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电源管理芯片朝多相式与大电流方向发展

移动设备电源管理芯片朝多相式与大电流方向发展,第1张

  就许多3C电子产品的设计而言,各项电子组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芯片组、图像芯片及内存等,所使用的电压范围都各有不同,且基于省电的目的,这些组件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境提供不同的效率,也就是说这些组件可能会分别处于休眠、低速运转及高速运转等不同状态。可想而知,这对于电源控制而言是极大的挑战,必须提供复杂的功能满足各项需求,而所有参与控制这些功能的IC集合而成,即被称为电源管理单元(PMU)。

  不过,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联发科技、高通等提供公板平台的应用处理器厂商,过去倾向于将所有电源管理芯片整合于电源管理单元内,但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尺寸和功能日新月异,近期已陆续释放出电源管理芯片订单,以满足不同应用设备系统厂商的需求。例如高通MSM8x25Q、MSM8225Q 这两款针对高端智能手机的处理器平台,最初开发时便未整合图像处理器电源设计所需的PWM(脉冲宽度调制)芯片,而是通过与电源IC供货商合作,省去自行研发的时间,这有助于处理器迅速推出。

  并且,由于这些移动设备对于耗电有着更严苛的要求,应用更为复杂,相关市场对多种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动未来电源管理芯片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整体而言,电源管理芯片已朝向多相式与大电流等设计方向发展,以满足新一代移动设备对小尺寸、低耗电和高转换效率等要求。

  图像处理功能强大,推升更大输入电流

  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电源管理发展趋势之一,就是随着移动设备的图像处理器性能日益强大,推升更大输入电流的需求,进而带动多相式(MulTI-Phase)DC-DC降压转换器(Buck Converter)的需求,希望能通过提升转换效率,进一步增大平板设备的输入电流。事实上,继双相DC-DC降压转换器于两年前面市后,2013年至今的市场上已陆续看到四相、六相式产品的推出。

  另外,随着智能手机的屏幕尺寸及功能日益多元化,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原始设计制造商 (ODM)为克服功耗的挑战,已开始于手机内建更多DC-DC转换器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据了解,两年前手机中的DC-DC转换器数量约为三至四颗,现在则增至五至六颗;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两年前为五至十颗,现在则已大幅增加至二十颗以上。

  为顺应移动设备的电源管理需求,德商戴乐格半导体(DIALOG Semiconductor)所推出的非中央处理器电源管理芯片,高度集成低压差线性稳压器、DC-DC转换器、模拟数字转换器(ADC)、电池充电器和实时频率(RTC)等各种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戴乐

  格还在电源管理芯片内加入音频编解码器(Audio Codec)IC。戴乐格更在日前宣布此解决方案已获韩国三星智能手机平台采用,集成了音频功能的Dialog D2199电源管理IC,将搭载在三星Galaxy Trend 3中。戴乐格总裁Jalal Bagherli表示,D2199

  芯片可以提供一个经过优化的高效电源管理解决方案,不仅具备更好及更高效的电池管理功能,还具备高端音频功能,这些特性将能为智能手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与更大的便利性,且高集成度的芯片能让印刷电路板PCB)尺寸更小且大幅减少使用空间,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2011~2015年智能手机电源管理IC产值及预测

  此外,戴乐格于去年年底宣布与立锜科技合作开发电源管理方案,两家公司将开发具有差异化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锁定的重点市场为大量与高度成长的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需求。

  对此合作,立锜科技总经理谢叔亮表示,Dialog的高集成度电源管理技术搭配立锜科技的多样产品线以及在亚洲的通路优势,可协助双方开发技术领先及成本优势的产品。Dialog的Bagherli也指出,两家公司的互补性可让彼此在产品整合、技术性能及上市时间上领先业界。此外,2014年中国预计生产5亿台以上的智能手机,合作将为双方在这个市场中带来极佳的成长机会。

  事实上,移动设备对于电源管理单元需求的不断上升,加上许多模拟IC大厂也力图在PC市场外开拓新领域,因此许多业者都积极布局于手机、平板等智能移动应用所需的电源管理单元相关产品。其中,立锜已交出亮眼成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7044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6
下一篇 2022-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