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智能电网十大憾事:交流特高压“缩水”?

2012智能电网十大憾事:交流特高压“缩水”?,第1张

  年末将至,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在2012年那是风生水起,编辑对这一年来智能电网产业发生的事件进行了梳理分析,简要罗列了一份让行业略感失望的清单,那么,2012年又有哪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回顾2012年的中国智能电网“十大憾事”:

  3000亿元交流特高压“蛋糕”或面临“缩水”

  2010年,国网提出在2012年建成“两纵两横”特高压骨干网架的规划目标,即淮南(皖南)—上海、锡盟—南京、陕北—长沙、淮南(南京)—上海特高 压交流工程,但这些预定的目标没有达成。尽管如此,交流特高压仍然获得一些发展,目前,除了皖电东送工程已开工建设外,锡盟—南京工程也已获得了国家能源 局的“路条”。

  今年2月,国网为使工程获得审批前做好前期沟通工作,在北京召开了锡盟—南京、蒙西—长沙、荆门—武汉—南昌特高压交流 工程的工作协调会,项目沿线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河南、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区的有关领导出席了这次会议。据国网人士透露,锡盟—南京、荆门—武汉— 南昌两条线路可望在年内开工。

  但现在看来能否开工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由于在经济性、安全性和必要性等问题上,一些电力专家针对交流特高压发表了态度坚决的不同意见,使得其未来的发展并没有直流特高压那般顺利,整个前景变得有些扑朔迷离。一些专家对晋东南—荆门工程的“成功”提出了 质疑,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通过特高压交流网架连接起来的“三华同步电网”将很不安全,而且很不经济。有业内人士称,相对于智能电网,政府对于交流特高压的 发展则显得有点“吝啬”,在近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智能电网被一再提起,但同样称得上是巨额投资的特高压却并未提及,可见高层对于发展特高压持谨慎态度。

  国家电网充换电站“遍地开花”战略碰壁 无奈收缩

  曾经“意气风发”

  “今年的市场很冷清,与往年的火热市场相比,业界很难适应。”上述奥特迅相关负责人不无感慨地对记者表示,“以前我们每月都出差参加好几次国家电网的招投标,今年到现在才出去两三趟。与去年相比,现在的境况真是天壤之别啊!”

  我们从公开信息了解到,自从2009年初国家出台《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政策后,吸引了众多整车、电池电机、稀土企业加入该领 域。其中,国家电网利用原有网络优势,在全国掀起充换电站建设浪潮,走在了南方电网、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的前面。

  据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在2011年初的工作会议上介绍,国家电网顺利完成了2010年初既定目标,工程覆盖了全国26个城市,其中建设标准化充换电站87座、充电机5179台、充电桩7031根。当年,便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最多的国家。

  国网“换电模式”遇冷 削减充换电设施建设

  据了解,最近很多做设备的厂商都很着急,本来 按照国网计划的大规模建设充换电站数量进行配套设备生产的,如今订单没有了,大家进退维谷。一位做充换电设施的设备商向记者透露,“今年国家电网突然削减 了充换电设施建设计划,原计划全国建196座充换电站,现在实际建设可能一半不到。”

  上述设备商向记者透露,国网突然暂缓高调的充换电站建设,与日前国务院审议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有关。

  天威保变:“偷鸡不成蚀把米”?

  话听上去虽然有点不雅,但拿来形容过去几年的天威保变,那可是相当地贴切。2011年,这家曾相继研发出多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国变压器发展史上名 列“第一”的变压器产品,并且成功成为变压器单厂产量世界第一、拥有变压器行业核心技术最齐全的行业领军企业,竟然一分钱没赚!(图1)。要不是政府2亿 多元的政策性补贴,最终让企业的年报尚且不那么难看的话,这家昔日的行业明星企业恐怕真的就不仅仅是脸上挂不住那么简单了——从高峰到低谷,总共也就短短 三四年时间。

  一般来说,一个行业领军企业短时间内突然陷入极大经营困难,大多数情况都是整体行业大环境出了问题。正如天威保变年报所描 述:受公司两大主业变压器和新能源市场均出现竞争加大、订单不足等严峻形势而导致经营收入巨大下跌——然而,这样的市场衰落,不但只是一时,更只是表象 ——在此,笔者着意要谈的,是天威保变或许正在陷入“比亚迪式”的衰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6978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6
下一篇 2022-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