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 将大大助力ARVR技术的应用普及

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 将大大助力ARVR技术的应用普及,第1张

随着5G技术AR/VR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想象。AR/VR在内容、数据传输、画面显示效果上的不断丰富和提升,未来将带给我们更有深度的感官体验。随着数据流量的不断发展,过去以文字、语音形式作为主导的传播方式逐渐被视频影音所取代,数据量总体规模获得了空前增长,对传输速率的要求也随之大幅增加。4G网络的铺开,使得流媒体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而5G的到来,势必会大大助力AR/AR技术的应用普及,进一步拉近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

云AR/VR颠覆人机交互方式

人们对于AR/VR技术最大的感受在于其对传统信息传达方式的颠覆,这种技术提供了新型的人机交互方式,使得人们可以获得更加复合的情感体验,是在影音视听上的进一步拓展。此外,AR/VR设备作为一种新型信息展示载体,能够与各行各业进行承载性对接,比如教育、娱乐、艺术、商业等等,主要是在视觉呈现形式上带来革新。

从2016年开始,AR/VR市场开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从一开始只是存在于大众想象里的概念,到真正出现在大众面前,VR/AR开始褪去其原来的神秘性。VR可以利用电脑模拟出一个虚拟世界,当使用者戴上VR设备后,比如最常见的VR头盔,就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MR则融合了AR与VR两者的优点,强化了用户和虚拟世界之间的交互性,相较电影,在这一点上,MR更接近于游戏。

AR/VR运算处理将向云端迁移

AR/VR系统对带宽的需求非常高,高质量的AR/VR内容处理将会逐步走向云端,成为潜力无比巨大的大流量业务。虽然目前4G网络已经拥有了很高的传输速率,但是高级的AR/VR在传输速率和时延方面的要求要比现在高得多。随着云服务的逐渐发展,再加上5G传输的速率的提升,未来对家用及办公主机配置要求将大幅降低,转而使用连接到云端的各种人机界面。实时CG类云渲染VR/AR需要低于5ms的网络时延和高达100 Mbps至9.4 Gbps的大带宽,这么大的数据处理量在主机上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VR/AR需要大量的数据传输、存储和计算功能,这些数据和计算密集型任务如果转移到云端,就能利用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存储和高速计算能力。从而大大降低了用户端的计算处理压力,使得VR/AR成本得以降下来,这也是其实现大规模商用化一大关键因素。

文娱产业将是AR/VR产业的第一战场

目前,国内的AR/VR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上对国外厂商比较依赖。虽然,整个产业链正在朝向完备方向发展,但缺少大型企业进行牵引布局,且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

在2018年2月,第52届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超级碗”的比赛中,爱立信和美国电信业巨头Verizon为运动员们打造了一款特殊的橄榄球头盔,在头盔上加装了VR摄像头,其对数据传输有着更为苛刻的需求,只有5G网络的高速率、低延迟才能满足。

从发展阶段来看,智能文娱是最接近AR/VR这股红利的产业。2018年10月,英特尔联合著名咨询顾问公司Ovum发布了《5G娱乐经济报告》。该报告中预测,在未来10年中,传媒与娱乐产业将争夺累计近3万亿美元的无线市场营收机会。目前,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均在积极开展云VR/AR业务布局。

2018年12月29日,位于深圳南山中心区的保利的PECI VR馆正式开启试营业,这是继2018年9月保利联合数字王国在湖南长沙开设VR影厅之后的又一个大动作。相较于其他影城,这家显得有些别具一格。其中,在影厅外厅的VR体验馆吸引了众多人流。影院加VR的模式,使得PECI VR馆显得别具一格。

据悉,2019年江西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将于大年廿九(2月3日)播出。本次晚会将借助江西联通和中国联通5G创新中心提供的技术支持,推出5G+360°8K VR春晚,这也是中国电视史上首个基于5G网络的超清全景VR春晚。

目前,VR/AR技术尚处于部分沉浸期,主要表现为 1.5K-2K单眼分辨率、100-120度视场角、百兆码率、20毫秒MTP时延、4K/90帧率渲染处理能力、由内向外的追踪定位与沉浸声等技术指标。而随着屏幕、芯片技术和内容质量的不断提升,将会逐步进入深度沉浸阶段。

目前,5G技术标准和相关测试已经大体完成,并开始逐步进入试商用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中,AR/VR技术也将获得更多机会。就在今年1月16日,中国联通联合中兴通讯成功打通全球第一个基于3GPP最新协议版本的5G手机外场通话,这代表着5G已经成功实现到用户端的链接,5G重心也将随之向商业应用方面转移。在5G商用面逐渐打开的同时,AR/VR的潜力也将随之释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618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6
下一篇 2022-08-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