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中的指纹识别技术简析

智能门锁中的指纹识别技术简析,第1张

每个人的皮肤纹路在图案、断点、交叉点上各不相同,指纹识别技术依靠皮肤纹路的唯一性、稳定性,把个体身份同指纹对应起来,通过与预存指纹对比进行身份识别。在实现方式上,指纹识别技术主要分为:电容式、光学式、超声波式。

智能门锁中的指纹识别技术简析,poYBAGLvM6GADBmWAAB0rAGawW4449.png,第2张

电容式指纹识别

电容式指纹识别是将电容感测点阵整合于一块传感器中,当指纹按压传感器表面时,由于人体指纹呈沟壑结构,波峰与波谷产生的电荷导电率不同,通过面阵的电容识别可以将图像信号转化成电信号。这里必须注意,手指最外层的皮肤是不导电的,导电的是指纹里面的皮下层,因此对指纹表面的干净程度要求比光学感测的要求低。

智能门锁中的指纹识别技术简析,poYBAGLvM7iAGvItAACxGV6i9Rg071.png,第3张

光学式指纹识别

光学式指纹识别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手指放在光学镜片上时,在内置光源的照射下,由于射出的光线在手指表面凹凸不平的纹路上折射的角度不同,反射回去的光线光线明暗也不一样。返回的光聚焦在CMOS上成相,进而由处理器进行分析对比

光学式指纹识别成本低,非常耐用,目前大量的门口打卡机都是这种方案,但光学式方案缺点也很明显:耗电高,由于依赖于纯图案成相识别,因此对于脏、湿手指识别度较弱,且存在假图形的防伪识别能力差的问题。

智能门锁中的指纹识别技术简析,pYYBAGLvM86AXWdPAAB_dPIWt9U707.png,第4张

超声波指纹识别

超声波指纹识别使用压电换能器发射超声波穿透皮肤表皮层,超声波遇到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产生反射,压电材料通过测量反射回来的声波时间和强度生成对应的灰度图像,然后进行图像处理。指纹的间距在几百个微米左右,而超声波传感器很容易做到几十个微米,因此其识别能力很强。但与光学式传感器类似,基于图像的识别上,超声波指纹识别也容易被3D打印的树脂指纹模破解,因此其防伪能力存在一定的隐患。

智能门锁中的指纹识别技术简析,poYBAGLvM-GAcp9KAAB1GIW6UQk521.png,第5张

三种方案的指纹识别在应用逻辑上都是基于指纹图像获取、处理、特征提取、对比的方式。在应对手指污染,如汗渍、湿手指方面,超声波成像能力最为强健,在防伪以及耗电方面,电容式传感器识别性能优于其他两种方案,但针对3D打印的指纹膜如果做相应的导电处理,依然能对电容式传感器做一定的伪识别攻击。

智能门锁中的指纹识别技术简析,pYYBAGLvM_uABERdAADKSP6QazI924.png,第6张



审核编辑:刘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29995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6
下一篇 2022-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