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大佬PK汽车巨头:车联网颠覆还是融合

IT大佬PK汽车巨头:车联网颠覆还是融合,第1张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车联网”无疑是汽车业最热词之一,而这种热度随着2014年的到来仍在升温。

  日前,谷歌在官方博客中声明,将与奥迪、通用、本田、现代及显卡公司Nvidia共同组建“开放汽车联盟”,旨在“加快”汽车行业的创新。而此前,苹果公司也宣布,从2014年开始,将会有一些汽车厂商开始往汽车里面加入“iOS in the Car”功能,名单中就包括宝马、奔驰、通用、本田等汽车公司。

  这场看似谷歌向苹果发起的挑战,其实暗藏着IT大佬对最大移动终端——汽车行业颠覆的野心。

  破冰艰难

  “现在这个市场露出的只是冰山一角。”一位业内人士看似漫不经心的话,却描绘出未来车联网可能带来的巨大价值。国内某调查机构预测,2015年中国汽车年产量规划将达2500万辆,车联网应用和服务渗透率或接近10%的临界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谷歌和特斯拉都认可的数据显示,预测到2015年全球将有66亿互联物体,其中汽车预估有6200万辆,将会是第三大互联网物体。

  正因有这样诱人的行业前景,布局车联网的汽车厂商及相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比比皆是,互联网和通信公司更是频频发起进攻。

  不过,露出一角的毕竟是“冰山”,车联网行业面临的将是一场“破冰之旅”。2010年被称为“车联网元年”,虽然几年来扩张速度很快,但数千家从事车联网的企业中盈利的寥寥无几,原因是在国内已销售的具有车联网功能的新车中,总激活率还不到30%。

  “我们内部曾经对‘车联网’这个概念做过探讨,就目前看,汽车企业做的‘车联网’只是将网络技术与汽车简单嫁接在一起的‘油水混合物’,油还是油、水还是水,这种简单的改变不够彻底和全面,也不是本质的改变。”在IT行业有着10年从业经历的某互联网公司高级经理李波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传统汽车企业对用户体验和用户利益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没有一家上百万辆规模的车联网服务商,产品用户体验、用户使用频率与用户付费意愿都很低。“国内已有22家汽车企业开发并搭载了车载系统,但大部分都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整个行业还处在混乱无序的萌芽期。”某业内人士表示。“本土车企目前最紧要的任务还是要将车本身的品质提高,只有车的品质与这些高科技手段相匹配了,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汽车评论员张志勇认为。

  而正是在这种无序、滞后、无规则的状态下,车联网给了IT大佬们机会。“发展了100多年,汽车企业还是沿着优化、改进的路子发展,在一个发动机、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的基础上琢磨如何更舒适、更环保、更加高性能,而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上路。互联网行业已向传统汽车业发出了强烈的入侵信号。”李波对此直言不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222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