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迎来蓬勃发展,算法也将进一步优化

生物识别技术迎来蓬勃发展,算法也将进一步优化,第1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安全需求也在不断高涨,生物识别技术迎来了蓬勃发展。随着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手机找到新的一片天,并逐渐将“势力范围”拓展到智能手机以外的移动设备或商务应用,生物识别技术的市场发展也较过去更加蓬勃。不仅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结果积极正面,半导体业者也摩拳擦掌,准备抢攻越来越大的商机大饼。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被列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影响的十大技术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光学、声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的发展,利用人体的生理及行为特征,进行加密和解锁已是大势所趋。

  今年以来,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初创公司屡创记录,前有商汤科技4.1亿,后有旷视科技(Face++)4.6亿,伴随着巨额融资,人脸识别等原本“神秘”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也越来越为大众所熟知。

  由于生物识别技术具有识别精度高、识别速度快、防伪性能好等特点,为金融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安全保障,因而逐渐被应用到远程开户、转账取款、支付结算和核保核赔等金融场景。

  生物特征识别工作过程包括用户注册和身份认证2个阶段,不论采用何种识别技术,完整的识别流程通常按照扫描采集信号、数字化处理、特征提取、分析、存储、匹配分类几个步骤进行。

  随着技术的升级,未来生物识别技术一定会越来越准确,应用到各行各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你的指纹,你的脸、眼睛、表情、步态,甚至通过你的静脉,来识别“你是谁”。

  在众多生物识别的主要技术中,当属指纹识别的应用最为广泛,其市场规模约占整个生物识别市场规模的58%;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7%和6%。以上三种方式是主流生物识别方式,而其他识别方式市场份额较低。根据IBG预计到2020年,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30亿美元、24亿美元和16亿美元。

  就我国生物识别市场而言,总体规模并不是很大,到2012年,整个行业的年销售收入不到30亿元,但从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生物识别市场在过去几年来实现了快速增长: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05年的3.5亿元左右增长到2012年的接近3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35%,远远高于我国同期的经济增长水平,我国的生物识别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尤其是在信息安全领域,不管是网络欺诈还是对应的安全措施,都随着科技的发展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科技依赖性。这其中,生物识别技术在互联网安全、信息认证方面扮演起愈发重要的角色。

  随着算法的精进,未来3-5年内,生物识别可以完全取代密码。密码其实是人类使用智能设备的一个阶段性产物——以前大家用钥匙开门,但钥匙会丢;后来发明了密码,但密码会被偷,电信欺诈可以把密码骗走。但一个人的面孔、指纹、声纹等等特征,是非常难被完完全全拷贝盗用的。

  未来,生物识别技术将与机器学习、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技术互相融合、共同发展,生物识别的算法将不断优化创新。此外,生物识别的产业链将更加健全,第三方生物特征数据服务提供商将逐渐增多,生物识别技术的使用成本也将随之大幅降低,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4897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