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经典层叠

PCB经典层叠,第1张

图5.24到5.26举例说明了分别为4层、6层和10层的三个板子的经典叠层布局。在下面描述的这些双层设计中,使用通常的环氧的环氧树脂多层制造方法,超过了10层、设计者通常结合使用另外的地平面隔离布线层。

PCB经典层叠,第2张

PCB经典层叠,第3张

PCB经典层叠,第4张

这些叠层适用于高速计算机产品,嵌入在屏蔽很好的板卡机架里,如果系统必须通过FCC,VDE,TENPEST或其他的电磁辐射标准,并且没有屏蔽很好的板卡机架,那么这些简单的叠层对达到你的目的的还是不充分的。

在每个图中,提到的水平由线的垂直布线是指该层的走线方向。

通常每层上的走线由放时彼此平行,并且与同它相邻一层的布线垂直。在同一层上,很少有线走对角线,或者拐一个90度的弯。这一原则会增加布线的效率。

在图5.24到图5.26中,电源和地层以粗实线标识。走线层按比例表示走线宽度和走线高度。

世层和预浸材料是指基板层压程序中使用的材料。下面简短描述了生产电路板的一个通用程序。如果想严格地控制走线到地的间距,则应该了解芯层和预浸材料层。

在多层板的制造程序中,首先在一组未加工的双面薄板层上,将每个面覆上铜。如果该表面将成为内层的,这时就要进行腐蚀。表面将成为外层的,将完全保留镀铜。这些腐蚀的薄板层称为芯层。在一个芯层上,相对的两层之间的厚度取决于最初的薄板层的厚度。

芯层然后被堆叠在一起,在每对芯层之间夹一片预浸环氧树脂材料。当加热和压制的时候,这片材料将融化进环氧树脂胶中。邓浸材料片的厚度决定芯怪之间的间距。预浸材料固化进坚固的环氧树指层,与芯层具有相同的介质常数。芯层和预浸材料层是交替的。

因为预浸材料在加工程序中部分融化,在预浸材料的相对面上的走线,往往会下沉进入融化的胶粘预浸材料中。准确分析时要考虑走线到地的间隔,同时要考虑到,当走线下沉进预浸材料之中时,两面布线层之间的距离将减少走线厚度的两倍。而地层不会下沉进预浸材料之中。

生产人员有时用芯层的一侧来形成一个外层,其他情况下用一个金属箔压在预浸材料的顶层来形成外层。在这两种情况中,外层都是一个完整的铜片。

在预浸材料固化之后,再经过装配车间钻孔。钻孔穿透内部和各层,与不同的铜层和焊盘相接触,但是此时它们之间还没有形成电气连接。

电镀步骤既包括钻孔内部表面电镀,也包括电路板外部表面电镀。为了节省电镀材料和时间,除了钻孔周围和外层走线的周围之外,大多数的生产商都把板子的外表面盖住。在电镀之后,外层走线比未加工的铜片要稍微厚一些。与内层的增线相比较,由于它的附加厚度,使外层完成后的走线宽度具有非学大的不确定性。

最后的步骤是腐蚀掉外层上不必要的铜,形成完成的板子。然后再镀锡,涂上阻焊层在两面进行丝网印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725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