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抢了波音的军工生意?太空争夺战一直在延续

特斯拉抢了波音的军工生意?太空争夺战一直在延续,第1张

  他出生在南非的比勒陀利亚,母亲是模特,父亲是位电子工程师,通过咨询服务生意和房地产开发赚到了不少钱,拥有赛马、游艇、几处房产,甚至一架塞斯纳飞机。他12岁掌握BASIC编程语言,并立马写了一个软件卖了500美金(相当于今天的 1200 美元)。17岁搬到了加拿大,先后在加拿大皇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并获得了经济学和物理学的学士学位。他创立的航空航天公司打破了波音和洛克希尔·马丁垄断,抢得美国火箭发射任务,他有一个梦——移民火星。

  对,他就是SpaceX CEO、特斯拉创始人兼CEO、SolarCity 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每个公司单拎出来都是令人敬仰的,有人总结了这三家公司的财务关系,SpaceX负责“赚钱养家”,特斯拉负责“貌美如花”,SolarCity负责“梦想宣发”。可见SpaceX并非一个梦想项目,而是一个实打实的赚钱项目。

  SpaceX有多赚钱?

  SpaceX是马斯克2002年6月个人出资1亿美金成立的(大部分是卖了PayPal的钱 ),SpaceX在2014年其估值就超过100亿美元,累计上百亿美元的政府及大企业订单也让其在2015年初就实现了盈利。已经成功执行了18次火箭发射任务,客户包括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一些私人公司。该公司与NASA的合同金额总计高达16亿美元。该公司还有可能获得第二笔26亿美元的合同,涉及承担运输航天员的任务。

  

  图为猎鹰9号和猎鹰重型火箭的参数和发射成本

  猎鹰9号火箭打破垄断 获美国空军批准

  此前,美国军事发射任务多由波音与洛克希尔·马丁的合资公司United Launch Alliance承担,单次发射成本在1.6亿美元,使用俄罗斯制造的RD-180引擎,而猎鹰9号的发射成本控制在1亿美元以内,不仅如此,猎鹰9号在去年12月完成了首次回收,这可能将其发射直接成本从6000万美元降至600万美元,因为燃料成本仅为20万美元。据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预计,美国军事发射服务的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700亿美元。

  技术并非完美,炸了小扎2亿美元的卫星 SpaceX或许将面临失去多份订单的危机

  2016年9月1日早上,SpaceX “猎鹰9号”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场爆炸。火箭携带的Facebook Amos-6卫星已完全被摧毁。这次爆炸事故直接导致马斯克8亿美元个人资产蒸发。Space X总裁 Gwynne Shotwell两周后宣布,11月正式恢复发射工作。截至目前,杳无音信。

  这个大客户正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 Inmarsat PLC,在爆炸前,他们和 SpaceX 签订了三笔订单,包括

  1、使用 Falcon 9 发射 Inmarsat 5-F4 Ka 波段宽带移动通信卫星;

  2、使用新 Falcon 重型火箭发射 S 波段航空连接卫星;

  3、尚未确定的 Inmarsat-6 卫星。

  这一炸,直接让Inmarsat 的 CEO表示:“虽然我们相信 SpaceX 的实力,但依旧担心火箭发射会延误,因为毕竟除了我们,还有很多公司排在等候的队伍里。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必须得给 S 波段卫星找个替代的火箭。”

 

  除了调查爆炸原因,前两天马斯克还琢磨出一个更大的计划来安慰小扎——由 4425 颗卫星所组成的太空互联网项目。这个数字比目前人类所有已经发射卫星的总和还要多几颗。这一初步预计耗资100亿美元的计划,早在去年1月就得到了Google和共同基金巨头Fidelity联合投资的10亿美元资金。计划分两步走:首先向一个轨道高度发射1600颗卫星,然后再发射2825颗卫星并将它们安置在不同轨道高度的4个壳层中。

  SpaceX在申请书中写道:“这个系统将主要被用于为全球个人用户、商业用户、机构用户、政府和专业用户提供各种宽带和通讯服务。”回顾整个大产业链,卫星产业包括四大领域: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服务和卫星地面设备产业,其中卫星服务收入和地面设备收入占比接近90%。这说明其背后庞大的卫星应用服务成为通信卫星产业链的最大核心。

 

  与马斯克一样,亚马逊CEO贝索斯在航空探索领域的野心也从来都不只是说说而已。早在2000年亚马逊还入不敷出时,贝索斯就低调建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Blue Origin。

  到目前为止,贝索斯的New Shepard(新谢泼德号)火箭已经成功回收4次,而这些都标志着可重复利用火箭技术迈出了关键一步。最新的New Glenn三阶火箭版本(暂被成为New Glenn 3号)可以比Blue Origin的New Shepard飞得更远,负载量也更大。

  2016年,“航天国家队”航天科工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先后在2月和10月成立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将提供“快舟”系列和“长征”系列火箭,均被视为中国版“Space X”。与此同时,被媒体称为中国版“Space X”的“民间队”至少还有One Space(零壹空间)、珠海上市企业欧比特。

  中国版“猎鹰”——长征五号

  11月3日,长征五号火箭的成功发射,将太空快递的载重刷新到近地轨道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级。长征五号将中国火箭的载重能力推向与“猎鹰-9”同样的量级。长征五号被认为有极大的商用价值,大幅增强中国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的竞争力。据悉,阿里已经下了卫星发射的单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591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