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生物3D打印器官芯片问世

第一代生物3D打印器官芯片问世,第1张

来源:浙江新闻

      10月20日,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发布了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研发的第一代3D打印器官芯片产品OrganTrial。

据介绍,该产品的成功研制,为药物筛选和体外一致性评价、食品和化妆品的安全性和功效检测等领域,提供了新的精准研发平台,推动了生物3D打印在医疗和制药领域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药物开发现状是高投入、低产出、高风险、低效率,缺乏精准的筛选模型是困扰药物开发的瓶颈。“个性化植、介入器械的生物3D打印技术重大专项”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

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徐铭恩说,OrganTrial器官芯片的关键技术为MCT(离散制造微层析成像技术)、TIssue Nest(组织巢)等,均为原创性技术。

“生物3D打印技术出现后,能帮助科学家批量化地构建高仿生组织器官。3D打印器官芯片产品的出现,更能帮助科学家构建微型化、多器官的仿生病理生理模型,加快研究节奏、推进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徐铭恩说。

据介绍,OrganTrial器官芯片包含两个既独立又可组合的模块:Doloers模块在一个微流控体系中集成了小肠/皮肤、肝和肿瘤等组织,可仿真药物在人体的吸收、代谢及对靶标组织的作用;Hive模块则具有更高灵活度,用户可基于蜂巢型器官芯片单元,像玩“乐高”一样搭建更复杂的组织器官芯片系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研究中心教授申屠建中说,3D打印器官芯片对药物不同开发阶段都具有很大的价值,包括早期药物筛选、临床Ⅰ期药物试验和精准用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6301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1
下一篇 2022-08-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