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误读“华为石墨烯基电池” 过度宣传将变“捧杀”

别再误读“华为石墨烯基电池” 过度宣传将变“捧杀”,第1张

  前些天,华为中央研究院瓦特实验室在第57届日本电池大会上正式宣布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实现重大研究突破,推出业界首个高温长寿命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随后,被疯传为“突破石墨烯电池”、 “开启石墨烯商用时代”,更有甚者传言“华为月底推石墨烯快充手机”。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呢?请跟着小编一起重新解读华为的“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

  公众号和科技媒体误读只为“蹭热度”?

  华为官方公布的视频(https://v.qq.com/x/page/b03495nluaw.html?start=25)中明确指出,华为此次是在“锂离子电池的耐高温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并非一些公众号和科技媒体大肆宣传的“华为正式发布石墨烯电池”、“华为开启石墨烯商用时代”……

  

  华为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其原理是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高温抗分解添加剂,配合高温稳定的大单晶正极,大幅提升电池热稳定性,同时采用石墨烯进行高效散热。

  华为瓦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李阳兴博士指出,石墨烯基高温锂离子电池技术突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在电解液中加入特殊添加剂,除去痕量水,避免电解液的高温分解; 2、电池正极选用改性的大单晶三元材料,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3、采用新型材料石墨烯,可实现锂离子电池与环境间的高效散热。

  高温环境下的充放电测试表明,同等工作参数下,该石墨烯基高温锂离子电池的温升比普通锂离子电池降低5℃;60°C高温循环2000次,容量保持率仍超过70%;60℃高温存储200天,容量损失小于13%。

  华为表示:“这一研究成果将给通信基站的储能业务带来革新,可使炎热地区的外挂基站工作寿命达4年以上。此外,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也将助力电动车在高温环境下持久续航,以及无人机高温发热下的安全飞行。”

  综合来看,上面的解析就已经明确指出了,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里面的 “石墨烯” 仅用于提升锂离子电池散热效果。而电池电极上也并没有使用石墨烯材料提高导电性,更没有直接使用石墨烯材质制作电池主体。且该电池主要的突破点在耐高温和长寿命,并非快充,与“华为月底推石墨烯快充手机”无关,可能是一些公众号和科技媒体为了“蹭热度”,将“华为宣布推出业界首个高温长寿命石墨烯助力的锂离子电池;同时宣布华为快充电池已经商用,并将于今年12月底正式对外发布超级快充手机”二者混为一谈,误导读者

  这种技术既不是突破,也不是颠覆?

  小编在收集相关资料时找到一位业内技术人士认为华为的这项最新成果的确是一种技术进步,但不是突破,更不是颠覆。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著名电池企业的专家表示,华为李阳兴宣称的这三方面技术突破都没有特别神奇之处。

  第一方面,“在电解液中加入特殊添加剂,除去痕量水,避免电解液的高温分解”,只能说是添加剂的进步;

  第二方面,“电池正极选用改性的大单晶三元材料,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而三元材料大单晶也是常见的一个方向;

  第三方面,“采用新型材料石墨烯,可实现锂离子电池与环境间的高效散热”,而石墨烯用于散热也是常见的方向。

  “石墨烯只用于散热而已,实际上它的应用本身没有突破,如果不是华为搞出来的,大家可能都不会理睬。”这位人士认为,这次华为的石墨烯基高温锂离子电池宣传上有点夸大其词。

  

  ▲华为石墨烯基高温锂离子电池的技术突破之一就是,采用新型材料石墨烯,实现了锂离子电池与环境间的高效散热。但业内人士认为石墨烯在其中只是用于散热,它的应用本身并没有突破。

  华为这项新技术能否加速石墨烯电池应用?

  在这里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石墨烯,这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材料,此外还有超强的导电性、优异的室温导热和透光性,结构也相当稳定。因为这种优异的特性,使得石墨烯在微电子、物理、能源材料、化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不错的应用前景。有可能还可以代替硅材质,制造出新一代的超级计算机,可以说是新时代的“超级材料”。

  

  而因为石墨烯本身带有优异的导电性能,锂离子可以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的穿梭运动,所以就产生了石墨烯电池这个概念。目前来说,真正的石墨烯电池里面的 “石墨烯” 也只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导电添加剂当中起作用,能够极大地提升电池的充电速度,但是对于电池本身的容量并没有什么提升。也就是说石墨烯即使真的商用了也只是作用于快充技术上面,并不能提升电池本身的续航能力。

  此外,目前石墨烯依旧是属于科学实验室的产物,只能够极少量地从石墨当中提取。所以石墨烯本身的造价就非常昂贵,连大规模生产都做不到,更别说是在市场上商用了。

  华为瓦特实验室这次也只是很巧妙地利用石墨烯高导热性能来为他们的锂电池散热,并未宣传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石墨烯电池。此外,据了解,国内一些著名的动力电池厂家也并没有将石墨烯电池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因为成本太高,石墨烯离实用还远,要想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成本的显著下降。另一位业内技术人士也表示:“论克卖的东西永远都不会成为方向,等论斤卖了以后吧!”

  从成本和产量上来看,这项技术目前是不适用于动辄铺货上百万的智能手机上的,且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是针对高温工作环境制作的,一般而言锂电池高温性能好,低温性能就差,反之亦然。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也曾表示,从实验室的概念到实际应用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比如纳米硅的负极1997年提出来,但直到现在还是非常不满意,所以大家不要对石墨烯电池短期内应用抱太大的希望。

  虽然石墨烯这种 “超级材料” 目前对于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来说可能帮助并不是很大,但是其他领域上,例如:电子元件、能源材料、超级电容器和高速晶体管等都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当然目前受困于成本和产能的问题而无法大规模生产或者实验,以后如果可以有一个低廉的量产方案说不定将会给各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在这之前,各位爱国人士还是需要好好冷静下来,石墨烯现在还达不到真正商业化的程度,可不要再轻信为了蹭热点和相关利益而专业造谣的朋友圈 “爱国” 文章了。

  总结:过渡宣传将演变成“捧杀”!

  小编在某论坛中看到华为内部人员发表了一些感想:现在网上都不是华为自己在过度地吹捧华为,并不是在帮华为进步,而是是在替华为建立了很多阻力。运营商在互联网业务的冲击下,风雨漂摇,夸大公司业绩,实际是制造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矛盾。吹风点火员工的收入,是在制造公司与员工,家属之间矛盾。当前,华为的路还不好走,关键的部件与技术还掌握在巨头手中,不时还要被他们卡一下脖子;在ICT产业链上,华为充其量是一个勤劳的装配工。今年,一系列的碾压,哭晕在厕所,惊呆了,word天的吸引眼球,哗众取宠的奇文,在进行病毒式传播,消蚀着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扎根技术努力奋斗形象!

  综合现有的文章来看,“吹捧”中国大企业,再添加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这简直是某些科技媒体和微信公众号文章成为“100000+”爆款的重要秘诀(如此前网传华为碾压高通拿下5G话语权,小编发文道出背后真相:https://www.elecfans.com/baike/tongxingjishu/20161121450578.html?1480985550)。

  这种“吹捧”文章,通过为一些信息不对称的读者,提供廉价的精神刺激(自豪感),可以实现快速刷粉、快速刷阅读量的神奇效果。

  但这种“吹捧”却有着非常不好的溢出效应:它扭曲了与技术有关的事实,让误解和误读流行,让真相渐行渐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7100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7
下一篇 2022-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