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昆虫般大小的机器成功起飞 重量和牙签差不多

首个昆虫般大小的机器成功起飞 重量和牙签差不多,第1张

【导读】:最近,微型机器人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首个昆虫般大小的机器成功起飞,这个机器人的重量和一根牙签差不多,这一次是华盛顿大学的工程师们的功劳,在机器人领域又是一重大进展。

昆虫大小的机器人有什么作用呢?这么小能干吗?别看微型机器人小,但是作用还不少,据悉他们可以用来测量大型农场的作物生长情况,或者嗅出气体泄漏。再加上尺寸小制造成本就很低,而且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大型无人机无法进入的狭小空间,虽然身材小小的,但是作用却是大大的。

日前,华盛顿大学的工程师们首次让他们的“机器人苍蝇”(RoboFly)完成了第一次独立飞行。这可能是该机器人的一小步,但这是机器人领域的一个巨大飞跃。该小组将于5月23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会议上展示其研究成果。

RoboFly比牙签稍重,由激光束提供动力。它使用一个微型的板载电路,将激光能量转换成足够的电力来驱动它的翅膀。“在此之前,昆虫大小的无线飞行机器人只会出现在科幻小说中。”华盛顿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助理教授Sawyer Fuller说道。

工程学上最大的挑战是挥翅。翅膀挥动是一个耗电的过程,它的动力来源和机翼控制器都太大太笨重,无法放在小型机器人上。于是科研团队决定使用一束窄的隐形激光束为他们的机器人供电。他们将激光束指向一个光伏电池,该光电池连接在RoboFly之上,并将激光转换成电能。

尽管如此,激光本身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电压来移动机翼。于是该团队还设计了一种电路,将光伏电池的7伏电压提升到飞行所需的240伏电压。

为了让机器人控制自己的翅膀,工程师们还给它了一个“大脑”:他们在同一个电路中加入了一个微控制器。具体地说,控制器以类似波浪的形式发送电压,模拟真实昆虫翅膀的摆动。

目前,RoboFly只能起飞和降落。一旦它的光伏电池脱离了激光的“视线”,机器人就会失去电力而坠地。但该团队希望能很快控制激光,以便RoboFly能够盘旋和飞行。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副教授Shyam Gollakota说,虽然RoboFly目前由一束激光驱动,但未来的版本可以使用微型电池或从无线电频率信号获取能量。

在未来,我们也期待出现更先进的微控制器和传感器系统,帮助机器人导航和完成自己的任务。

如此看来,未来机器人变得和人一样灵活也是有可能的,将来人力资源又能节省不少,人也有越来越多经历做别的了,这就是机器人给人类带来的最大益处吧!

电子发烧友将于2018年12月6日在深圳举办中国物联网大会,请对物联网、智能汽车、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家庭、NB-IoT等热点领域的厂商和方案关注的电子工程师关注我们的大会。可以点击进入了解详细内容。

中国IoT大会由华强聚丰旗下百万电子工程师平台电子发烧友网举办,大会已成功举办4届,以“高峰论坛+分论坛”的形式,聚集了100+全球知名厂商,成功吸引6,000+名相电子半导体从业人员报名参会,影响了20万+电子工程师。

我们致力于引导中国IoT的风向标,聚集全球IoT产业领袖,分析各产业的潜在市场价值,曝光最新技术方案,提供最佳交流平台,力求与众多合作伙伴构建物联网生态系统。

时间:2018年12月6日-7日

地点:中国深圳

预期规模:2,00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035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