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运营商力挺的NB-IoT粉碎LoRa?

华为运营商力挺的NB-IoT粉碎LoRa?,第1张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为低带宽、低功耗、远距离、大量连接的物联网应用而设计的LPWA(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低功耗广域网)也快速兴起。

  为了抢夺LPWA商机,相关厂商纷纷组建联盟推出不同协议,NB-IoTLoRa就是典型代表。华为与沃达丰共同提出的NB-IoT是工作于授权频谱下3GPP支持的2/3/4G蜂窝通信技术。由SemTech研发的LoRa是基于Sub-GHz工作于未授权频谱的通信技术。同属于LPWA,为什么沃达丰创新和架构主管Matt Beal会提出NB-IoT将粉碎LoRa技术如此尖锐的观点?

华为运营商力挺的NB-IoT粉碎LoRa?,华为、运营商力挺的NB-IoT将粉碎LoRa?,第2张

  NB-IoT从技术上说比LoRa更胜一筹?

  2015年8月,3GPP RAN开始立项研究窄带无线接入全新的空口技术,称为Clean Slate CIoT,这一Clean Slate方案覆盖了NB-CIoT。NB-CIoT是由华为高通和Neul联合提出,NB-LTE是由爱立信、诺基亚等厂商提出。

  NB-CIoT提出了全新的空口技术,相对来说在现有LTE网络改动较大,但NB-CIoT是提出的6大Clean Slate技术中,唯一一个满足在TSG GERAN #67会议中提出的5大目标(提升室内覆盖性能、支持大规模设备连接、减小设备复杂性、减小功耗和时延)的蜂窝物联网技术,特别是NB-CIoT的通信模块成本低于GSM模块和NB-LTE模块。NB-LTE更倾向于与现有LTE兼容,其主要优势在于容易部署。

  最终,经过2015年9月的RAN #69会议协商统一,NB-IoT可以认为是NB-CIoT和NB-LTE的融合。

  据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首席战略官余泉介绍,NB-IoT技术具备四大优势:一是覆盖,NB-IoT的覆盖比传统GSM网络好20个db。如果按照覆盖面积计算,一个基站可以提供10倍的面积覆盖;二是能支持海量联接,200KHz频率下面,借助NB-IoT一个基站可以提供10万个连接;三是低功耗,NB-IoT通讯模组电池可以十年独立工作,而不不需要充电;四是低成本,NB-IoT模组的成目标小于5美金。

  LoRa的主要技术特点是能够进行1-20km的长距离传输,城市里,无线距离范围在1~2公里,郊区或空旷地区,无线距离最高可达20km。节点数可达万级甚至百万级,一个网关可以连接多少个节点或终端设备。数据速率范围0.3~50kbps,较低的数据速率可以使电池寿命达到3-10年。

  因此,如果从技术上进行对比,很难说哪一个技术具备绝对的优势,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是否工作于授权频谱。

  两种技术的发展现状

  为了将LoRa协议成功推向全球标准,一个开放的、非盈利性组织,由业内领先厂商发起,目的在是将低功耗广域网络推向全球,以实现物联网、M2M、智慧城市的应用的LoRa联盟成立。目前,联盟成员包括跨国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传感器厂商、芯片厂商和创新创业企业等,这些成员跨欧洲、北美、亚洲、非洲等地域。

  作为商用化较早的LPWAN技术,LoRa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相关企业已开始从以往推出简单的低功耗LoRa模块和点对点传输方案,向着端到端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八月智能科技、门思科技、唯传科技、拓宝科技等早期LoRa方案的推动者也推出了节点+网关+云端服务的解决方案,让用户可以以堆积木的选择方式,选择从简单的传输到企业级网络运营商的不同方案。不过,由于国内LoRa方案厂商多为初创企业或中小企业,本身曝光度不高,LoRa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

  相比之下,NB-IoT由于有华为以及运营商的力挺,曝光度就比较高了。华为作为NB-IoT的主导者,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包括基站、核心网、芯片、 *** 作系统以及数据管理平台。除华为海思外,爱立信、高通都在积极研发生产该类芯片,很多芯片原厂和模块厂家也计划于今年支持NB-IoT。

  应用方面,沃达丰推出地下车库指示案例,华为在公开过使用NB-IoT的智能电表、智能停车场的试制系统之后,在“2015年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展示了融合GPS功能,能够管理物品定位信息的“智能追踪系统”。

  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曾宣称将于2017年实现NB-IoT的商用。联通也计划今年在超过5个城市启动NB-IoT外场规模组网试验及业务示范,今年底明年初推进重点城市的NB-IoT商用部署,2018年全面商用。国内主流运营商开始设计NB-IoT的时间表,而国外运营商对此热情更高,沃达丰、德国电信、阿联酋电信、意大利电信、AT&T等全球顶尖运营商都围绕NB-IoT发布了各自的发展方略以及展开实验局。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参与NB-IoT阵营的产业巨头具有一定行业话语权和曝光度,在推进NB-IoT技术的商用化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6937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5
下一篇 2022-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