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残余应力影响有哪些_焊接残余应力的控制措施

焊接残余应力影响有哪些_焊接残余应力的控制措施,第1张

  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范围

  1、对结构或构件的影响

  焊接残余应力是构件还未承受荷载而早已存在构件截面上的初应力,在构件服役过程中,和其他所受荷载引起的工作应力相互叠加,使其产生二次变形和残余应力的重新分布,不但会降低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而且在温度和介质的共同作用下,还会严重影响结构的疲劳强度、抗脆断能力、抵抗应力腐蚀开裂和高温蠕变开裂的能力。

  2、对结构刚度的影响

  当外载产生的应力δ与结构中某区域的残余应力叠加之和达到屈服点fy时,这一区:域的材料就会产生局部塑性变形,丧失了进一步承受外载的能力,造成结构的有效截而积减小,结构的刚度也随之降低。结构上有纵向和横向焊缝时(例如工字梁上的肋板焊缝),或经过火焰校正,都可能在较大的截面上产生残余拉伸应力,虽然在构件长度上的分布范围并不太大,但是它们对刚度仍然能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采用大量火焰校正后的焊接梁,在加载时刚度和卸载时的回d量可能有较明显的下降,对于尺寸精确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结构是不容忽视的。

  3、对静载强度的影响

  如果材料是脆性材料,由于材料不能进行塑性变形,随着外力的增加,构件中不可能应力均匀化。应力峰值将不断增加,直至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发生局部破坏,最后导致整个构件断裂。脆性材料残余应力的存在,会使承载能力下降,导致断裂。对于塑性材料,在低温环境下存在三向拉伸残余应力的作用,会阻碍塑性变形的产生,从而也会大大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

  焊接残余应力的控制措施

  (1)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合理安排焊接顺序的原则有:

  ①焊接时,应尽可能考虑焊缝能自由收缩。如拼板合理的焊接顺序,见图1,图中的数字1~10所指表示焊接顺序,即先焊相互错开的短焊缝,后焊直通长焊缝。

  

  ②收缩最最大的焊缝应先焊。由于先焊的焊缝收缩时受阻较小,因此焊后应力较小,而收缩量大的焊缝容易产生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故焊件上收缩量最大的焊缝先焊就可以减小焊接应力。

  ③焊接平面交叉焊缝时,焊缝的交叉点处易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

  (2)降低焊缝的拘束度采取在结构上事先留出保证焊缝自由收缩的余量及开缓和槽以减小应力的措施可降低焊缝的拘束度。

  (3)预热法预热法指在焊前对焊件局部或整体加热的工艺措施。预热温度根据金属材料、结构刚性、散热情况的不同而异。其目的是减小焊接区和结构整体的温度差,温差越小,越能使焊缝区与结构整体尽可能均匀地冷却,从而减少内应力。对于淬硬倾向较大的材料、脆性材料或刚性较大的焊件,在焊接或焊补时常用此法。

  (4)加热“减应区”法焊接时加热阻碍焊接区自由伸缩的部位(即“减应区”),使之与焊接区同时膨胀和同时收缩,起到减小焊接应力的作用,此法称为加热“减应区”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369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