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有哪些

电磁兼容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有哪些,第1张

一、基本概念

我们由传统的误差概念引出不确定度,误差是指“测量值减去真值”,但是真值是未知的,所以误差实际上也无法确定,只能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描述测量的精确度,即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是指“根据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分散性的非负参数。”它由若干个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根据测量值的统计分布,按A类评定进行评定,并用标准差来表示;另一些分量则可根据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所获得的的概率密度函数,按B类评定进行评定,也用标准差来表示。

不确定度公式:U=ku(x)

U——扩展不确定度(置信区间的一半)

u(x)——标准不确定度(标准差)

k——包含因子(由符合某种分布决定K值)

真值是以一定的“置信概率”落在由不确定度规定的“置信区间”内。

注:置信概率由包含因子决定。一般检测实验室取包含因子k=2,对应置信概率为95%。

二、评定方法

1. A类不确定度:对在规定测量条件下测得的量值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其中,规定测量条件是指重复性测量条件、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或复现性测量条件。

(1)重复性测量条件简称重复性条件:相同测量程序、相同 *** 作者、相同测量系统、相同 *** 作条件和相同地点,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

(2)期间精密度测量条件简称期间精密度条件:除了相同测量程序、相同地点,还可能有改变的其它条件下,在一个较长时间内重复测量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的一组测量条件。如改变的条件可包括新的校准、测量标准器、 *** 作者和测量系统。对条件的说明应包括改变和未变的条件以及实际改变到什么程度。

(3)复现性测量条件简称复现性条件:不同地点、不同 *** 作者、不同测量系统,对同一或相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的一组测量条件。不同的测量系统可采用不同的测量程序。在给出复现性时应说明改变和未变的条件及实际改变到什么程度。

2.B类不确定度:用不同于A类评定的方法进行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

B 类评定通常基于诸如以下信息:

(1)通过校准证书和说明书给出的信息进行评估;

(2)通过对测量仪器、装置、场地、测量方法等影响测量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来评定。

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由在一个测量模型中各输入量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获得的输出量的标准测量不确定度。

三、评定步骤

1.A类不确定度的评定

电磁兼容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有哪些,电磁兼容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有哪些,第2张

2.B类不确定度的评定

①根据校准证书和说明书给出的信息进行评定:

电磁兼容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有哪些,电磁兼容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有哪些,第3张

②通过对测量仪器、装置、场地、测量方法等影响测量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来评定:

(1)找出测量结果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理论公式;

(2)通过公式分析,求出影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修正量(修正量实际上就是系统误差);

(3)确定修正量的估计值、扩展不确定度、概率分布;

(4)算出修正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3.合成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被测量是测量值和各种影响因素的修正值的合成量。

电磁兼容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有哪些,电磁兼容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有哪些,第4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577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