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软包动力之王”孚能科技上市,成动力电池领域的黑马

国内的“软包动力之王”孚能科技上市,成动力电池领域的黑马,第1张

动力电池行业正处于爆发期,市场格局未定。前有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双寡头坐镇,后有群雄环伺。此时,一向低调的孚能科技却“意外上位”,登陆科创板,成为动力电池领域新的黑马。

随着孚能科技的上市,以及戴姆勒成为孚能科技的股东,动力电池行业双寡头的格局或生变。群雄逐鹿,半路“杀出”的孚能科技何以成为黑马?上市之后,孚能科技距离成为“电池大王”还有多远?

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诞生了!

7月10日,素有“软包动力之王”的孚能科技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结果公告》,此次上市孚能科技募集资金34.05亿元。7月17日,孚能科技将于上交所敲钟,正式于科创板上市。

早在去年9月16日,孚能科技的IPO就获受理,成为第一家申报科创板的动力电池企业。之后,孚能科技高效过会,如今不到一年又正式上市。

“黑马”杀出

招股书显示,孚能科技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整体技术方案的提供商,也是高性能动力电池系统的生产商。自成立以来,孚能科技一直专注于新能源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提供动力电池整体解决方案。

在动力电池市场,孚能科技以做软包三元而知名,且在此领域成为国内老大,全球领先。招股书显示,在软包动力电池方面,2017年、2018年孚能科技的出货量和装机量连续两年均排名国内第一、全球第三,孚能科技也因此被称为“软包动力之王”。

作为中国第一批实现三元软包动力电池量产的企业,本次IPO,孚能科技募集的34.05亿元,主要用于扩充软包电池产能。

虽然孚能科技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不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领头羊,不过孚能科技发展至今已十年有余。2009年,王瑀博士回国创业,创办了孚能科技。

在此之前,作为里斯本技术大学理学博士的王瑀,就在美国硅谷成立了Farasis能源公司,并获得了美国能源部、自然科学基金会等颁发的新能源技术开发奖20多项,此外还申请了30多项技术发明及创造专利。

创办孚能科技之后,王瑀将Farasis能源公司的新型锰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产业化,有了如今孚能科技的业务。

现在提起孚能科技,就绕不开其代表性的软包电池。孚能科技的软包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专用车,尤其是中高端车型。

如今在国际市场,特别是高端品牌车型上,软包电池很受欢迎,长期以来是全球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在消费型锂电池领域,软包电池渗透率更是超过70%。

根据EVsales相关数据,2018年全球销量排名前十的新能源乘用车中,软包电池配套占2款;排名前十的车企中,7家车企已采用软包动力电池方案。到了2019 年,全球销量排名前十的新能源乘用车中,软包电池配套上升至4款。

近年来,随着包括孚能科技在内的软包动力电池企业在技术和工艺上的突破和进步,软包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

GGII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软包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3.1GWh,较2017年增长73.7%。未来,随着软包动力电池成组效率的不断提升、成本的不断降低,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优异的软包动力电池预计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选择之一。

国内的“软包动力之王”孚能科技上市,成动力电池领域的黑马,国内的“软包动力之王”孚能科技上市,成动力电池领域的黑马,第2张

从出货量看,2018年中国软包动力电池出货量已达10.1GWh,同比增长48%。GGII预计到2025年,中国软包动力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88.6GWh。

国内的“软包动力之王”孚能科技上市,成动力电池领域的黑马,国内的“软包动力之王”孚能科技上市,成动力电池领域的黑马,第3张

2018年、2019年, 中国三元软包动力电池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装机量分别为 4.58GWh、 4.08GWh,占新能源乘用车装机量的比例分别为13.85%、9.70%。尽管2019年国内软包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下降,但随着全球主流整车企业逐步选择软包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重要技术路线之一,中国软包动力电池的市场占有率也将有所提升。

毫无疑问,作为国内的“软包动力之王”,孚能科技踩在了节点上,正从中受益。

底气何来?

