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正式私有化,宣告PC主导时代的终结

戴尔正式私有化,宣告PC主导时代的终结,第1张

  戴尔公司周二称,该公司已经达成了一项私有化交易,这项价值244亿美元的交易标志着一个时代的非正式终结——在这个时代中,许多年轻的企业家让个人电脑成为了占据主导地位的计算设备。这项交易能“马上为股东交付价值”,戴尔公司首席财务官布莱恩·葛雷登(Brian Gladden)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他表示,虽然戴尔公司为自我振兴而付出的努力已经取得了进展,但“我们认为这家公司将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实现复苏;而在私有化以后,戴尔公司将不再需要受到作为上市公司的审查和限制,因此可以更加容易地作出必要的改变。

  这项杠杆收购交易反映了戴尔创始人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软件巨头微软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银湖(Silver Lake Partners)和多家投资银行联合起来的力量。迈克尔·戴尔和银湖将提供每股13.65美元的收购价格,比上个月有媒体报道称戴尔公司可能私有化时的股价高出25%。

  该交易将通过由迈克尔·戴尔贡献的现金和股票,银湖旗下投资基金提供的现金资金,投资公司MSD Capital所投资的现金,来自于微软的20亿美元贷款,现有债券的展期,美国银行美林公司、巴克莱银行、瑞士信贷集团和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提供的债务融资,以及留存现金进行融资。

  戴尔公司称,迈克尔·戴尔在去年8月份就已首次接洽公司董事会,谈及有关杠杆收购的问题。“董事会进行了一项非常有纪律的、有组织的审查程序。”葛雷登说道。在交易完成以后,戴尔公司的总部仍将位于德克萨斯州的圆石城(Round Rock),预计这项交易将在该公司的2014财年第二季度中完成。合并协议提供了一个45天的“竞购条款期”,戴尔公司可在这一期间主动寻求其他要约。

  迈克尔·戴尔目前拥有大约14%的戴尔公司股份,他将继续以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身份领导这家公司。他将把自己所持戴尔公司的股份贡献给私有化以后的新公司,此外还将进行重大的额外现金投资,从而继续持有这家公司的重大股份。

  戴尔公司曾是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厂商,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但是,这家公司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市场“旁观者”,原因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更加流行的设备,而个人电脑销售量则一直都在下降。迈克尔·戴尔于1984年在德克萨斯大学的宿舍里开创了这家公司;据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透露,他去年决定寻求将这家公司私有化。

  戴尔公司是孵化出个人电脑革命的公司之一,而现年47岁的迈克尔·戴尔是上一代企业家中唯一仍在运营这样一家公司的高管。其他构建了个人电脑“帝国”的企业家还有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个人电脑厂商Gateway创始人泰德·威特(Ted Waitt)和已故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以及另一名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等。

  分析师和参与戴尔公司私有化交易的人士称,个人电脑在这家公司营收中所占比例仍将达到一半左右,而对这项业务进行重组可能会导致戴尔公司的营收大幅下降,这将令投资者感到不安;因此,作为一家私人公司来进行这种重组可能会更容易一些。对于保持与购买戴尔公司其他产品的公司之间的关系来说,其个人电脑业务是关键所在。

  从个人电脑向其他设备转变的趋势已经给微软带来了一个问题,后者的 Windows *** 作系统为大多数个人电脑提供支持,但一直都未能在其他类型的设备中取得重大进展。对戴尔公司的私有化交易进行投资可能有助于稳定微软的主要经销商之一,确保这家软件巨头拥有一个重大的Windows经销渠道。

  在通常情况下,杠杆收购交易融资中只有一小部分来自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及其合作伙伴提供的现金,而新债务所占比例则要大得多,这将成为私有化以后的戴尔公司的负担。到最后,这种借款将通过戴尔公司业务所创造的资金或出售自身资产所获得的资金来偿还。戴尔公司每年来自于业务运营活动的资金高达数十亿美元,因此到目前为止,投资者认为该公司有能力偿还债务。

  大型杠杆收购交易在大约六年以前十分流行,当时有多项此类交易的规模都达到了200亿美元左右,其中包括希尔顿酒店公司(Hilton Hotels Corp.)和第一数据公司(First Data Corp.)等。但是,自经济衰退周期以来,这种规模庞大的交易一直都没有出现过;在这一周期中,随着经济状况的恶化,有些并购目标已经由于交易所带来的债务负担而承受重压。

  但最近以来,利率已经在如此之长的时间里维持极低水平,因此债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已经变得十分渴求杠杆收购交易,原因是这种交易能提供颇具吸引力的回报。对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来说,当它们为筹集债务融资而需要支付的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这些公司就能获得更加良好的回报。

  与此同时,有些业内人士称,戴尔公司的私有化交易不一定会带来一波重大的私募股权收购交易。举例来说,微软对这项交易进行了投资,而并非所有私有化交易都能获得这种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6234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1
下一篇 2022-08-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