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凉被」有助于电晶体散热

石墨烯「凉被」有助于电晶体散热,第1张

  高功率氮化镓(GaN)电晶体因容易过热而令人诟病,最近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由石墨及石墨烯(graphene)制成的「排热被」,能够有效降温而解决此问题。这个由碳材料所组成的补丁结构覆盖物(patchwork structures of coaTIng)能降低电晶体内热点的温度达 20°C 之多,并因此让元件使用寿命提延长 10 倍。

  氮化镓是高亮度发光二极体常采用的半导体材料,常见于交通号志与固态照明等用途中。此材料尤其适用于高功率高频率通讯元件以及紫光雷射二极体。自从于 2006 年商业化生产后,氮化镓半导体因其高效率与大 *** 作电压亦已使用于许多无线应用当中。对汽车工业而言,氮化镓元件同时也是引人注目的高功率电子元件

  然而,因为氮化镓元件常会发生过热的现象,尤其是在高功率与大电压下 *** 作时。过多的废热意味着氮化镓的元件效能会随着使用时间下降,最后甚至会导致元件故障,而氮化镓元件的市场占有率也因此受到限制。要避免这个问题,电晶体通道(即为元件主动区)附近产生的热需要被快速有效地移除。

  虽然已有数种散热管理方案被提出,譬如覆晶封装(flip-chip bonding)技术及复合基板的采用等,此烫手问题仍旧未能完全解决。最近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 Alexander Balandin 团队发展出一种不寻常的对策,他们以石墨和石墨烯制作「被子」(quilt)覆盖于元件上方,结果大幅降低元件温度。这是因为石墨及石墨烯皆为优良热导体,能携带走多余热量,达到散热功能。Balandin 表示,不同于金属材料,少层石墨烯薄膜即使在厚度仅数奈米时,依旧能保有绝佳热导性质,因此非常适合用来制作横向散热片及内部连线。

  研究人员以微拉曼光谱(micro-Raman spectroscopy)进行监测,发现高功率 *** 作下的氮化镓电晶体热点温度可降低达 20°C 之多,相当于能延长元件使用寿命十倍并增进元件的整体可靠度。此外,石墨烯薄片也可使用于氮化镓基板的热介面材料中作为填充物,有助于整体晶片废热的移除。

  石墨烯「凉被」有助于电晶体散热,第2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6153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0
下一篇 2022-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