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无人机有什么功能

疫情下的无人机有什么功能,第1张

2020开年的一场疫情,让“无接触”行业迅速发展了起来,线上买菜、在家办公、在线教育这些我们以前几乎不玩的事物,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都被迫成为了“老司机”。

而在“无接触”防疫宣传方面立下汗马功劳的无人机,在有效防控防疫的前提下,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

相信“交警小姐姐无人机喊话”的视频我们现在去看,依然会会心一笑,新科技和普通民众的激烈碰撞,激发出了无数人好奇的火花,无人机迅速在网友中成为讨论热点,各地也纷纷启用无人机喊话进行防疫宣传。

从此无人机成了疫情之下的新晋“网红”,而大家对它的期待也不再局限于无人机喊话,无人机在这场全民战疫中还能发挥其他作用吗?

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的民用无人机发展还是比较早的,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涉足,但是那时候的无人机主要用于科研领域,并不为我们所熟知。

但是2012年开始,无人机开始涉足民用领域,而民用无人机的制造商也开始崭露头角,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大疆

那时候的无人机,主要的功能是航拍,即便到现在这也是很多无人机产品的主要卖点,但是除了航拍,无人机其实涉足了很多我们熟悉的领域,比如农业的无人机喷洒作业,电力、林业、公共安全方面的无人机巡检,建筑行业的无人机测绘等。

而在此次疫情期间,无人机在公共安全、交通和医疗领域可谓出尽了风头。

特殊地点,我们看到了无人机巡逻,保证公共安全;

村里村外,我们听到了无人机喊话,宣传防疫;

人流量密集的流动区域,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测温;

医院和医院之间,我们看到了无人机送递医用物资;

街头巷尾,还有无人机代替防疫人员进行消毒作业。

仿佛通过这次疫情,无人机的很多需求都被我们挖掘了出来,但是你发现了没有,这些应用场景都是小范围的,不管是喊话、巡逻还是测温,都是立足于一个点,辐射周边几公里而已。

我们最渴望无人机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很多人想到了无人机配送,毕竟,收快递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值得期待的事了。

其实这之前,无人机配送也有很多企业尝试过,国外的亚马逊、谷歌、UPS等,国内的京东、菜鸟、饿了么等。

过去几年,电商行业极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快递业的爆发式增长,每年的快递业务量都在高速增加,但是另一个问题是我国正慢慢步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数量正在逐年下降,人力成本势必逐年增加,这个供需矛盾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

然而面对这种供需矛盾,无人机配送至今未大面积推广开来,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因为无人机,这个天上飞的玩意儿涉及的东西太多了。

首要问题就是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可以分为“对空安全”和“对地安全”。

对空安全的第一要务就是无人机自身的安全飞行,它需要有一套完善的飞行系统,比如感知周围环境的摄像头、雷达和一系列传感器,用于外环境的信息获取;其次是自动判断功能,通过感知外部环境来决定动作导向;最后还必须要有AI智能学习功能,通过“感知-判断-反馈”这个闭环来进行不断学习,利用大数据不断改进自身算法,建立更完善的飞行机制。

空中飞行的无人机肯定不止一架,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涉及到各个无人机的航线规划、总体调度和空中交管问题,这个问题就要交给后台来智能协调,通过最优解来给各个无人机分配最合适的航线和起落时间。

对地安全主要涉及到人和物的问题,由于无人机螺旋桨的隐藏风险和噪音问题,这就决定了无人机飞行区域要避开人群聚集区、公共区域以及关键城市设施。

对地安全问题决定了无人机目前很难在城市中推广,主要飞行区域局限在乡村和郊区。

就算解决了安全问题,后期进入城市飞行,那么收件人该怎么取货呢,面对林立的写字楼和高层住宅,难道无人机最后通过窗子送货?

这就需要考虑增设取货点,类似于现在的快递柜,当然这个取货点的取货设施需要根据无人机的特性设计,方便无人机来存取货物。

第二个问题是续航问题。

这个问题到今天为止几乎无解,因为无人机电池目前采用的是锂电池,能量密度低,容量易衰减,如果增大电池容量,无人机的自身重量就增加了,可载重货物的重量就减少了,因此目前无人机的续航和载重量处于鱼和熊掌的尴尬境地。

想要缓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参考电动汽车的解决方案,在无人机的航线节点配备充电桩,准确来说,应该叫“充电坪”,而且要实现无线充电,但是充电坪设在哪里也是一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管控问题。

目前受限于各项技术,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太过专业和单一,并无太多的案例参考,因此无人机飞行制度有待完善,在风险和需求共存的时期,飞行管控应该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除了以上问题外,无人机的载重有限,如何快速多频的配送也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目前无人机配送技术投入比较大,但是解决方案并不完善,产出也就无法支撑投入。

对于目前无人机配送行业来说,此时应该做的是增强内功,并推出一套完备的无人机配送解决方案。

疫情让大众看到了无人机配送的需求,这其实对行业来说是个机遇,后面要做的就是如何让这种需求安全化、规范化、合理化。

责任编辑:ct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319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