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与直线电机结构差异及工作原理

旋转电机与直线电机结构差异及工作原理,第1张

  传统旋转电机想要实现直线运动,需要配合滚珠丝杠结构:限制了运动行程、结构刚度有限、传统过程中损耗大、速度和加速度低。

  一、电机结构

  图1.1为感应电动机,将其沿径向剖开并拉直得到图1.2的原始直线电机。由定子演变而来的一侧成为初级或原边,由转子演变而来的一边成为次极或副边。

  

旋转电机与直线电机结构差异及工作原理,第2张

  现将三相交流电通入图1.2初级三相绕组上,气隙中产生直线移动的磁场,次极感应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推力,次极沿着磁场移动方向做直线运动。通常情况下,原始直线电机不满足电机运行需求,常采用延长次极或初级的方式进行结构改进。

  结论:旋转电机与直线电机基本原理相同,结构有所差异。

  二、直线电机

  直线电机两端开断结构的存在,使之具有旋转电机没有的独特现象和问题。

  初级电流固有不平衡:

  互感不相等引起的电流不平衡

  纵向端面磁通:

  由于直线电机铁心开断,磁力线从下端铁心端面到达上铁心两个端面,经气隙闭合,如图2.1所示。

  

旋转电机与直线电机结构差异及工作原理,第3张

  电瞬态现象:

  次极在入端处磁场变化,感生瞬态电流,使的气隙磁场减小,又称“纵向动态端部效应”。

  绕组特点和“半填充槽”:

  旋转电机剖开、展开成为直线电机,要求初级绕组改变,结构形式主要有图2.2和图2.3两种。

  

旋转电机与直线电机结构差异及工作原理,第4张

  垂直力问题

  三、初级绕组串并联

  绕组采用串、并联连接,电机阻抗(电压与电流比)不同。

  1.初级绕组串联

  

旋转电机与直线电机结构差异及工作原理,第5张

  以二相二极电机旋转电机(图3.1)为例,分析初级绕组串、并联对于电机性能影响的步骤:Step1.忽略初级绕组电阻和漏抗,得到电压方程

  

旋转电机与直线电机结构差异及工作原理,第6张

  Step5.对时间积分,得到电压、电流、磁通的向量关系,如图3.3所示

  

旋转电机与直线电机结构差异及工作原理,第7张

  直线电机与旋转电机计算不同之处在于:在图3.2中,线圈1产生的磁通由齿a、b发出经过气隙到达次极,再通过气隙回到齿c、d、e形成闭合回路。回路的长度相等、面积不同(2:3)的空气隙串联组成,它的磁导相对于3.1来说增加到1.2倍,由此将步骤2中的磁路方程修改如下。

  

旋转电机与直线电机结构差异及工作原理,第8张

  2.初级绕组并联

  对于旋转电机,磁路和电路对称。与串联相比,除了电压、电流比不同,电机内部电流和磁场都一样。因此,并联时电机的性能与串联时完全相同。

  下面以二相二级电机为例,对初级绕组并联的感应直线电机进行分析,图3.5为二相二级直线感应电动机初级绕组并联展开图。

  

旋转电机与直线电机结构差异及工作原理,第9张

  Step1.四个线圈的电压方程

  

旋转电机与直线电机结构差异及工作原理,第10张

  结论:

  旋转电机中:串、并联不影响电机性能。

  直线电机中:串、并联影响电机性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259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