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移动业务进退维谷,自降身价抢占低端领域

英特尔移动业务进退维谷,自降身价抢占低端领域,第1张

  “On track”,当被问及英特尔2014年出货4000万部平板电脑计划的完成情况时,英特尔中国区产业链营销总监洪力,表情复杂地使用了这个有点含糊的英文短语,翻译为 “按计划进行中”或“在正道上”。他的神情似乎验证了外界的一些猜测:虽然英特尔在移动领域的投入力度有目共睹,也有越来越多成果浮现,但这还远不足以让英特尔恢复安全感。毕竟比起一统PC江湖的时代,在移动时代的移动领域,英特尔尚落后高通等竞争对手较远。

  欲借亲民平板突围

  大约从两年前,在移动端落后的英特尔就将目光聚焦于深圳,这个充满山寨味道同时又充满创新与活力的一块神奇土地。“无论是PC 还是平板,产业的横向分工非常活跃,一个趋势一个创新显露出来后,深圳产业链会迅速开始将其‘民主化’——将成本降低到最低,推向大众市场。”洪力表示, “这是深圳产业链非常独特的地方。”

  英特尔一直将移动战略重心放在亲民价位的平板电脑上,因此主要合作伙伴都是中小体量的企业。英特尔希望这些拥有“天马行空”创新能力和较好中低端市场经验的合作伙伴,迅速为自己在移动领域打下一块稳固的市场。这两年时间里,英特尔开始学会放下“巨头的身段”,试着与深圳的酷比魔方、昂达、微步电子等中国平板电脑和配件制造商磨合,适应他们的速度与做事方式。

  为了扶持深圳的平板产业生态,英特尔提出六大策略:包括“喜马拉雅山”培训计划、帮助制定更好的性价平衡方案等全方位的帮扶计划。按照这“六大策略”,对集中于深圳的中小合作伙伴进行了大量输血和“交钥匙”式的帮助。有代理商透过,英特尔对每颗Atom 平板芯片给予高达30 美元的补贴,低端的Z2520,整套主板以前为19.9 美元,现在免费供应给厂家,高端的Z3735,单价22 美元,但经补贴后基本等于免费。可见,不仅是技术上支持,英特尔还真金白银投入培养合作伙伴。在他们看来,这有点像二十年前的PC市场,或许在深圳就能再培养出一个“新联想”。

  英特尔将今年平板电脑出货的目标定为4000万台,这个数字相当于2013年的3倍。据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英特尔全球市场累计出货了1500万台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平板电脑。英特尔中国区市场部总监张怡公开表示,英特尔在即将到来的9月开学季,与合作的产商再展开一波强劲的宣传攻势;国庆、年末的圣诞、元旦等其他促销节点,也都会积极投入进去,与合作伙伴一起冲击销量。

  形势仍然紧迫

  4000万台,对于英特尔来说是不小的跨跃,但并不意味着能占稳脚跟。

  根据IDC的统计数字,2014年上半年全球一共卖出约9900万台平板电脑。也就是说,即使英特尔完成了既定任务,在全球总的市场份额也只有15%左右,基本是以一己之力对抗人多势众的整个ARM阵营。该领域领跑者苹果在第一季度就卖出了1640万台iPad。英特尔在移动领域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IDC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增速将持续放缓,对于该市场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一年”。全球总出货量的增长乏力,将刺激全产业链的产商之间进行更直接和凶狠的竞争。

  同时,英特尔合作伙伴们的能力也受到了不少质疑。例如有人指出,一些“山寨”出身的下游厂商,并未有效利用起英特尔所提供的技术资源:英特尔会为处理器产品给出一个供参考的“公版”平板电脑设计方案,以帮助下游厂商能迅速地推出产品抢占市场。但是很多厂商会直接“照抄”这个方案,使搭载英特尔处理器的平板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

  在英特尔8月6日的新品发布会上,有人发现无论是数据对比还是现场演示,英特尔参照的都是MTK、瑞芯微、全志这样的中低端竞争者,完全不见高通、英伟达等强势对手的踪影。有很多人认为这可能是英特尔缺乏自信的某种体现。

  在英特尔7月中旬公布的Q2财报中,其移动和通讯集团亏损11.24亿美元,同比扩大了约48%,是公司业绩数字的沉重包袱。这一数据看出,虽然英特尔在移动领域不断加大投入,但移动破局之路仍然艰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842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