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华为在5G时代占据了主导优势

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华为在5G时代占据了主导优势,第1张

华为高通正式握手言和,达成和解,代价是华为将向高通补缴18亿美元的无线技术专利费用。

早在2019年,华为和高通之间的专利纠纷就已经出现,其中不少涉及到高通的无线技术专利,比如智能手机领域上的信号无线传输技术和协议,绝大部分源自高通,可以说,每一部手机上几乎都存在高通的专利技术,这也是高通一直以来依赖高昂的专利授权费获取主要营收的方式之一。

专利霸主高通

自从华为遭遇美国政府封杀以来,与美国各大科技企业的关系也愈发紧张,华为与高通之间关系同样如此。由于双方在多个领域欧存在一定竞争关系,比如芯片、5G等,同时华为和高通分别作为中美两国的科技企业标杆,两者的举动更是牵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而华为此次与高通和解主要是在无线技术专利方面,尽管ETSI公布的最新5G标准专利数量报告显示,华为以3147项排名第一,而高通为1293项,但是依然要向高通缴纳18亿美元的专利费用。主要原因是华为在5G时代占据了主导优势,但是当前国内手机市场依然是以3/4G手机为主流,哪怕华为自己的产品线也是如此,在制造自己的手机时也需要向高通购买射频前端以及无线天线等重要硬件设备。

而高通早在2G时代就开始制定的CDMA技术,虽然当时并不被业界看好,但是却在3G时代实现了逆转,3G的三大技术标准(CDMA2000、WCDMA和TD-SCDMA)中的两项技术都需要以CDMA技术为核心,高通也因此被称为“专利霸主”。

这也是为什么后续诸多通信厂商致力于推动4G时代的LTE标准(SC-FDMAOFDM技术)的原因,这样才能减少对高通的依赖,减少高额的专利费用支出。随着通信网络发展进入5G时代,各家也更希望自己掌握绝对话语权,最终高通拿下了5G三大场景中的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例如无人驾驶等业务)、mMTC(大连接物联网,针对大规模物联网业务)场景,而华为的Polar编码只能在eMBB场景(增强网络宽带,顾名思义是针对的是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中使用,正式打破了高通的垄断。

5G时代,专利保护愈发受到重视

当然,华为与高通和解本身是件好事,尤其是在近来紧张的环境形势下,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问题。而此次和解背后所呈现出的是,各大科技厂商对于自己的专利产权保护越来越严格。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专利保护意识与能力的提升,专利作为企业制胜市场的砝码之一,其分量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企业以知识产权为工具进行市场竞争,行业发展从低水平的价格战进入拼技术、拼专利的竞争阶段。

在2G/3G/4G时代国内厂商其实是错过了许多机会,而当前的5G产业发展正兴,各厂商对于5G专利权也看得越重。正所谓“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服务,三流企业做产品”。不管是移动通信技术还是其他领域的国际标准组织,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企业都希望自己提交的技术提案被标准制定组织接受成为标准,这样可以在产品研发效率和成本上获得优势。同时尽可能多的使用拥有自主知识的技术,也可以使企业在日后的专利交叉授权中降低成本。

就全球5G专利技术排名来看,华为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尽管有不少人认为,华为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在5G领域的专利技术,向美国收取专利费用来实现反制。但华为此前也曾就此话题回应表示,华为不采取激进的知识产权政策,更多的是以保护产品全球经营安全为目的,是防御性的,不会把知识产权“武器化”,也不主张高额的许可费,华为认为许可费应该设定在合理的水平。

不过对于华为来说,收专利费这种事绝非主业,通信设备和智能手机才是华为的重点方向。在5G技术的加持下,华为已经在全球5G初步竞赛中拔得头筹。
       责任编辑:pj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646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6
下一篇 2022-08-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