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物理】地球磁场稳定存在的奥秘被揭开 了,还不快来看看!!

【科普物理】地球磁场稳定存在的奥秘被揭开 了,还不快来看看!!,第1张

地球人都知道:地球存在着稳定的磁场,这个磁场像个“保护伞”保护着地球生命免受宇宙射线的侵害,为地球生命蓬勃生长贡献力量,并且推动了地球文明的发展。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固体所”)特聘研究员亚历山大·冈察洛夫(Alexandre F. Gontcharov)研究团队利用金刚石对顶砧并结合脉冲激光加热技术,直观呈现了地球内部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下铁的热力学行为,从而解释了地球磁场稳定存在的原因。该成果6月2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

“地核的压力有几百万个大气压,温度有几千摄氏度,人们想了解的是在这种极端条件下,热量如何在地核中传播。”冈察洛夫介绍说,地球磁场对这种热运动极其敏感,也正是这部分运动的能量维持着地球磁场的稳定存在。

冈察洛夫在固体所研究团队的博士生姜树清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补充解释说,该成果具有解释地球磁场由来和解读地球温度演化的双重意义。

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极端环境下,内地核主要成分为固态铁,而外地核主要成分为液态铁,为地磁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液态铁在地核中的对流,就像一台地球发电机,源源不断地产生磁场,这就是地球磁场产生并稳定存在的原因。”姜树清解释道。

事实上,液态铁在地核中的热运动规律和能量平衡是由其热导率决定的。以往的研究中,理论工作者根据不同的预测值给出了一些合理的地球演化模型,然而实际情况最终需要直接的实验测量工作进行甄别。

冈察洛夫团队通过金刚石对顶砧高压技术结合激光脉冲加热,获得了上百万大气压和1600摄氏度~3000摄氏度的极端条件,成功模拟了地核内部的极端高温高压环境,并利用动态光谱学方法,准确测量了该条件下铁样品的热导率范围——每开尔文米18至44瓦。

据悉,该值的大小对地球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能保证液态铁在地核内不断对流,稳定地产生地磁场,保护地球免于来自宇宙的α射线、γ射线等射线的直接辐射,另一方面又能使地核中的热辐射不会过多地传输到地表,令地表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降到适宜生命物质出现的温度条件。

“为了模拟地核中的高温高压极端条件,需要将多种实验技术结合起来应用,并建立行之有效的探测系统。”姜树清说。

据介绍,冈察洛夫受聘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后,一直致力于在该研究院组建高压科学团队,并自主搭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激光加热、高温—高压低波数拉曼系统、充气系统等高压科学研究平台。此次实验,一方面对地球磁场的由来进行了正确解读,另一方面综合实验系统平台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检验。未来,该技术有望进一步应用于对其他地质材料在极端条件下行为的探索发现。

1、地球磁场对地球文明的意义

地球磁场有效地阻止了太阳风(太阳风是太阳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是一束可以覆盖地球的强大的带电亚原子颗粒流,属于等离子态)等宇宙射线长驱直入。40多亿年以前,火星也有着磁场,在其磁场的保护下,火星一度拥有更为稠密的大气层和水,但是在后期的某一个时间(39亿年前)火星磁场消失了,在太阳风的侵蚀下,火星的大气层和水不复存在,火星也成了今天这个荒凉的样子。因此,磁场对行星上生命的保护作用意义重大。

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可观测到的“极光”现象也证明了地球磁场对地球的巨大保护作用,太阳风会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发生偏转而偏离地球。候鸟迁徙道路漫长,如何能在漫长路途中不迷失方向,这个问题自古就是科学爱好者心中的谜题,现代科技研究发现,候鸟迁徙是利用地球磁场导航,以确保方向的准确。同样利用地球磁性导航定位的还有人类的指南针,指南针发明以后,人类开始的大规模、远距离的航海探险,并发现了新大陆,开启了近代历史的新篇章。

2、地球磁场是电磁场

19世纪末,著名物理家居里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磁石的一个物理特性,就是当磁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就会消失。后来,人们把这个温度叫“居里点”。科学家们就此断定地球磁场不是永磁体产生的,应该是由电磁产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809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8
下一篇 2022-08-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