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4-QPSK调制方式及其与GSMK调制方式的比较

π/4-QPSK调制方式及其与GSMK调制方式的比较,第1张

【摘 要】 简略介绍了QPSK,π/4-QPSK调制方法及基于此的π/4-DQPSK调制方法,就π/4-QPSK的调制电路原理与实现作了概述,并针对π/4-QPSK调制方法的优点及其性能与GMSK技术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π/4-QPSK,π/4-DQPSK,恒包络调制,相位转迁,GMSK


1 引 言
  现代数字调制技术的发展,使得传输速率和频谱的利用率进一步得到提高,功率更加节省。在相同的码元速率下,多进制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显然比二进制系统高,但信息速率的提高是以牺牲功率为代价的。显然增大码元宽度,就会增加码元的能量,同时也减少了由于信道特性引起的码间串扰等。恒包络调制适用于限带非线性信道中,能有效地防止非线性引起的幅相效应,节省功率,提高频谱的利用率。多进制调制和恒包络调制这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能取得更好的调制效果。
2 π/4-QPSK信号的特征
  π/4-QPSK位相调制技术是在现代移动通信中使用较多的一种线性调制方法,它是在常规QPSK调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相位跳变值是nπ/4(n=±1或±3),在QPSK中,180度相位翻转对应有丰富的功率谱旁瓣能量,限带引起的包络起伏将通过非线性功放的AM/PM,和AM/PM转换效应导致可观量值的频谱扩散,使旁瓣干扰增大和限带滤波作用抵消。与QPSK相比,π/4-QPSK限带滤波后有较小的包络起伏,在非线性信道中有更优的频谱效率。图1给出了QPSK和π/4-QPSK信号状态转迁轨迹。

π/4-QPSK调制方式及其与GSMK调制方式的比较,第2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718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