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市场 “云+端”还有什么玩法?

车联网市场 “云+端”还有什么玩法?,第1张

  本周开幕的北京车展再次引起人们对智能汽车车联网的关注。这两个概念并不新颖,但在中国成为汽车第一大国以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并进入4G元年的背景下,“汽车+移动互联网+智能”依然是众多车企以及互联网公司关注的焦点,车企的“端”与互联网的“云”,谁会笑到最后?

  车企的“端”与国外IT巨头的“云”

  站在万物互联的角度来看,车联网属于物联网的一个范畴,但目前每个车企各自为政,自建所谓的“智能、联网”汽车。譬如福特SYNC、宝马iDrive、通用OnStar、上汽inkaNet以及长安Incall。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买了辆福特,你就无法与宝马的土豪朋友实现交互,有人或许会说你可以用微信、微博啊,但那还算车联网吗?

  另一方面,车企对于车联网的推进力度并不大。我们无法否认车企尤其是国外车企的IT研发能力,但也不能高估其对互联网的理解程度。以三大德国车企为例,奥迪不断改进MMI系统,宝马和奔驰推广自主开发的iDrive和COMAND。这些车载系统能够监测车辆状态,控制车载蓝牙电话、收音机、导航、空调和多媒体设备,但所有这些还停留在“端”的层面。

  车联网通过汽车搭载的多种传感器,首先完成汽车内部的信息传输和交换,这是目前车载系统所研究的事情。但车联网还需要接入互联网,借助移动互联网与车外的一切(包括路况、前后车等)实现交互。那么,让汽车进行互联互通,这就成了互联网公司所擅长的事情,事实上,他们也已经开始布局。

  但目前国外三大科技巨头对车联网的布局则更像是 *** 作系统大战的延伸:苹果的carplay只能运行在ios上,Google组建Android联盟,微软以Windows为切入点,借机推广WP手机。这些IT厂商解决了车企所不具备的“云”困难,但在终端层面,一个有ios系统的汽车如何与搭载Android系统的汽车进行交互呢?这不过又是目前车企终端混乱的又一个变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284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