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导入穿戴式 外观设计将是一大挑战

无线充电导入穿戴式 外观设计将是一大挑战,第1张

  对无线充电在导入穿戴式应用的利基点,除了可以解决有线充电的多元性问题,进一步提升外观设计的美感外。另外一个主要的理由在于:「防水」,IDT全球业务发展总监陈曰亮说。

  陈曰亮谈到,穿戴式电子所延伸的终端产品相当多元,涵括了手环、手錶与智慧眼镜等,每种产品的外型都不甚相同,就实务上来说,要搭载无线充电有一定的难度存在。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原因在于,不论是WPC或是PMA阵营都是采用磁感应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特色在于必须采用近距离接面接触,才能进行充电工作,位置若有差异,亦会造成充电效率不彰的问题。


  IDT全球业务发展总监陈曰亮。

  但若是采用A4WP阵营的技术,距离与摆放位置的限制则可以全部解决。但问题在于,目前A4WP在规范文件上,并没有明确提出针对穿戴式应用的规范。

  陈曰亮表示,就他了解,目前穿戴式产品所需要的电力大多落在两瓦以下的范畴,但问题在于,以WPC或是PMA阵营,其最小功率都是以五瓦为主,这在系统设计上就会造成不小的麻烦。对系统业者来说,必须要从发射端与接受端重新设计产品,无线充电才有被实现的可能。

  以接受端来说,一般的线圈面积大多都大于穿戴式产品,此外也会造成厚度增加,这是现有在系统设计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屈就于既有的系统设计,线圈的大小乃至于外型都会被重新设计。这种设计在既有的WPC或是PMA阵营并无明文规定,换言之,也就没有既定的标準,再加上先前所谈到的,为了能使用无线充电能够进行,发射端的设计必要也要重新设计才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7042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6
下一篇 2022-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