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方向在哪里?看微软亚洲研究院四任院长的建言

人工智能方向在哪里?看微软亚洲研究院四任院长的建言,第1张

  11月14日,李开复、张亚勤、沈向洋、洪小文同时现身中关村丹棱街微软亚洲研究院,这四个人分别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第一任、第二任、第三任和现任院长,现在李开复是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张亚勤为百度总裁、沈向洋为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当天现身是出席微软亚洲研究院院友会成立仪式。

  李开复、沈向洋、洪小文皆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专家拉吉·瑞迪(Raj Reddy)的学生,创新工场主要投资方向是AI(人工智能),百度当前的主攻方向是AI、沈向洋是微软人工智能事业部的负责人、洪小文自己的研究主业也是AI。这四个人聚在一起,怎么可能不谈AI?这届院友会的主题就是“让世界充满AI。”

  沈向洋:SmartX就是AI

  作为第一届院友会会长,沈向洋开场就表示:“因为知道师兄李开复要来,而且要谈AI,所以自己专门跑到导师处‘偷师学艺’”。这当然是谦辞,沈向洋是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的负责人。目前微软正在将AI全面注入各产品和服务,他对AI的判断透露微软AI策略。

  沈向洋表示,从个人电脑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现在是移动时代,更重要是智能时代,智能将对这个社会带来巨大的贡献和巨大的冲击。有人表示,PC是人肢体工具的延展,手机是人脑的延展。“而在我看来,所有这些设备都是具体实体,而只有AI真正接近人脑,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AI将是我们进化的一部分,它可以有不同的技术。回过头看,这些年人类的发展,从以前有四肢在地上,后来直立起来,到后来的石器时代,到现在的信息时代,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包括知识的获取到人脑的进化,到DNA的传承,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AI很可能是一个突破的地方。”沈向洋说。

  究竟什么是AI?如果原来的东西叫X,从X到SmartX就叫AI。今天所有的工作你能够把它提升两倍,就有点AI的味道了。很多工作你可以做到10倍,甚至更多。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工作,比如市场营销,客户支持,大部分这些工作还是人在主导,如果把90%的工作让机器来代劳,就是10倍的提升。沈向洋表示。

  目前在传统IT巨头中,微软是转型比较快也是比较顺利的代表企业,业绩一直在涨、股票也一直涨,微软刚成立了AI事业部,正全速推进AI。作为传统巨头的代表,微软从“云化”到“AI化”的全面演进,其路径和方法对很多厂商都有启示意义。

  沈向洋表示,人工智能真正有用的创新不会出自研究院实验室的象牙塔,而会来自集跨界综合创新之大成,是大规模生产任务和算法、系统和体验各方面研究成果的深度技术结合。

  沈向洋透露了微软AI战略的核心是全面推进AI普及化, 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AI带来的巨大改变。微软的AI产品和解决方案会从四个维度来推进:一是个人助理。包括微软小冰和微软小娜,主要核心是协助人们完成更多的事情。二是应用。以后微软所有应用产品AI都将贯穿其中。三是服务。核心是让所有用户、企业都能够将AI用起来,更方便享用到AI技术,推动生态发展。四是基础架构。包括Azure机器学习、Azure N系列以及FPGA

  作为微软全球研发体系的负责人,沈向洋最后说,大家都知道这一轮AI热潮是因为深度学习引发的,但很少有人知道第一篇关于深度学习的论文是微软研究院做出来的。目前微软在深层神经网络上已经做到了152层。

  李开复:在中国进行AI创业比美国容易?

  李开复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沈向洋和张亚勤都是他招募来北京的,所以他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有很高的“江湖地位”。

  李开复谈及从2006年到2015年全球华人在AI领域的贡献率,并表示很多人可能在白宫的报告中也看到类似的数据,而他给出的数据是他同事正在做的调研,在50个世界顶级期刊(关于AI)中有多少作者是华人?2015年大概有56%,这是非常让人自豪和乐观的巨大数字。

  李开复30年前就开始做AI研究,有人问他30年前做AI和今天有什么不同?李开复说:“最大差别是30年前做AI的不敢承认自己在做AI。但今天是所有的东西都叫AI。”

  AI到底能创造什么价值?李开复认为,10年以后很多职业都会被AI取代。中介或者助理基本会消失。还有很多职业比如翻译、司机、工人等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个取代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快,因为有非常巨大的数据在深度学习和其他技术学习之下一定会超越而且取代人类。简单来说,当人脸识别超过了人,保安、安防就很大程度可以被取代。语音识别超过人,很大程度客服就可以被取代了。

  李开复认为,做事情要生逢其时。比如Jeff Bezos(亚马逊创始人)、比尔盖茨、乔布斯,就是因为他们在读高中的时候碰到了计算机,学会了编程,大学辍学后才创造了伟大的公司。李开复列举了几个技术,包括他自己所做的AI,“因为参与时间太早,还是技术发展的早期所以个人也成了先烈”。

  现在做AI恰逢其时。李开复看好几个AI创业方向:一是大数据,谁拥有最大的数据,谁就有非常好的产生价值的机会。在中国有最大数据的当然是BAT,但银行、保险公司、医院等,他们也有很多数据机会。

  二是无人驾驶这是人工智能最大的风口,全球资本力量都在投入无人驾驶,美国一个又一个在顶尖的无人驾驶公司出来创业,也就六七个工程师的团队,很快就拿到5千万美元到1亿美元。

  李开复认为,当数据形成巨大规模,且这些数据有非常清晰的边界,可以自动收集,比如滴滴告诉你是否搭乘,百度告诉你是否点击了搜索结果,淘宝告诉你是否购买,再加上机器以及最棒的科学家,这些是形成AI应用最关键的条件。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最好的AI实践公司是什么样?李开复认为,第一要形成一个闭环,要有大数据;第二要有很多的机器;第三要找最棒的科学家;第四年轻人是特别重要的力量。

  李开复说,今天AI还有很多问题,怎么解决?首先不见得要让AI取代人,也许可以成为人很好的助手。现在AI在医学已经有很多成果,它的判断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的医生。其次有些问题利用很好的UI(用户界面)可以隐藏错误。比如一个搜索引擎呈现了10个结果,可能第一个结果只有60%的正确性,但是UI可以隐藏这个错误,为什么谷歌有一个“只告诉你一个结果”,因为搜索引擎上一个结果是不够正确的。

  为什么在中国做AI有一些特殊的机会?比如在中国AI科学家还非常少,虽然有那么多写文章的,但真的能把AI应用起来产生商业价值的还相对少。这就有很多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7103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7
下一篇 2022-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