从招股书披露的情况看,2016年以后,孚能科技的发展驶入快车道,2016-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由4.68亿元增长至22.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0%。

2019年,孚能科技实现营收24.5亿元,净利润1.31亿元。对于2019年业绩的增长,孚能科技在招股书中解释,一方面公司报告期内产能不断扩大,2017-2018 年有效产能分别为1264MWh和2018MWh,2019年进一步提升到3134MWh,产能的提升使其将不同客户的订单转化为实际的收入和利润,降低单一产品、单一车型、单一客户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销售提升又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产品议价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三元软包电池的市场渗透率的提高,孚能科技作为行业龙头将分享成长红利。

目前,孚能科技拥有江西赣州、江苏镇江两大生产基地。其中江苏镇江一期和二期项目从2018年下半年启动,预计2020年先后投产。届时总产能将达21GWh。

此次上市募集资金到位后,孚能科技将启动镇江三期项目。随着三期项目的建成投产,未来孚能镇江将成为其在国内重要的生产基地。

招股书里,孚能科技的第一大客户为北汽集团,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对其 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7.57%、83.58%和47.58%。报告期内,孚能科技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 99.78%、99.77%和95.82%。

此外,孚能科技的国内主要整车企业客户还包括德国戴姆勒奔驰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戴姆勒”)、长城集团等。

2019年9月,孚能科技拿下戴姆勒电池大订单,这也意味着,像宁德时代背靠宝马一样,孚能科技也站上了全球化竞争的舞台。就在此次孚能科技IPO募资时,戴姆勒成为孚能科技的股东,双方正在深度“绑定”。

“绑定”奔驰

7月3日,戴姆勒宣布出资9亿元入股孚能科技,持有其约3%股份。这是继大众入股国轩高科之后,又一家传统汽车制造商巨头与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联姻。

戴姆勒是国际知名的整车企业,是全球最大豪华车生产商之一、最大商用车生产商之一、最大卡车生产商之一。

早在2018年,孚能科技就与戴姆勒股份公司、北京奔驰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确定了长期合作关系,成为后者的动力电池供应商。2019年9月,孚能科技IPO前夕,戴姆勒发布公告称与孚能科技建立可持续伙伴关系。

孚能科技的公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戴姆勒取代北汽集团成为孚能科技的第一大客户,销售额达6509万元,同比增长82.09%。

这次戴姆勒入股孚能科技,背后是其大量扩张新能源产品的战略,带来的对动力电池的渴求。

在各个大型车企庞大的电动化战略目标下,动力电池的需求正在飞速增长。不过,欧洲拥有戴姆勒、宝马、大众等车企巨头,相比之下,同样出色的动力电池企业并不多。

在车企巨头将目光转向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时候,后者也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据悉,全球有近三分之二的电动车锂电池是在中国生产的。

SNE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前十企业占据全球出货量86.88%的份额,而这些前十企业均为中日韩企业,上游材料供应商也多数分布于中日韩地区。

与巨头车企的“绑定”,尤其是入股,使得孚能科技和奔驰可以深入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此外,奔驰宣布“在特定技术和商业条件下,孚能科技作为供应商可尽早参与到梅赛德斯-奔驰EQ产品下一代的项目中。”

Marklines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主流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平均已接近2%,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平均渗透率将达到10%-15%左右。无疑,未来全球主流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力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Marklines预测,到2025年戴姆勒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将与宝马持平。可以预见,随着合作的深入,作为戴姆勒动力电池的供应商,孚能科技将在其全球的电动化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说宁德时代凭借宝马背书在市场上脱颖而出,那么孚能科技牵手奔驰,对于刚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的孚能科技,未尝不是新的机会。

业内预判,未来中国动力电池前五家将会占据市场份额的70%-80%。这也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宁德时代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会改变。

你之前了解孚能科技吗?你觉得孚能科技能否挑战宁德时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5995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9
下一篇 2022-08-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