以在查证后添加到白名单中。运营商必须对可能的误 *** 作向用户做必要的解释,寻求用户的理解。最终判断垃圾短信的依据,必须核查短信的内容,但这个严格上讲不是运营商可以做的。

  (3)监管的制度限制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非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电信内容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对电信内容进行检查。

  因此,根据上述规定,电信企业无权对用户所发送短信的内容进行检查,查证是否是垃圾短信从流程上必须提交公安部门。这使得当前反垃圾短信的现实工作陷入了尴尬,因为将这些信息转到公安等部门去进行检查,等执法部门的回馈也需要一定时间,会丧失垃圾短信处理的时效性。所以,运营商要真正彻底地遏制垃圾短信,还存在现实上的困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566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