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革计数器:超简易辐射探测器

盖革计数器:超简易辐射探测器,第1张

日本福岛一号核泄漏事件发生之后,各种关于核辐射的谣言如春日的柳絮般漫天飞舞。不过,一枚普通的人类怎样才能判断哪里有辐射? 辐射又有多强? 教你怎样在半小时之内做出一个简易到令人发指的辐射探测器

1   工具和材料

● 电烙铁一把

○ 盖革管 80元x1 (拜一下万能的淘宝大神就有了。天蓝提琴运气好,找到了个40多块钱的。)

○ 电蚊拍 30元x1 (蚊子肆虐的季节未到,所以大型超市中可能没有存货。不过小商品市场里通常会有没卖出去的积压货。我们只是取用其中的高压模块,如果你不嫌麻烦或者更富有DIY精神,完全可以DIY一个高压模块来用)

○ 有源音箱(带低音炮的那种2.1声道电脑音箱就行)

○ 100V 稳压二极管 1元x4 (电子市场/网购)

○ 10M电阻 x1 100K电阻 x1 (同上)

○ 几根导线

音频接头 0.5元x1(同上)

可选装备

● 电工胶带或者热缩管+热风q套装,用来在接线之后保证导线绝缘

● 放射性矿物,比如此次出场的“副钙铀云母”大大

○ 洞洞板

2   一位60后盖革管大叔的传奇

盖革管的全称是盖革-米勒管(G-M tube),是由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就是高中物理课本里那个提出“有核原子模型”的人)和德国物理学家盖革(Hans Geiger)于1908年共同发明,又由盖革和他的博士生米勒(Walther Müller)在1928年合作改进的。从此之后,盖革管的设计就基本不再改进了。核辐射包括α粒子流、β粒子流、γ射线三类,而盖革管则可以探测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视具体型号而定。天蓝提琴请到的这位盖革管大叔,名叫J408γ(注意是J408 gamma,而不是Y),想必他擅长探测γ射线了。

在“冷战”的特殊时期,或许是出于战备的目的,国内的电子管厂家生产了很多盖革管。这位1966年9月15日出生于中国国营华东电子管厂的J408γ就是其中之一。在当时,他们还是很受追捧的。冷战结束之后,盖革管们也就失去了之前的地位……时至今日,几经辗转,J408γ和他的兄弟姐妹们沦落到被人挂在淘宝网上廉价出售...想必J408γ的心里也是相当辛酸的吧。

盖革计数器:超简易辐射探测器,第2张

当一种电离辐射(比如γ射线)进入盖革管时,会使盖革管中的气体电离,在盖革管两端产生一个脉冲信号。这个脉冲信号可以被后级电路处理成各种表现形式。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盖革计数器通常是抓到一次辐射就闪一下LED灯,或者让蜂鸣器“滴”一声;也有些高级的会用一个计数芯片来数盖革管输出的脉冲信号个数,然后显示出来。

盖革管两端有两个金属小圆帽,(1)处的小圆帽是连着盖革管中心的金属丝的,要接电源正极。(2)处连着盖革管中的金属筒,要接电源负极。被盖革管大叔压着的那张纸是大叔的出生证明,果然是很有历史感嘛,有木有!(3)处是大叔的出生日期。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60后啊。

3   电压,你要稳住!

仔细看过J408γ大叔出生证明的同学,可能已经依稀辨认出大叔需要的工作电压是400V,而电蚊拍高压模块输出的电压是2000V(不同电蚊拍有所差异,但一般在几千伏这个数量级上)。为了得到想要的电压,就需要在高压模块的输出端并联上稳压的模块,把电压稳定在400V上。

(1)中的四个管子就是100V的稳压二极管。(2)和(3)是两个普通的电阻,阻值分别为10M和100K。(4)是洞洞板,主要是为了演示起来清晰一点(貌似没有达到效果啊啊…)实际制作的时候可以不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6118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0
下一篇 2022-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