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优选的应用场景在哪里

区块链优选的应用场景在哪里,第1张

中国银联自2015年起开展区块链技术研究,持续跟踪相关底层技术,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已在包括电子发票、缴费凭证、供应链金融等积累应用研究经验,并与商业银行、支付机构等境内外机构开展广泛的技术交流与深入的应用合作。

经济观察报此前曾报道,早在2016年,中国银联与IBM合作创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系统,用于交易积分。2017年银联与京东金融启动“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风险信息共享(分布式查询)平台”的研发,该平台于2018年上线,实现在金融支付行业内风险信息的高效共享。

“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联盟风险信息共享(分布式查询)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机构间去中心化数据共享协议,通过“事后计账、事后审计”的机制设计,从技术上确保多家机构间一对一的独立数据加密传输,同时可以利用智能合约等技术,量化各家机构间传输数据的质量与价值,进而实现对各家机构间数据使用资格的量化,真正实现开放、公平、公正的数据分享。

区块链在银行业的应用从最初的私有链到联盟链,从简单记账到贸易融资交易,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金融业应用场景,吸引了国内银行的积极参与。

“区块链经历十年发展,已经走过了概念诞生和普及、技术跨越发展的阶段,当前区块链在各行业纷纷得到应用,区块链技术应该更好的为数字社会服务,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9月17日,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在第五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上称。

“事实上应该说中国在很多区块链标准的工作中,微众银行都是直接参与在当中。”7月26日,马智涛在微众银行首届 FinTech Day(金融科技开放日)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微众银行把开源的理念用到区块链技术,运用到整个金融机构方面开发上。

就在该开放日上,微众银行首次对外披露了其区块链开源版图,连接底层区块链中间件平台WeBASE,实体身份标识与可信数据解决方案WeIdenTIty,以及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事件驱动架构WeEvent。

近年,微众银行区块链一直在探索用区块链技术在社会公众领域的应用。2016年5月,微众银行联合20多家机构发起成立了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2017年7月联合万向区块链等企业开源了企业级联盟链底层平台 BCOS(Be Credible, Open & Secure);2017年 12月联合金链盟内的多家机构开源了金融级的联盟链底层平台FISCO BCOS;2018年9月,微众银行在万向区块链峰会上提出“公众联盟链“的方向,进一步阐述区块链服务于公众的方向;此外,2018年至2019年微众银行逐步开源FedAI联邦学习系统、基于区块链的WeIdenTIty分布式身份标识管理、WeEvent分布式事件驱动 管理、WeBASE区块链中间件等一系列技术。

不仅微众银行,中国银行业一直在探索区块链技术创新。今年9月初,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同时上线扩容升级后的区块链福费廷交易(简称“BCFT”)平台。平台升级后,统一了银行间的福费廷业务协议,推出了《区块链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主协议》(简称“主协议”)。

BCFT平台由中信银行率先倡议,中信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设计开发,于2018年9月30日上线并持续开展银行间真实交易。在上线不到一年的时间内,BCFT平台累计交易量高达200亿元,银行机构反响强烈,已有30余家银行机构加入或明确加入意向,该平台已成为国内银行业最大的区块链贸易金融交易平台,在区块链创新领域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展望未来,区块链服务网络将不仅仅是一个多方合作推出的创新产品,作为一个基础设施网络,它将通过区块链技术连接政府、企业、机构、科技公司和各个方面,打破行业壁垒,实现各行业数据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向有利于解决实体经济中具体问题的方向发展。”时文朝称。

来源: 经济观察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921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8
下一篇 2022-08-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