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AI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解析AI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第1张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人工智能始发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科学家们最开始的想法就是给机器赋予像人一样的思维(智能)的能力。后来渐渐分为两个学派,一种是从人的固有逻辑思维出发,就是让机器能执行判断式的思维,如“若A,则B”,这样的人工智能模式称为规则式人工智能,也就是将人类的智慧写成程序,这样的智能在处理少量数据或有规则的数据时还是可以的,但当有大量数据出现而又不算规则时,这样的算法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而另一种学派则将机器当作人来培育,也就是当作一个新生儿般的喂养,这是因为,该学派发现生物之所以能够思考问题,产生思维的源头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动物头脑错综复杂的神经元网络,如果能构造类似于头脑神经元网络的数据处理系统,让机器自动认识,从“看”到的景象中自动作出判断,机器就如新生的婴儿,自己学会从获取的信息中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达到了“智能”的目的。要达到这种智能,机器必须具备下面三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多的数据(可以看作是婴儿奶粉,也可以看作是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二是要有足够快速的算法处理器,也就是对获取的信息能快速反应,调取大量的相关数据,从中提取出类似的处理方式,择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当前专为某特定领域开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已发挥了其巨大的潜能;三是具有深度学习的能力,所谓深度学习,就是可以不停自动增加不同的神经单元,让机器能识别更多更复杂的场景,能分门别类存储更多的数

据,最终形成具有人一样智能的机器。

在某些专业领域,人工智能已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随着数据、运算速度提升和深度学习的出现,人工智能在最近十年,终于实实在在地应用于真实世界中。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潜能:识别人类语言、翻译文件、识别图像、预测消费者行为、辨别欺诈行为、批准贷款、帮助机器人“看”,无人驾驶

在“钉钉”开班和教育,可以开通机器人助手,它会帮忙你打理班上的日常事务,如考勤,致欢迎词,记录学生的成绩等;在各电商平台,也会有机器人助手在回答顾客的问题。而在大部分银行、电信等电话(或大堂)客服中,给你释疑的一般都是机器人。全天候提供服务的智能机器人,正逐步取代着人类的某些特定岗位,实现智能化生产和服务。

结语

人工智能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技术积累与沉淀后,走到现在终于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并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许有这么的一天,智能机器人将以生活秘书的身份成为我们家庭中的一员,这真是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664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7
下一篇 2022-08-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