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方法全面缓解晶片功耗问题

五种方法全面缓解晶片功耗问题,第1张

  功耗过高已经成为半导体製程尺寸进一步微缩的主要障碍,并且严重威胁到所有电子领域的一切进展──从推动行动设备更加微型化到开发超级电脑均包含在内。

  虽然根本塬因在于永恆不变的物理和化学塬理,但工程师们已经开发出一系列的创新技术,以用于减轻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可望对振兴未来的晶片产业有所助益。

  以下讨论五种可用于降低未来IC功耗的技术。这些技术目前已经在开发中,可望共同解决未来十年内将会面临的功耗问题。

  拥抱协同设计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可让设计团队从一开始就进行协同设计,从而实现最佳化低功耗设计。事实上,业界最低功耗的处理器和系统级晶片开发人员不仅透过最佳化架构和材料来实现优势,也採用协同设计封装、电源、射频电路和软体来降低功耗,而不至于降低性能或增加成本。

  “实现低功耗必须採用覆盖技术、设计方法、晶片架构和软体的全面性方法。”德州仪器(TI)公司设计技术与EDA部门总监David Greenhill表示。

  TI已经使用了许多先进技术为每个子系统进行最佳化,从而为低功耗元件提升了新标準,例如打造自有的製程技术来平衡关断模式的漏电流与主动电流性能,或使用电压与频率扩展技术来定义各种省电工作模式。

  “第一步是从性能和功耗的观点来确认产品的目标。一旦这些目标确定后,就可以开始採用专用的製程技术,以提供所需的性能,而不至于超出设备的功耗预算。”TI公司28nm平台经理Randy Hollingsworth指出。

  EDA工具一直是实现这些更低功耗目标的关键,但有时需要围绕设计迴路进行一些反覆,因为採用传统EDA工具进行功耗估计只在接近设计週期结束时才比较精确。对于未来的IC来说,必须在设计週期初期便进行精确的功耗估算。

  一些专用工具的供应商已经拾起了接力棒。例如美国加州Atrenta公司推出一款名为Spyglass Power的工具,它可採用标準的暂存器传输级(RTL)描述来执行功耗估计、功耗降低与验证。这些RTL描述在较早的设计週期就能从每种主要EDA工具获得。

  “而今,工程师希望能在较早的设计週期展开功耗估计。”Atrenta公司资深工程总监Peter Suaris表示,“你不能再等到设计临近结束时才去估计功耗。你必须在RTL级就针对功耗进行协同设计,并为设计进行改动,以便能从一开始就实现节能效果。”

  Atrenta公司宣称,其专用的节能工具能以20%以内的精密度估计最终功耗预算,而功耗降低工具还可使最终设计功耗减少达50%。

  降低工作电压

  微缩晶片尺寸通常能够降低工作电压,从而实现节能。例如,叁星公司(Samsung)最新的20nm‘绿色记忆体’晶片透过将工作电压从1.5V降低至1.35V,以节省67%的功耗。

  处理器和逻辑电路的工作电压甚至低于记忆体元年,但工作电压降低至1V以下时就不可避免地必须进一步改善半导体製程。IBM、英特尔(Intel)、叁星、TI、台积电(TSMC)和其他每家半导体製造商均持续改善製程,以便能在更低电压下作业,不过,过去几个製程世代以来的进展速度已开始减缓。

  其关键在于电晶体导通的阈值电压在使用不同晶圆时是不一致的,因为在更大尺寸时製程的变化可以忽略。而由于在特定电压下关断状态的漏电流在不同阈值时有很大的变化,因此理想晶片实际上要使用根据其特性定製的供电电压。

  英特尔公司声称已具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这是该公司花费近十年时间进行完善的一种方案。英特尔採用了所谓叁闸(tri-gate)的3D FinFET电晶体架构,这种架构以叁维方式在电晶体通道周围环绕叁个金属闸极,使电晶体处于这些闸极的电场之下。这种技术可以抵销阻止工作电压低于1V的製程变化。

  “我们已经成功地展示我们的叁闸电晶体结构,可将工作电压减少到0.7V範围,而且还能做得更低。”英特尔公司资深工程师Mark Bohr指出,“这些都是具有更陡峭次阈值斜率的完全耗尽型电晶体,可以更小的漏电流更快切断,同时以更低阈值导通电压。”

  资金雄厚的半导体製造商们专注于模拟英特尔公司的3D架构,但一些新创企业则致力于研发新型平面製程,针对缺乏时间和资金来完善3D架构的半导体製造商重启电压调整进程。例如SuVolta公司已经发明出一种用于标準CMOS产品线的超低电压平面製程。

  SuVolta并未使用3D闸极耗尽型电晶体,改而採用一种未掺杂通道(带掺杂的阈值和保护带)以避免掺杂中的变化。深度耗尽型通道製程可在标準的平面CMOS产品线上实现。

  “透过使用平面深度耗尽型通道製程,我们已成功展示供电电压可降低到0.6V,未来还能够降得更低。”SuVolta公司技术长Scott Thompson透露。

  SuVolta还取得了第一个授权协议──富士通半导体,该公司将在今年稍晚进行量产。有关该重要授权交易的进一步声明可望在2012年稍晚发佈。

  智慧调节功能

  一般来说,供电电压和时脉速度越低,功耗就越低。然而性能也受到影响。因此,最新的微控制器和SoC开始寻求运用智慧电源管理单元,自动调整工作电压与时脉速度来搭配工作负载。

  “电源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单独立地调整晶片不同部份的供电电压和时脉速度,以便在任何特定时间点都能匹配其工作负载,同时关闭未使用的电路。”即将接任Silicon Laboratories公司CEO的Tyson Tuttle表示。

  电源管理单元通常以状态机模组的方式建置,能够选择性地降低非关键功能的电压和时脉速度。但随着半导体节点变得更先进,晶片中填入更多的电晶体,一种所谓「暗场硅晶」(dark silicon)的概念──大部份的晶片在需要使用以前均处于断电状态──这或许会是未来半导体的先驱设计理念。

  “在未来更先进的製程节点,如22nm,SoC将整合进更多能同时导通的电晶体。”Rambus公司CTO Ely Tsern表示,“暗硅的概念就是在晶片上製作许多特殊用途的功能,但在任何时刻都只启动所需的功能,让其它功能则保持黑暗的断电状态,什么事也不做。”

  英特尔在晶片电源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能够随时时详细地监视核心的温度,允许透过提升时脉(turbo模式)以提高性能或降低速度来节省功耗。

  但并不是所有的电源管理功能都能十分经济地移植到晶片上。事实上,最智慧化的电源管理方案是在晶片上和外部电源管理单元之间划分任务。“针对外部电源管理存在经常性的需求,因为从功率密度来说,能够加进晶片上的内容是有限的。”Enpirion公司CTO兼共同创办人Ashraf Lotfi表示。

  Enpirion公司专门生产独立式电源管理单元,这些电源管理单元能从处理器接收命令,例如当处理器进入睡眠模式时降低处理器的电压,当处理器被唤醒时再迅速恢復电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6021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9
下一篇 2022-08-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